結果,那天回家,丁奎武也被氣得痛哭,恨鐵不成鋼似的咀天咒地,曆數女兒的種種“劣跡”,繼而咬牙切齒,捶胸浩歎。孫學娥苦勸丈夫和女兒,不能輕言放棄,從哪裏跌倒我們再從哪裏爬起來。丁媛也深感做錯了事,不應該厭學,對不起爸爸媽媽,抹著眼淚說自己下定決心努力學習,以後再也不打小抄,以好成績回報父母,請他們放心。
然而,從那之後,一拿起書本紙筆,丁媛的腦子就亂作一團,潛意識不停地討厭書本和課堂。坐在教室裏,眼睛望著老師,思緒卻紛亂地飛到了爪哇國,一會兒是父母眼巴巴渴望好成績的眼神、嚴厲而嚇人的貶損,一會兒又是怎麼也解不出擰成麻花狀的方程式、始終及不了格的試卷……終於,因為經常課堂溜號和成績大幅下滑,老師又請了家長。那次,孫學娥向老師求了人情,拜托他多多照顧,視女兒為特例心理學生。老師盡了職責,且滿心惋惜,沒過多責備家長。
從學校回來後孫學娥向丈夫隱瞞了實情,隻說了些不輕不重的話,說女兒學習還是用心的,老師還算滿意,使丁奎武心情輕快了一段時間。從此以後,孫學娥總是借各種理由主動去學校開家長會、與老師溝通,生怕女兒的表現真相被丈夫得知又要大光其火,她清楚,孩子和丈夫都是自己的親人,針尖對麥芒地相互傷害,到頭來還是自己人受罪。
初二的下學期,丁媛病了一場,心有餘悸的丁奎武不敢再逼女兒,養好身體才是第一等大事。看著病愈後健康的女兒每天按時上學放學,“用心”學習,盡管年齡在增長年級在升高,成績卻反向下降,令他深感失望,可也不敢大肆聲張。隨著同事親屬們的孩子一個個兒考上重點高中、名牌大學,丁奎武常常家裏家外連氣帶恨地嘮叨:“我這女兒啊,白瞎了我一片苦心,換了任何一個懂事要強的孩子,像我這十幾年的付出和培養,早就成才了……”
這一切,使記者想到了作家劉元舉為蜚聲國際樂壇的青年鋼琴家郎朗所作的傳記《爸爸的心就是這麼高》,在記錄了郎朗的父親郎國任和母親周秀蘭為兒子吃盡苦楚,終於將其培養成音樂巨子的大量事例後,他寫到:有一點是肯定的,他們會為兒子感到深深慶幸,他們的所有努力畢竟都得到了回報。而我固執地以為這本書的意義不取決於郎朗究竟會成為怎樣了不起的鋼琴家,而是取決於他那不同凡響的父親,因為郎國任以其自己的特性,創造了他人生的光彩……一個家庭就是一個社會,我們的家庭是相似的,但奮鬥與追求卻迥然有異,誰不望子成龍?可怎樣望才能成龍?
這玉質金聲般的試問,普天下的父母們確應認真作答。
勁舞招搖“非主流”,滅人性毒殺父母仇怨深
初三那年,丁奎武強迫女兒學習了一段書畫,意圖在於走走偏門,打通藝術特長生招考的道路,最終敲開名校的大門。可丁媛畢竟不是這塊料,學了一陣便以無法入門提出放棄。丁奎武積壓了長時間的火氣發作了,厲聲質問:“你到底想怎麼樣?以你現在的成績能考上什麼學校?考不上好高中、好大學,別說出息、出人頭地,將來靠什麼養活自己?沒有一技之長,你總不能靠父母養一輩子吧!?”
這時的丁媛已經學會了關緊房門,戴上用來學習英語的複讀機聽流行歌曲,置大人們為她的所有擔憂於度外,仿佛父母的思想和行為都與自己無關。
孫學娥勸丁奎武,孩子是我們的骨血,能出息成什麼樣,還得看看他的爸媽是什麼樣?不能隻強求孩子!另外,難道十幾年來我們的方法就都正確?丁奎武嘴上不服,心裏卻不得不承認——遺傳基因對後代的影響太重要了,同時,教育孩子的確是門深不可測的學問。事到如今,還能過高要求女兒嗎?
初中畢業,丁奎武為丁媛選擇了一所職高的空乘專業,並花費了不菲的建校費。這一決定,全家老小十幾口親戚,包括丁媛自己都沒有提出不同意見,畢竟這是大多數女孩子都為之神往的靚麗而光彩的職業。可是誰也沒想到,就是在這所學校裏,丁媛跟一些同學學會了上網打遊戲,並一步步沉迷其間,難以自拔。
升入高三後,丁媛經常以老師帶隊去見習基地上實踐課、早自習晚自習要進行測驗等理由早出晚歸,起初丁奎武和孫學娥沒在意。待她頻頻張口要錢時,孫學娥常常以“窮養兒、富養女”的老理兒勸慰自己,畢竟女孩子愛吃零食喜歡穿戴是天性,總會多給她十元二十元。等到班主任老師向丁奎武反映說女兒經常在校外上網,近期又借實習機會開始曠課時,他才如夢方醒,敏感而痛苦地意識到,女兒沒能早成大器,學業普普通通,可也不能走下坡路荒廢掉學業啊!
在學校附近的網吧,丁奎找到了正傾情投入網絡遊戲的女兒,不由分說,連拖帶拽地帶回家,披頭蓋臉一頓責罵:你不成才可以,但必須得成人!必須走正道!以後,除了學校哪兒都不許去,就在家裏給我呆著!
