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章 成功逃脫(1 / 3)

索科特拉島北麵大約三百公裏處,第二導彈艇編隊SMB4“魔毯”號。

在收到索科特拉島遭到打擊的消息時,時韌還不為所動,畢竟印度戰艦在幾百公裏之外使用導彈發起攻擊,肯定是防不勝防,挨打也是必然的事情。隻不過,等到第一導彈艇編隊開火,時韌就坐不住了。按照第一導彈艇編隊在開火之前發出的消息,隻鎖定了在前方開路的兩艘護衛艦,還沒有發現藏在後麵的驅逐艦。因為敵方出動反潛直升機,還使用對海搜索雷達,所以第一導彈艇編隊沒有繼續等待。更何況,索科特拉島已經遭到打擊,第一導彈艇編隊也就按照計劃,對印度戰艦發起反擊。關鍵是,第一導彈艇編隊截獲了一個有可能是印度驅逐艦發出的無線電信號,而且給出了準確方向。雖然由第一導彈艇編隊三艘導彈快艇測出的方位不夠準確,但是結合由第二導彈艇編隊測得的方向數據,就能獲得足夠準確的敵艦方位數據。

此外,在第一導彈艇編隊開火前,“魔毯”號也截獲了那個可疑的無線電信號。

結合第一導彈艇編隊提供的信息,能夠計算出,那個信號源就在第二導彈艇編隊東南大約三百公裏處。

這個距離,其實非常的尷尬。

關鍵就是,“阿布哈辛”級裝備的CM-302超音速反艦導彈的最大射程隻有三百公裏。哪怕在戈武他們接手之後,對飛控係統做了調整,準確說是解除了出口型的限製,不過射程沒有得到大幅度提高。

CM-302其實是YJ-12的出口型,而且為了符合國際公約對導彈武器的限製,CM-302通過縮小油箱的容積控製射程。為了避免浪費寶貴的內部空間,CM-302配備了比YJ-12大得多的半穿甲戰鬥部。也正是如此,隻有更換戰鬥部才能使用YJ-12的油箱,也才能夠獲得更遠的射程。很明顯,就算能想辦法搞到YJ-12的戰鬥部,在沙特那邊也有為超音速反艦導彈更換戰鬥部的技術條件。修改導彈的飛行控製軟件,也就是優化彈道,最多能夠把射程完全發揮出來。

按照理論計算,CM-302在采用了優化的飛行彈道之後,最遠射程其實能超過三百五十公裏。隻不過,對環境有很高的要求,比如說得在高空飛行,而且要順風。在現實當中,因為很難獲得如此理想的外部條件,所以射程一般在三百三十公裏左右。關鍵是,在對付具有強大防空能力的大型戰艦時,反艦導彈肯定不可能全程高空飛行。即便是飛行速度達到了三馬赫的超音速反艦導彈,在高空飛行,也很容易被防空導彈擊落。也正是如此,在末段肯定需要降低飛行高度,射程肯定會縮短。即便是在理想狀態下,導彈的最大射程通常也不超過三百公裏。

當然,這已經非常了不起了。

如果沒有優化彈道,CM-302采用“高低”飛行剖麵的時候,實際的最大射程不會超過兩百公裏,通常就隻有一百五十公裏。隻有在全程高空飛行的情況下,才能達到設計的最大射程,也就是三百公裏。在優化彈道之後,CM-302同樣用“高低”飛行剖麵,前麵兩百公裏在高空飛行,射程就能夠達到三百公裏。主要是,導彈在到達一萬米的巡航飛行高度之後就降低了發動機的推力,把速度降低到兩馬赫,也就是衝壓發動機工作的最低速度,從而獲得更遠的射程。

不過,這也是極限。

拜在時韌麵前的問題很簡單:要不要在極限射程上開火,還是再靠近一點?

在極限射程上開火,最大的問題,其實就是導彈在命中目標之前,已經用光了燃料,完全靠慣性飛行。雖然得益於基本氣動布局,CM-302就算完全靠慣性飛行,也能保持超音速狀態飛完全程,但是速度肯定會降低到一點五馬赫以下,而且無法進行劇烈的機動,突防能力肯定會降低。換句話來說,CM-302在這個時候很容易被防空導彈擊中,肯定無法達到宣稱的打擊效率。

如果能把距離縮短幾十公裏,導彈就能夠全程動力飛行。

隻是,時韌就隻是遲疑了幾分鍾,準確說是不到五分鍾。

關鍵就是,第一導彈艇編隊遭到攻擊。

在時韌猶豫不決的時候,印度驅逐艦發起反擊,向第一導彈艇編隊發射了三枚“布拉莫斯”。關鍵是,這三枚導彈全部命中目標。雖然有兩枚導彈在貫穿快艇的船橋之後,又飛行了差不多一百米才發生爆炸,並沒有對導彈快艇造成嚴重的損傷,另外一枚導彈也是在貫穿了快艇的艇體之後發生爆炸,隻是撕裂了艇體,並沒有直接擊沉快艇,但是三艘導彈快艇都遭受重創,喪失了作戰能力。

其實,在用光反艦導彈之後,這三艘快艇也沒辦法繼續作戰。

當然,第一導彈艇編隊遭到打擊跟時韌的舉棋不定沒有直接關係。哪怕時韌在第一時間做出決定,並且及時的發射導彈,也來不及摧毀印度驅逐艦,第一導彈艇編隊依然會遭到印度戰艦的打擊。

在收到第一導彈艇編隊遭到打擊的消息後,時韌就沒再遲疑,立即下達了命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