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寶寶在動(2 / 3)

盡管崔恪絞盡腦汁,謹小慎微,還是有一小部分銀子流入了吳太守的口袋。

此事牽扯甚大,崔恪不敢打草驚蛇,隻暗地收集證據。

上回的賑災案子亦有頗多疑處,朝堂撥了十五萬兩入申州,實則巡察大臣隻帶十一萬過來,其中四萬不知所蹤。

有戶部尚書之責,也有巡察官員受賄,更有大皇子和吳太守串通一氣,欺上瞞下貪汙國庫。

崔恪回到長安,如實將查明的結果稟告文帝和太子蕭璟。

……

七月中旬走,到八月底才回來,甄珠被蕭夫人圈在府裏,人都快長毛了。

盼星星、盼月亮,總算把崔恪盼回家了,自由和解脫有希望了,沒有什麼事是她和崔恪鬧騰一頓解決不了的。

甄珠心裏有好多怨氣啊,打算要朝崔恪發泄一通,狠狠地折騰他一番。

在房裏主意打得堅定,出了府門,甄珠看見崔恪從馬車上下來的人影,不由鼻尖一酸。

郎君麵容黑瘦,清減很多,緋紅官服下的身形如一塊嶙峋硬石,峻峭挺立。

仔細看來,雋秀的五官越發深邃,貼骨的下頜陡生幾分淩厲,一雙黑眸清亮逼人。

蕭夫人愛子心切,不顧高貴儀態迎了上去,妥帖地慰問崔恪申州一路的衣食住行。

崔恪隨口應了幾句,眼神卻往甄珠那邊轉,見小女郎立在門前一動不動,他不著聲色地推開蕭夫人親切搭來的手,走過去拉甄珠的衣袖。

順勢下滑,他緊握她的小手,包在掌心,才覺一個多月的情思落到了實處。

“珠珠……”崔恪小聲喚她,語意繾綣。

甄珠心裏還不舒服,不想跟他這樣親近,掙了掙手,沒掙開,將就隨他牽著往府裏一道走。

蕭夫人由安國公扶著,走在崔恪二人前麵,她回頭瞄了眼後邊的一對小夫妻,不滿輕歎:“瞧瞧,生他養他,到頭來,兒子眼裏隻有他媳婦金貴。”

安國公拍拍她的後背,撫慰笑道:“少年夫妻,情濃正酣,永嘉,不要跟孩子計較太多。”

崔恪用晚膳是跟安國公和蕭夫人一起,甄珠跟他娘不對付,找個理由推辭回房了。

飯桌上,崔恪有些心不在焉,草草和父母講了申州一路的風土人情,及賑災案子的蹊蹺和疑點之處。

說到二皇子許犯貪汙大罪,蕭夫人目中流出鄙夷之色,撇嘴道:“我皇兄也是個在女人上頭拎不清的,被儀嘉吹了幾句枕頭風,竟還想廢太子立蕭岑這樣的蠢貨。”

當今文帝共育六子,其他四子皆已分封王侯、賜予封地,唯有蕭岑留在長安遲遲未定下名號。

太子蕭璟生母早逝,文帝將寵愛的貴妃儀嘉晉位皇後,蕭岑身份隨之水漲船高,成為嫡出皇子,近年來氣焰愈發囂張,隱隱有壓過太子一頭的趨勢。

宮中亦有流言蜚語傳出,若非太子文韜武略,得朝臣景仰擁戴,文帝許會愛屋及烏,廢蕭璟而另立東宮。

崔恪一向與太子私交甚好,故而被蕭岑所厭,如今又得太子舉薦,查明賑銀虧損的真相。

安國公思忖片刻,提醒道:“夢之,二皇子猖狂,又有儀嘉皇後一心偏護,你雖揭發他惡劣罪行,但皇帝愛子,會不會秉公處理這很難說。平日裏上下朝注意些,小心被人蓄意報複。”

蕭岑平日最愛仗勢欺人,禦史台的官吏沒少上奏彈劾其言行舉止,可大多石沉大海,不見回音。

反倒是直言不諱的官員,明裏暗裏吃了他不少虧。

蕭夫人聽到不以為意,輕蔑笑笑:“這蠢貨的手敢伸這麼長,我非把他狗爪子剁掉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