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呂蒙登上南郡的城樓俯瞰荊州大地時,一股豪情油然而生。這是前大都督周瑜至死都想得到的地方,今日終於被他呂蒙得到了!
而且是沒費一兵一卒,沒動一刀一槍,兵不血刃地就挾持麋芳和傅士仁,讓他們乖乖地獻城繳械投降了。
“魯肅大人生前便常對我說,陸遜之謀略不下於周瑜、孔明,那時候我還多有不服。”呂蒙對陸遜投去敬佩的目光,“如今看來,還是魯肅大人有識人之明啊。”
陸遜知道,呂蒙一向視周瑜為神明般的人物,從他嘴中由衷地說出誰可以跟周瑜有一比,可是萬般不易的事情。
“大哥謬讚了。不過是投機取巧用了一些小計謀罷了。”陸遜謙虛道。
“小計謀?嗬嗬,白衣渡江、兵不血刃、奇襲荊州,嘖嘖,這都能被你說成是小計謀?”呂蒙撇了撇嘴故作不滿道,“那我們這些隻會打打殺殺的粗人又算什麼?”
“嗬嗬,大哥說笑了。”跟呂蒙相交也有十餘年了,陸遜也知道他對自己早已是推心置腹,毫無嫉妒之心可言,於是也有意賣弄道:
“兵法有雲,凡用兵之道,當以計為首。未戰之時,先料敵主將之賢愚,敵國力之強弱,兵之眾寡,地之險易,糧之虛實。計料已審,然後出兵,無有不勝。料敵製勝,計險厄遠近,此乃上將之道也。這些東西說起來好像高深莫測,其實也沒那麼難,難就難在戰機瞬息萬變,要隨時根據實際情況,因勢利導、隨機應變。”
聽到陸遜引經據典扯了一大堆,呂蒙瞬間感覺自己仿佛又回到了當年剛剛投軍到周瑜帳下時的情景。當時他大字不識一個,每日看著周瑜和魯肅,引經據典、咬文嚼字的盡用一些呂蒙完全聽不懂的詞句高談闊論。
想不到如今自己也可以和謀略足以比肩周瑜、孔明的陸遜站在南郡城頭上指點天下了。
隻是,陸遜可以比肩周瑜、孔明,那自己是否也可以和他們多少有一比呢?
“我們奇襲荊州這一戰,應該足以載入青史了吧?”呂蒙問陸遜。
“多半會的!雖然沒有赤壁之戰傳奇入勝,但也算是古今以來難得精彩的奇襲戰了。”陸遜說道,“而且這一戰的意義遠不是我們得到荊州、劉備失去荊州這麼簡單。”
“你說得太遠了,那是主公和劉備以及曹操該操心的事情,我並不關心這些。”呂蒙指了指南郡北邊的襄陽方向說道,“我現在隻關心,關羽帶兵回來後我們該如何對付他。”
“在我們剛剛拿下南郡的時候,樊城那邊的軍情也送了過來,關羽驕傲輕敵被徐晃打敗了,就算他帶兵回救荊州又能起什麼作用,一群殘軍敗將而已,何以言勇?”陸遜不屑道。
“我倒不是擔心關羽,我隻是在想,打敗了關羽的殘軍後,要不要殺了他?魯肅大人生前曾交代過我,若時機成熟,可以攻取荊州但絕不能殺掉關羽。”呂蒙有些猶豫道,“賢弟你以為呢?”
陸遜也看出來呂蒙其實是想殺掉關羽的,隻是礙於魯肅生前的交代才有些猶豫。於是他便說道:“魯肅大人既然這麼交代,自然有他的道理,我不好揣測。但如果是我的話,嗬嗬,我這人心眼小,絕不會給自己留後患的。”
“嗬嗬,賢弟,你我二人不是親兄弟勝似親兄弟啊!我的本意也是一定要殺掉關羽的,因為我的心眼也很小。”呂蒙的眼神裏也露出了明顯的殺機:“當年因為關羽的一句戲言,我被人恥笑了十幾年‘吳下阿蒙’。哼!不殺了他又怎能解恨!”
“大哥,若是要殺關羽的話,你大可不必親自動手。”陸遜想了想從懷中掏出了一張荊州地區的地圖,指著南郡西北角的一座小城對呂蒙說道:“此地名為麥城,關羽回到荊州後見南郡失守,他又不敵我們,我猜他定會前往麥城,到那裏固守待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