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5.暗算無常(1 / 2)

聽到陸遜的一番打趣之後,諸葛瑾連忙擺了擺手,說道:“伯言你可莫要這樣笑話我了,食君之祿忠君之事,你我二人同朝為官多年,如今被主公賦予荊州的軍政大權,也不能毫無作為不是?”

“子瑜兄想要在荊州有什麼作為?”

“自然是幫主公經營好荊州了。”諸葛瑾說完便麵露愁容,繼續說道:“如今荊州剛剛回到我們手中,眼下民心尚不穩定,西邊的劉備肯定不會甘心,隨時都有可能發兵攻打荊州。而北方的曹丕剛剛即位正想建功立威,見此情況,恐怕多半也會從荊州下手。在這種情況之下,我們荊州的各個軍隊派係還有內鬥的隱患。唉,真是愁死我了!”

“看來子瑜兄是想要先著手解決我們的內部矛盾啊。”陸遜說道。

諸葛瑾無奈地表示道:“攘外必先安內,現在我也隻能做這些了。”

“可是我們的內憂卻是主公埋下的禍根,僅憑子瑜兄你,又如何能解決呢?”陸遜點明了問題的關鍵,如今江東軍隊內部派係林立,其實就是主公為了製衡各方勢力而一手造就的,這自然不是諸葛瑾可以解決的。

諸葛瑾也明白這個道理,歎了口氣道:“那依你之見又該如何是好?”

“子瑜兄何不從外部著手,讓外部來分擔我們荊州方麵的壓力呢?”

“伯言請細講?”見陸遜終於肯開口獻計,諸葛瑾一下子就來了精神,對於陸遜的才略諸葛瑾一向還是很信服的。

陸遜找來一幅地圖,指著上庸城的方向對諸葛瑾說道:“就從這裏開始解決吧。”

諸葛瑾疑惑道:“難道你想奪取上庸城?”

陸遜搖了搖頭道:“我們奪取上庸城是下下之策。”

“那該如何做才算是上上之策。”諸葛瑾不解地問道。

陸遜見諸葛瑾毫不知兵,便解釋道:“上庸城占據漢水中遊,西連漢中,東接南陽,南部沿沮河小道而下又能直接攻打我們荊州,此乃三家必爭之地。但是上庸城距離我們最遠,若是占領會受到東西兩側,來自曹丕、劉備的兩麵夾擊,實在是不劃算。但若是能挑起他們兩家在這裏的矛盾,我們就算不能坐收漁利占領上庸城,至少也讓他們兩家鬥了起來,也就暫時顧不上荊州了。”

“妙計!果然是妙計!”諸葛瑾高興道,“我這就去給主公上表,讓主公派奸細去上庸城挑撥曹劉兩家。”

諸葛瑾興奮地走了很遠後,又回過頭來對陸遜說道:“我會跟主公說明這是你的計謀。”

現在劉備方麵,駐守在上庸城的是劉封和孟達,但這二人現在的情況卻有一些尷尬。

去年關羽敗走麥城前曾向劉封和孟達求助,但是劉封在關羽落難之時沒有出手相助,這間接地導致了關羽兵敗被殺。而孟達作為劉封的副手也難辭其咎。

關羽兵敗被殺後,劉備大怒,揚言要治劉封、孟達的罪,但是卻被諸葛亮給製止了。後來劉備便以上庸城初定民心不穩,劉封、孟達有所顧慮也情有可原為由,暫時沒有治二人之罪,不過卻也說明了讓二人日後戴罪立功。

但這二人心裏也清楚,劉備之所以會暫時放過他們,絕不是因為他們的難處,而是因為劉備剛剛平定漢中,立足未穩,而上庸城位置特殊,劉備怕此時把劉封、孟達二人逼急了,他們一氣之下率手下人馬投了曹丕或孫權,那就得不償失了。因此才找理由暫時放過他們,以穩住局勢。

但是以劉備和關羽的關係,劉封這個半路投靠的義子就算不得什麼了,孟達就更別提了。若是等劉備在漢中站穩了腳跟,沒有了後顧之憂,恐怕立刻就會拿劉封和孟達的人頭去祭奠關羽的在天之靈。

看著劉備發來的又一道招他回成都的調令,孟達知道自己必須要做出決斷了。

雖然劉備一再表明了不會追究他們不去救援關羽的責任。

但是孟達並不相信,也許劉封可以保全一條性命,但是他卻絕無可能逃避劉備的怒火。

孟達曾經私下暗暗試探過劉封的態度,劉封雖然也擔心自己會被問罪,但他又憑著自己是劉備義子的身份而有恃無恐。

孟達必須要為自己以及跟隨自己多年的將士謀一條生路。而現在正有兩條路擺在孟達的麵前:降曹還是降孫?

孟達原本更傾向於投靠江東孫權,因為在漢中之戰時他與曹魏曾經為敵,算是有些恩怨。但是孟達跟江東之間卻從未有過交戰。

而江東方麵在得知了孟達此時的處境後,也派人前來暗中拉攏孟達。可是讓孟達十分不滿的是,那個前來勸降自己的江東使臣仗著他們剛剛取得荊州,完全就是一副勝利者的姿態,態度無比傲慢。

而且江東擺在麥城方向的駐軍將領李異,正領兵在與上庸城交界的地方摩拳擦掌蠢蠢欲動,完全就是一副招降不成就硬搶的姿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