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十二章 有關赤壁的一切(2 / 3)

孫權沒有辜負魯肅的期望,果然用了六年時間,擊斬黃祖,讓荊州兵不敢窺境;攻略東吳,沿著父兄的腳步,將孫氏集團一步步發展壯大,真正得以躋身一線牛人之列。

劉表死的時候,接下來該怎麼做,孫權有些拿不定主意。跟劉表是有些淵源,可這些淵源全都與仇恨有關,從十幾年前孫堅去打劉表開始,兩家就是隻交戰不交通的世交。

這時魯肅輕輕點出一個人物,劉備。

魯肅說,劉表的兩個兒子都不值一提,但還有一位雄才大略的劉備在,不如我去勸他收攏劉表的部下,跟我們一起對付曹操,劉備肯定會接受我的建議。劉表之死,是荊州的喪曲,卻是我們的福音啊。

孫權大笑道,那你快去吊喪,表示一下咱們喜悅的悲哀。

魯肅上路了,他怕被曹操搶先,跑得很快,但還是在剛到夏口時便聽說了劉琮投降、曹操兵發荊州的消息。魯肅想了想,沒有回頭,繼續往前走,一直迎到長阪坡,陪著劉備躲過死劫,才問劉備,現在你想去哪兒?

有情人終成眷屬之前的曖昧期,當然是要比誰更矜持。劉備沒有告訴魯肅,其實我暗戀孫權很久了,他順手往南方一指說道,蒼梧(今廣西梧州市)太守吳巨是我的老朋友,我想去投奔他。

見劉備瞎說一通堅持要自己這一方先說那三個字,魯肅隻好真情告白:吳巨又弱又偏,不值得你這麼上心——我們孫將軍聰明仁惠敬賢禮士深得人心,現在已經據有六郡,兵精糧多,你不如跟我們結盟,好不好?

當然好,好得不能再好。一旁看劉備扮扭捏的諸葛亮立刻站出來,就這麼定了。

隨後,按照魯肅的建議,劉備進駐長江南岸的樊口(今湖北鄂州),靠著孫權粗壯的臂彎棲息下來。諸葛亮則火急火燎地去柴桑(今江西九江西南)見孫權。

一直觀望中原風雲的孫權,此時正麵抗曹的決心還不是那麼堅定,更多的是想利用劉備帶著荊州衝在前麵。現在劉備沒了荊州,輪到自己直接上陣與曹操開戰,孫權便有些猶豫。

——我是要做幕後英雄啊,沒想過出鏡啊。

已經沒有幕後了!二十八歲的諸葛亮單刀直入羞辱二十七歲的孫權,將軍要是覺得自己能以吳越之眾同曹操抗衡,就應該馬上跟他斷絕關係;要是沒有本事這麼做,那就幹脆放下武器捆起盔甲,趁早向曹操稱臣。將軍現在表麵服從丞相大人,內心卻猶疑不決,當斷不斷,是要等大禍臨頭嗎?

年輕人吵架一定要揪對方短處,孫權立刻反唇相譏,什麼話都叫你一個人說完了,怎麼你們劉豫州不去投降曹操?

你送上門來找罵,休怪我嘴巴狠——孫將軍,須知秦末田橫不過是齊國的一個壯士,尚且守義不肯向劉邦投降,何況我們劉豫州?劉豫州這樣的蓋世英雄絕不會對敵人屈膝投降,可不像某些人……某些人馬上跳了起來——別說了,我決心抗曹!

劉備和孫權勾勾搭搭的時候,曹操正忙著享用勝利果實。

有聰明人問,曹操為什麼不乘勝追擊劉備,鏟除後患呢?

因為荊州畢竟是剛剛拿下,如果曹操此時一味地纏著劉備不放,參見漢末時常見的天氣情況,誰也不知道荊州會變幻莫測到哪一步。所以曹操給劉備留了兩個月的時間去喘氣,也給自己留了兩個月的時間來消化荊州的吏民和軍隊。

劉琮快速投降,看似是一個意外,其實從某種角度講順理成章。

——在荊州,即時是劉表在世的時候,就有降曹的暗流湧動。如前所述,韓嵩就曾勸劉表靠攏曹操。除了韓嵩,還有蒯越、傅巽、王粲等荊州官員,早就心向曹操。這其中有曹操少時朋友王俊的功勞,王俊久在荊州,結交的都是上層人物,在他的影響下,曹操在荊州權貴中的名聲,並不壞。曹操吃泡麵一樣吃下荊州,與這碗地下熱水將荊州泡了很久有很大關係。

