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7.禪讓毒計(1 / 2)

蜀漢章武三年四月癸巳,劉備殂於永安宮,時年六十三,劉禪襲位於成都,時年十七。

很快,吳蜀之間又再次結成了聯盟,隻是現在這次結盟比之上次不能同日而語。

經曆了荊州之戰和夷陵之戰,吳蜀兩軍死傷數十萬人,尤其是蜀軍死傷過,半元氣大傷,這樣的仇恨一時之間是無法消弭的。隻是迫於北方曹丕的威脅不得不罷戰,維持一種實則並不牢靠的關係,以應對始終覬覦南方的曹魏大軍罷了。

劉備死後,蜀漢軍中頓時謠言四起,據說劉備死前曾對丞相諸葛亮道:“君才十倍曹丕,必能安國,終定大事。若嗣子可輔,輔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

這樣的傳言甚囂塵上,不光是在蜀地,很快就連曹魏、江東也聽到了這個說法。絕大部分人也都信以為真,劉備去世後,整個蜀中也的確隻有諸葛亮一人有能力撐起整個蜀漢江山了。

不過這樣的謠言傳到陸遜耳中卻覺得這簡直荒謬絕倫,以劉備之明、孔明之賢,豈會真的說出這等話來?

不過這樣的謠傳就算陸遜自己不信,但隻要天下人都認為是真的,那麼他就是真的。

這流言竟把諸葛丞相與王莽等同起來,用意之刻毒,令人心驚。孔明若是不對這種危險言論予以澄清,盡快消除劉禪的疑慮,日久必生大患。但奇怪也就奇怪在了這裏,孔明一向為人謹慎,對劉備也是忠心耿耿絕無半點反意,更沒有取劉禪以代之的一點想法,可他居然對這樣的謠言置若罔聞,任由謠言隨意傳播,隱隱似有默認的意思。

這可就太奇怪了!

就連葛瑾都忍不住想要給自家兄弟修書一封,勸他趕緊澄清謠言,以免日後給自己引來禍患。

陸遜看到諸葛瑾正在寫信,便對他說道:“我看子瑜兄你就不必費心了,就算你說得再有道理,想必他也不會聽你勸告的。”

“哦?伯言此話何意?”諸葛瑾停下了手中的筆問道。

“嗬嗬,試問子瑜兄,劉備剛剛身死不足一月,可這樣的謠言卻已經傳遍天下,你就不覺得奇怪嗎?”

“的確奇怪,肯定是有人在暗中派人大肆傳播,想要致我二弟於不忠不義,所以我才更要提醒他呀。”

“以孔明之智你說他會看不透這些嗎?可他既然知道是有人在故意傳播,不僅不點破卻還配合著有默認之意,你說這又是為什麼呢?”

聽到陸遜如此說,諸葛瑾歎了口氣道:“我二弟是絕不會背叛劉備父子的,隻是他為什麼不去澄清謠傳我就不知道了。”

“子瑜兄覺得這樣的謠傳是針對誰的?”陸遜又問道。

“自然是針對我二弟的,恐怕多半是蜀漢別有用心之人看到劉備已死,想要再扳倒我二弟,然後就能獨攬蜀漢大權了吧,隻是不知道我二弟他有什麼難言之隱或者什麼顧忌,所以才一直沒有澄清。”諸葛瑾猜測到。

“子瑜兄此言差矣。”陸遜神秘一笑,又說起了另一個話題:“聽說主公在夷陵大戰之後,趁著士氣正盛之際,開始著手準備登基事宜了,子瑜兄應該知道這件事吧。”

“自然知道一點。”諸葛瑾剛要問陸遜為何又提起了這件事,問題剛到嘴邊諸葛瑾猛然一拍腦門,驚道:“伯言,你的意思是說我二弟‘如其不才,君可自取’的謠言乃是劉備死前故意派人傳播出來的,目的就是針對我們主公的?”

“劉備此舉不僅是針對我們主公,還針對了已經篡位的曹丕。”陸遜點了點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