隨後,菲姆茲就從作戰指揮中心發來消息,“契爾丹”號護衛艦發現了來襲的快艇。
在探測到來襲的導彈快艇後,“契爾丹”號立即進行了戰術機動,同時讓待命的反潛直升機起飛。雖然從俄羅斯進口的“卡-28PL”沒有輕型反艦導彈可用,也就無法攻擊快速航行的導彈快艇,但是可以使用對海搜索雷達來監視導彈快艇,為戰艦提供情報,讓戰艦能夠進行機動規避。
不過,也就是機動規避。
“契爾丹”號是“卡莫爾塔”級的三號艦,而“卡莫爾塔”級是印度自行設計建造的反潛護衛艦,標準排水量還不到三千噸,根本就沒有配備反艦導彈。唯一能夠用來對付海麵目標的武器,也就是裝在艦首的七十六毫米艦炮。雖然兩座五百三十三魚雷發射管能發射重型反艦魚雷,但是就通常情況而言,護衛艦不會裝載反艦魚雷。事實上,印度海軍從來都沒有為水麵戰艦配備過反艦魚雷。
麵對搭載了反艦導彈的快艇,“契爾丹”號就隻能規避。
七十六毫米艦炮的射程不到二十公裏,而導彈快艇能夠在四十公裏處發射導彈,根本就不會進入艦炮射程。
此外,做為“契爾丹”號姊妹艦的“卡瓦哈蒂”號也是如此。
正是如此,“契爾丹”號才發出敵襲警報,還提供了敵方導彈快艇的方位信息,讓“金奈”號用反艦導彈發起攻擊。
這下,難題交到了拉奧手裏。
“金奈”號有反艦導彈,不過已經用掉十三枚,隻剩下三枚。更要命的是,在“金奈”號上沒有備彈,而且也沒辦法在海上重新裝填。在回到港口,至少得去錨泊地,才能把導彈裝進垂直發射係統。
此外,“金奈”號的雷達沒有探測到來襲快艇。
這是印度海軍,又不是美國海軍。更何況,美國海軍的戰艦,也不具備協助進攻的技術能力。如果要打擊視距外的目標,美國海軍都要出動直升機,或者預警機,通過空中平台為戰艦指引目標,朝敵艦發射反艦導彈。隻不過,在多數時候,美國海軍都是直接出動艦載戰鬥機發起打擊。更何況,“契爾丹”號使用從意大利進口的數據設備,而“金奈”號的反艦數據係統是來自俄羅斯。即便“契爾丹”號探測到了敵方艦艇,“金奈”號也無法使用其提供的火控數據。
再說,“契爾丹”號隻是探測到在海麵高速航行的目標,並沒有確定就是導彈快艇。更別說,“契爾丹”號沒有提供詳細的火控數據,連來襲的敵方快艇有幾艘都沒提到,搞不好那是一艘從附近路過的遊艇。
其實,也就是為了搞清楚目標的性質,“契爾丹”號才出動了反潛直升機。
也就不到四十公裏,反潛直升機能在十分鍾之內飛過去,而且用對海搜索雷達,在十多公裏之外就能夠探測到快艇。隻不過,“共同使命”軍團的三艘快艇采用隱身設計,而“契爾丹”號搭載的“卡-28PL”又過於老舊,服役了差不多二十年,從來沒有對包括雷達在內的電子設備進行過升級改造。事實上,也就是因為性能落後,這些“卡-28PL”才被部署到反潛護衛艦上。就拉奧所知,幾艘反潛護衛艦搭載的直升機,很有可能就隻能飛行,配套的電子設備都已損壞,有很多電子設備甚至被官兵悄悄的拆掉,拿到黑市上販賣給了出高價收購的客戶。
也就是說,如果那架“卡-28PL”的對海搜索雷達無法正常工作,就隻能由飛行員目視辨別。這就意味著,需要飛行到距離快艇幾公裏的地方。就算那幾艘快艇沒有把防空導彈裝回去,也可以使用速射炮對付直升機。更何況,在快艇上裝載幾具便攜式防空導彈,根本就不是難事。
安然,如果“契爾丹”號出動的直升機遭到了襲擊,殺來的就肯定是敵方快艇。
拉奧沒有大意,立即就給航空部門下達了命令,讓待命的MH-60R為執行製海任務做好升空準備。
“金奈”號搭載的這架MH-60R絕對是拉奧手裏的秘密武器。
雖然在采購MH-60R的時候,印度海軍為了控製總采購費用,打著推動國產的理由,沒有購買配套的輕型反艦導彈,宣稱今後配套使用印度國產的反艦導彈,而實際情況是沒有拿到想要的回扣,但是不管怎麼說,MH-60R都是印度海軍現役最強反潛直升機,而且總共就隻有六架。
用性能先進的對海搜索雷達,MH-60R能夠發現幾十公裏之外的導彈快艇。
隻要MH-60R能夠發現敵艇,“金奈”號就能夠利用直升機提供的目標方位信息,向敵艇發射反艦導彈。
不過,首先要確定,“契爾丹”號發現的是不是敵方的導彈快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