曹操占據荊州後,原荊州官員中便有十五人被封侯,可見擁曹的人之多。

荊州不戰而下,曹操威震大江南北,連益州牧劉璋都派人到荊州表示恭賀,並主動提出為曹操供應糧草。

劉璋派的這個人便是後來一舉成名的張鬆。我們都知道張鬆獻圖,將劉備引入益州,卻不知早在建安十三年,張鬆就先給曹操獻了一次圖。但曹操看張鬆太矮太醜,又不拘小節,便對張鬆很冷淡,錯過了一個大好機會。

張鬆熱戀貼冷屁股的遭遇說明,曹操此時確實很驕傲。

曹操手下不少人也很驕傲,他們甚至天真地認為,不用再去打劉備,因為孫權會提著劉備的腦袋來拜見丞相。

他們已經相信,曹操的王霸之氣就像烈性春藥,可以讓整個長江以南的大小豪傑都來主動投懷送抱。劉琮投降了,劉璋歸順了,不怕孫權不來爭寵。

隻有程昱在旁冷言冷語地說,孫權絕不可能殺劉備。但哪裏還有人聽得進去。

曹操馬上決定,逼降孫權。

賈詡向來是不到關鍵時刻不表態,見曹操興奮過了頭,賈詡終於也忍不住規勸曹操——不要著急,丞相破二袁收二劉,威名遠揚軍勢大盛,如果現在能利用楚地的富饒條件,犒賞吏士,安撫百姓,慢慢經營,那麼就可以不用興師動眾,而讓孫權稽首歸服。

對比後來的局勢發展,賈詡提的無疑是最具建設性的意見,但曹操已經不肯再等,他給孫權的戰書已經發出:我奉旨罰罪,軍旗所指之處,劉琮望風而降。現在我有水陸軍隊八十萬,願與將軍會獵東吳,不知將軍意下如何?

收到曹操的恐嚇信,駐在柴桑的孫權大本營裏,馬上有了反應。

以東吳幫長老張昭為代表的若幹文臣認為,以前靠著長江天險可以抗拒曹操,現在天險變通途,曹操水陸俱下,兵力眾寡懸殊,吳軍哪裏還有什麼優勢。

張昭老矣,他尚未意識到,東吳此時是年輕人的天下。周瑜和魯肅才三十多歲,正是腰不酸背不疼腿也不抽筋的年紀,一身的硬骨頭和熱血。

周瑜和魯肅是主戰的,但周瑜此時不在柴桑,魯肅麵對一幫老朽嘴裏散發出的腐敗味兒,低著頭一言不發,讓你們口臭吧,臭臭更健康。

一片勸降聲此起彼伏,孫權忍不住了,站起來說,我去廁所。說著瞥了一眼魯肅,你是不是也來噓噓?

魯肅果然追了過去,在廁所外麵追上孫權。孫權拉住魯肅的手深情地說,你不想對我說點什麼嗎?

魯肅說,我剛才暢想了一下投降曹操的未來,覺得還挺不錯,跟將軍說說看。像我這樣的人,曹操必定會熱情接待,將我送回鄉裏評定一個名位,再給我個官做。最低我也可以做到下曹從事,乘坐牛車,攜帶隨從,交遊士林,慢慢地升到州郡長官……你是要來說這個?孫權的臉都綠了。

見孫權生氣,魯肅又慢悠悠地說,我想我到時去哪裏探望將軍呢?

——是墳場還是大獄,不如將軍來為自己選個落腳地!

魯肅終於露出猙獰嘴臉,孫權這才大喜過望,等的就是你這句話!

兩人加起來還不足以對付那幫糟老頭子,魯肅建議,把周瑜同誌召回來共商大計。

周瑜從鄱陽趕到柴桑,孫權立刻召開軍機會議,並給張昭他們首先發言的機會。

請注意,周瑜的心胸沒有羅貫中演義的那樣狹窄,他耐心聽完了張昭等人的發言,也並沒有拍桌子反駁,而是從自己的本職工作出發,為孫權分析了曹軍的幾大弱點:

第一,曹操有後顧之憂,關西的馬超、韓遂依然在擁兵自重,北方統一不過是個假象。

第二,曹操舍長就短,不跟我們比騎兵步兵跟我們比水兵,比得過我們手下這幫水裏泡大的孩子?

第三,曹操驅使北方士兵遠涉江湖之間,這些北方人不服水土,必然發生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