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年2月,幾個同學聯合到殘疾人韓義家做好人好事,一個月過後,其他同學來的次數越來越少,隻有小董平每天雷打不動地堅持去韓家照料他,這不僅僅是因為他們兩家隻一牆之隔,更是因了他那顆珠貝般良善的心。半年後,他的事跡先後被省、市電視台和報章披露出來,引來如潮好評……然而,風波驟起,一張狡黠與陰暗的惡名之網憑空降臨到這個羸弱少年頭上,少年進退失踞……這究竟是怎麼回事呢?
貧苦少年善義並重,把明媚陽光帶給重殘鄰居
年僅14歲的董平是黑龍江省佳木斯市蓮江口鎮萬慶村小學六年級學生,一直以來在老師、同學和鄰居們的心目中是個品德佳良的好少年,學習成績相當優異,始終排在前三名。2004年2月末,新學期就要開學了,街坊鄰居幾個同校的孩子提議在“3·5”學雷鋒活動日這段時間做些好人好事,選來選去,他們選擇到重症殘疾人韓義叔叔家去照顧他的生活。
韓義今年40歲,卻整整在炕上躺了39年。他7個月大時,一針要命的青連黴素致使他從脖子以下部位失去知覺,成了高位癱瘓殘疾人。30多年來,他的生活起居全是依靠母親悉心照料。一個如此重病的人能頑強地活這麼多年,不能不說是一個人間生命奇跡。 2003年年終歲尾,慈母撒手西去,留下他一個人獨自飽嚐長夜的冷清與寂寥。盡管他另有三個哥哥一個妹妹,可是按他自己的話說:“病了這麼多年,什麼樣的兄弟姐妹也不願靠前,都怕給自己帶來麻煩,我一個廢人哪來資格擁有親情啊?”時間一長,麵對不知情的人和媒體,他總聲稱自己沒有兄弟姐妹。
董平和同學們的出現,適時接過了“接力棒”。作為鄰居,董平早知道這位癱叔叔,從懂事起心裏就很可憐他,覺得他命運太淒慘,總想力所能及地為他做些什麼。機會終於來了,竟身不由己地一頭紮進了那間破舊的磚房。
韓叔除了那雙瘦得皮包骨頭的手臂能活動外,身子根本不能動彈,同學們給他翻身,燒開了一鍋水準備為他擦身子。掀來破爛不堪的棉被,同學們都發怵得呆了—— 一股又酸又臭的氣味刺人鼻息,禁不住要掩著鼻子躲起來。董平好像沒聞到什麼異味似的,拿起毛巾悶著頭擦拭起來,一會兒,清香的香皂味兒取代了異味,盆子裏的清水變得又黑又粘……
同學們七手八腳地拾掇屋子,掃地、擦窗玻璃……等他們走時,原本陰冷孤清的屋子裏洋溢著熱氣和歡聲笑語,久久不散。韓義渾濁的目光裏泛起點點淚花,連說謝謝你們了,都是好孩子……
接下來的二十幾天,同學們隔三差五集體來這一趟,給韓叔叔生火取暖,做飯。韓義的飯量不大,卻時不時要餓,同學們走後,擔心這會兒韓叔又餓了,董平從熱被窩裏爬起到隔壁去看他。爐灶裏的火熄了,黑夜裏,他撿來自家的柈子點燃灶火,試著蒸出一碗雞蛋糕,端到韓義嘴巴下,說你趁熱吃吧。韓義抬不起手,小董平舀起一小勺喂到他嘴裏。
喂過飯,董平和韓義的睡意都沒了,兩個人並排躺下,你一句我一句地說著話。暖暖的火炕勾起了韓義的萬千思緒,說起了自己的“人生閱曆”:我二十多歲的時候,出去要飯,我媽把我抱上出租車,讓他們把我捎到火車站,我就躺在那兒給路人磕頭,要一口吃的,也要零錢。在一個地方呆久了,我就花一塊錢、二塊錢雇人把我再抬到另一個地方接著討要;有一回我上了火車,一直要飯到了外省;天氣涼了,我花錢讓人把我再送回家,世上還是好人多,加上命硬,這麼些年過去了,我竟然還活著……年前我媽沒了,想著我就這麼等死算了……
小董平聽著聽著簌簌地落了淚,說韓叔你別這麼說,現在有我了,有我們這麼多同學,你別瞎想,我會一直照顧你的。
2004年4月以後,同學們漸漸來的少了,韓義看在眼裏,嘴上不說,眼神間對董平的依戀之情越來越重。為了打消他的顧慮,小董平總是微笑著說:“韓叔,我知道你怕我不來照顧你了,你別這麼想,我們是鄰居,這是我應該做的,隔壁吳爺爺吳奶奶不也常來照看你嗎,我會像他們一樣堅持下去的,你隻管放寬心!”韓義沉沉地點點頭,表示深信不疑。
看看外邊天氣很好,豔陽高照,董平背起他韓叔到了院子,到了街邊。韓義體重40多斤,雖不重,但壓在一個身體羸弱少年的肩上,不啻一個重重的負擔!
明媚而燦爛的陽光潑灑下來,久違室外光線的韓義見到鄰居們,激動地一次又一次誇著董平的好處,說一萬個沒想到會能遇到這樣的好孩子、好鄰居,也一萬個沒想到會再看到這麼好的大太陽。
向好人道謝,聲聲有淚字字也帶血
董平家的地不多,隻有7畝,這點營生的收入遠遠不夠家裏5口人的開銷,生計所逼,媽媽基本長年在外打工,爸爸董守林農閑時就到佳木斯戳大崗,給人出體力,即使是這樣,也隻是勉強支撐著全家人的生活。董平的大爺是個智障殘疾人,50多歲了,寄居在弟弟家;妹妹8歲,是個不懂事的跟屁蟲,每年中有一大段時間,董平就是這是這個貧苦人家的主事人。
4月的一天,爸爸給大哥和兩個孩子包了頓餃子,飯桌上,心事重重的董平吃得不緊不慢,沒吃幾個就撂下筷子說吃飽了,眼珠兒卻不肯放過盤子裏白嫩嫩的大餡水餃。粗心的爸爸飯後出門時囑咐董平這段時間要好好學習,照料好妹妹和大爺,少出去玩,我和你媽不在家,凡事要多用心。董平自是一一答應下來,目送爸爸的身影出了村口,他飛快地跑到碗櫃前,盛了滿滿一碗餃子,轉頭送到了韓叔的炕頭上。
這一情景,恰巧被鄰居吳老太太看見,隔著窗戶,看見小董平一口口喂著他韓叔,年近70歲的老太太為14歲少年的好心眼動了情,在這之後,逢人就誇董平心地善良,是百裏挑一的孩子。
為了解決必要的生活開銷,韓義在自己屋子裏上了點小食品和煙酒,左鄰右舍有需要時也都寧肯多走段路到他這來買煙買酒,以特殊的方式幫助這個可憐的殘疾人。小董平自然是中間出力最多的,上貨、賣貨,盡管勞動量不大,可加上精心料理韓叔的日常生活,每天回到家,也累得邁不開腿,爬不上炕。到了家,冷鍋涼炕提醒他自己家裏的事還等著他呢,必須馬上為大爺和妹妹生火做飯!有幾次,妹妹餓得不行,跑到韓義的房子裏二話不說,狠勁拽著哥哥的手臂,往家的方向拽,意思是你先快點回家管管我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