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5.暗算無常(2 / 2)

這讓孟達深感孫權絲毫沒有招降自己的誠意。

曹魏的探子察覺到江東對上庸城有所異動後,立刻就稟報給了曹丕。

曹丕本來就不想自己上位後跟劉備打第一戰。因為漢中之戰剛剛過去不久,他們曹魏的一眾將士還沒有從被劉備打敗的陰影中緩過神來。

而曹丕繼任魏王後的第一次出兵作戰又絕對不容有失。可剛剛取得荊州的江東士氣正盛也不好對付,這讓曹丕一時有些為難。

但是察覺到孟達已有反叛劉備之心以及孫權想要趁機奪取上庸城的消息後,曹丕得目光立刻就瞄準了上庸城,他自然是不甘心將上庸城這個軍事重地拱手讓給孫權的。

隻是曹丕並沒有意識到,他之所以會這麼及時地得到這兩個消息,其實就是孫權聽從了陸遜的建議故意泄露給他的,目的就是要讓曹丕得到上庸城,故意讓他在這裏與劉備對峙一段時間,從而分擔劉備對荊州的敵意。

一切都在陸遜的計劃中有條不紊地進行著:

孟達因不去救援關羽怕被劉備治罪,再加上一直以來跟劉封不和,常受到劉封的欺淩,於是在曹丕使臣的誠心遊說之下,率部曲四千餘家投降曹魏。

孟達投魏後,曹丕加封他為散騎常侍、建武將軍、平陽亭侯,領新城太守,去守襄陽、樊城。

孟達剛剛依附曹魏不久,隨後就與徐晃起兵征伐兵力已經空虛的上庸,並寫信遣使勸劉封投降,劉封見到孟達的勸降信大怒,扯書斬使,隨即出兵與孟達交戰,雖將其擊敗,但中途又遭徐晃、夏侯尚等率大軍圍攻,損兵折將,上庸隨即被徐晃等攻占。

劉封兵敗逃回成都後,果然被劉備賜死。

但是劉備卻沒有一點兒出兵奪回上庸城的打算,他知道自己雖然在漢中之戰中打敗過曹操,但那也是采取了法正的聲東擊西之計,才勉強在定軍山斬殺了夏侯淵。取得了漢中之戰的最後勝利。

但要是論起自己與曹魏之間的真實實力,劉備還是很有自知之明的。

在蜀中站穩腳跟又奪取了漢中之後,劉備在實力上或許會比江東的孫權要強上一些,但卻絕不是曹魏的對手。

此刻,站在地圖前的劉備又把目光對準了荊州!

但是劉備並沒有衝動,他十分理智地聽從了諸葛亮的建議,準備休養生息,緩緩圖之。

與此同時,孫權見劉備在失掉上庸城後並沒有如他所想:劉備與曹丕會圍繞上庸城對峙一段時間,他便明白劉備肯定是在積蓄力量,一心想要奪取荊州。

於是孫權遷都鄂州,改鄂州為武昌,並隨即修築武昌城。把江東的軍事重心放在了荊州地區。表明了自己絕不會放棄已經到手的荊州的決心。

孫權還放低姿態向曹丕遣使,請求成為魏的藩屬,並將降將於禁等送回北方。曹丕賜給孫權九錫,冊封其為吳王、大將軍、領荊州牧,節督荊、揚、交三州諸軍事。

曹丕更是把威震逍遙津一戰成名,一直在合肥一帶威脅江東十餘年,始終讓孫權膽戰心驚的大將張遼給召回到了洛陽,算是他對孫權稱臣之舉的回饋。

而曹丕這樣做的目的,也無非是想讓孫權可以暫無合肥的後方之憂,可以放心地屯重兵於荊州一帶,然後與劉備決戰。這樣一來他才好坐山觀虎鬥,等孫劉兩敗俱傷之後再趁機坐收漁人之利。

一番算計與恩怨,三家是各有各的心思,各有各的打算。

建安二十六年四月。

劉備終於露出了他的野心,在他派人四處散播漢獻帝劉協已被篡漢的曹丕加害身亡後,便以漢室之正統後人的身份,於成都武擔山之南即皇帝位,宣布“嗣武二祖”(繼承劉邦、劉秀),年號“章武”。

劉備稱帝後,張飛被封為車騎將軍,領司隸校尉,進封西鄉侯。但是受封後的張飛卻絲毫沒有一點喜色,他並不想要高官厚祿,他隻想盡快率軍攻打孫權,好為自己的義兄關羽報仇。

但劉備卻打算休養生息,然後再打算攻打孫權的事情,這讓性格一向暴烈的張飛受不了了,但是他又不得不聽他大哥的話。

心情煩躁的張飛整日飲酒消愁,動不動就拿手下犯了一點錯誤的將士出氣。隨身伺候他的士卒被鞭打責罵便如家常便飯一樣。

再加上張飛曆來不體恤士卒,劉備之前就常常告誡張飛:“你經常鞭打手下士兵,之後還讓他們在你左右侍奉,這是取禍之道。”

張飛對劉備的告誡不以為然,關羽死後因為遲遲不能報仇,心中憋著一股怨氣的張飛對待手下的士卒就更加苛刻了,那些隻要稍稍犯了一點兒錯的士卒就成了他鞭打發泄的對象。

此時此刻一雙躲在暗中的眼睛已經盯在了剛剛被張飛鞭打責罰後,心懷怨氣的兩個無名小卒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