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困難重重(2 / 2)

“哈哈!”楊堅想著想著,又不自覺地笑出聲來,有朝一日,我也能成為絕代高人啦。

“你又傻笑什麼?”梅若瀾不明白她說的話有何可笑之處,要是她知道楊堅以其令人望塵莫及的絕世想像力,剛把自己塑造成萬民景仰的武林大英雄,不知她會不會立時暈倒在地。

“哦,沒什麼,臉皮抽筋而已。”楊堅隨意找個借口敷衍過去。

梅若瀾白了他一眼,這華山派的小小師弟也就這副德行,她也懶得搭理,接著道:“所以說,弱小的造夢者可以為我所用,而強大的造夢者卻無懈可擊,越是強大的造夢者越是無法突破其夢境防禦,甚至連進入夢境都不可能,直接將入侵者排除在夢境大門之外。”

梅若瀾講到這裏,楊堅已明白何為無能為力的困難,如果連夢境大門都進不去,那還有什麼好說的,還是洗洗睡吧。不過,向來樂觀自大的楊堅並沒有被嚇倒,他試探著問道:“師姐,照你這麼說,就算我們能搜索到夢境,要是進不去,也是白搭,真有這麼難嗎?”他見梅若瀾搖頭,轉身對一枝玫道:“玫兄,你有何高見?”

一枝玫正看得有趣,聽別人聊天也是種樂趣,梅若瀾說的困難重重都是事實,但卻過於危言聳聽。什麼是困難,困難就是用來打破的,化困難為助力,變危機為機會,轉禍為福才是智者所為。

困難與機會就似禍福相倚的關係,老子說“禍兮福所倚,福兮禍所伏”,“塞翁失馬,焉知非福”的故事廣為人知,但這未免太阿Q精神了些,自我安慰失馬是福,吃虧是福,那是弱者的行為。

強者就該迎難而上,轉禍為福,最具代表性的人物是春秋初期齊國的政治家管仲,他輔佐齊桓公成為春秋時期的第一個霸主,《史記》中記載管仲“其為政也,善因禍而為福,轉敗而為功。”

還有一位古代傑出人物叫蘇秦,司馬遷對他的評價是:“智者舉事,因禍為福,轉敗為功。”蘇秦是戰國時期著名的縱橫家,他“合縱”六國以抗秦國的戰略與張儀遊說各國同秦國“連橫”的策略針鋒相對,合縱連橫變化無常,群雄逐鹿數百年。

俗話說“富貴險中求”,危險、困難常常與財富、權利並生,就看各人怎麼把握。

有個笑話說,一個富翁在馬路上跌了一跤,根本沒有摔傷,卻趴在路上不肯起來,保鏢問他為什麼,富翁說:“跌得好,我正好瞧瞧路上有沒有錢可以撿。”這就是智者思維。

一枝玫想到這裏,開口說道:“困難是有,但總會有辦法的,天下無難事,隻怕有心人。”

梅若瀾見一枝玫引用自己剛才說過的話,不樂意道:“小白,不準盜用我說過的話。就算有辦法叩開夢境大門又如何,功夫不如造夢者,進去也是白搭。”

楊堅饒有意味地看了看梅若瀾,心裏很是奇怪,師姐是學藝術的高才生,怎麼沒點浪漫細胞與冒險精神,不過他一想起在夢境中被消滅的後果,還是小心為妙。但是,為了拯救小仙脫離苦海,他必須得好好想想辦法。

楊堅扭頭朝床榻上望了一眼,小白狐安靜地躺在那兒,閉著眼睛似在瞌睡,對眾人的對話充耳不聞,他心頭閃過一絲內疚,收攝心神,正色道:“師姐,雖然困難重重,但我一定會想到辦法的,我一定要讓小仙重新站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