兜頭被爸爸一陣教訓,丁媛有些怕了,知道自己騙錢、曠課去上網有些過份,表態說做錯了,以後改正。這之後一段時間,她沒有太多機會上網,因為爸爸看得十分緊,早上陪自己去上學,晚上準時在校門口接她回家,還經常給老師打電話了解學習和表現情況,而她最多就是在午休時溜進網吧到網上短暫逗留一會兒,過過手癮。這時的丁媛,已經被著名的舞蹈模擬網絡遊戲《勁舞團》深度吸引,並為之魂牽夢繞,每天絕大部分時間都在琢磨著如何伴著迷人的樂曲展示自己絢麗的舞姿。
勁舞團對於丁媛來說是一個充滿新鮮活力的人間仙境。那裏支持“火星文”,沒有繁瑣的化學方程式和幾何定理;那裏標榜非主流文化,90後們統治著一切,沒有老氣橫秋師長們的“哼哼教誨”;那裏全部是自由隨性痛快淋漓的宣泄,沒有中規中矩按步就班;那裏有卿卿我我老公老婆和從未體嚐過的麵紅耳熱骨酥肉麻,沒有禁止早戀遠離禁果的陳辭濫調;那裏充滿了時尚和流行元素,省幾頓午飯就可以買一件漂亮的虛擬服裝,要比現實裏的豪華豔麗百倍……
後天長期半專業的藝術特長培訓,丁媛對舞蹈、音樂有著一定感知力和表現力,進入遊戲後,她很快就一改現實生活中無籍籍名的狀況,脫胎為另一副麵孔,成為以“技術踩人”著稱的“TK家族”的一員。這使丁媛感受到前所未有的驕傲和自豪,感覺自己終於可以揚眉吐氣了!這成為她後來迷陷勁舞團的一個重要原因。在這時,她無法意識到,父母從小的嚴以苛責並不是為了她今天來玩轉網絡遊戲,贏得虛擬世界玩伴的好評甚至崇拜,享受明星一樣的勁舞身份!
“結婚”是勁舞團的一個特色,裏麵的兩位玩家,隻要有好感就可以“結婚”,當然,在遊戲中,結了再離離了再結都很隨意。到2008年8月,玩勁舞一年多,舞技出眾的“非主流俠妹”已經“搶”了幾個人的“老公”,“結婚”幾次。而自己的“老公”被別人不斷騷擾,作為資深的玩家哪肯輕易放手,汙言穢語、謾罵攻擊,以及下流和輕率,深刻地改變了丁媛的言行和為人處世的態度,扭曲了她並不曾健全與穩固的心靈。
畢業後的一年間,閑賦在家,孫學娥怕悶壞女兒,同意她出門轉轉,多接觸一下社會,並給她配了部小靈通以方便聯係。借口去奶奶、姥姥或同學家,丁媛出門就直奔網吧,一玩就是四五個小時,盡管不能完全過癮,可在父母嚴密的監管下,這也算不錯了。丁媛覺得要是什麼時候能玩上一天一夜,玩個酣暢通透昏天黑地,沒人問沒人管,那才叫爽透了呢,並一直在尋覓著機會。
這期間,丁媛麵試應聘過多家知名航空公司的空姐工作,可她的心思和情緒無法完全投入,結果並不理想,加之一些行業內的“潛規則”,工作的事情屢遭失敗。丁奎武吸取經驗,托了很多關係,不惜拿出“棺材本兒”,才聯係妥了一家航空公司,大致在2009年的春節前後女兒就能上班。
電話費一個月打了兩百多,丁奎武刨根問底,查了通話單據,發現很多都是長途,丁媛隻得承認說和外地網友經常聯係。一氣之下,丁奎武沒收了小靈通,並責令丁媛不許出門、更不許再上網,沒有極特別的事情每天晚5點前必須到家。斷了經濟來源,手頭缺少零花錢,又不準外出、上網,可急死了丁媛,再看看滿臉怒氣、動不動就發火數落自己的爸爸,她不禁恨之入骨。
9月開始,丁媛向媽媽提出買一台電腦,“在家裏學習應用軟件、上網”。三天兩頭地催逼,孫學娥覺得在家上網不至於像去網吧那樣危險,承諾和丁奎武商量一下。丁奎武聞言後一百個不同意,幾乎是大發雷霆怒,孫學娥左右為難,父女兩頭都做不通工作。到了10月中旬,電腦的事一直沒有著落,丁媛情急之下偷拿了媽媽二百塊錢,躲到一家離家較遠的網吧玩了兩天。丁奎武發動女兒的同學和十幾口親戚四處查找,終於在中午時分找到了正偎著電腦椅背沉沉昏睡的丁媛。
回到家,丁奎武關上房門,連體罰帶挖苦教訓了丁媛整整一天。在親戚同學麵前丟盡了顏麵,望著如同憤怒的獅子樣的爸爸,丁媛感覺壓抑極了:自己已經成人了還這麼沒有自由?說給玩伴和“老公”聽,他們準會笑話死我!丁奎武到底是不是我親生爸爸!?
怎麼能讓爸媽他們不再找到自己,擺脫看管?丁媛絞盡腦汁想著辦法,接連幾天也理不出頭緒。歪在沙發上看乏味的電視劇,一個刑事犯罪情節勾起了她自認機智卻十足邪惡的念頭。
10月26日晚飯時,丁奎武做的菜是醋溜白菜片,丁媛不愛吃,遲遲不肯上飯桌。丁奎武再次火冒三丈:“你真是不知天高地厚!一分錢掙不到,還挑三撿四貪吃饞嘴?你少想美事,別等我半夜再給你做一頓!”
丁媛憋著氣回到房間,心情煩躁不已,眯了一覺。夢裏,耳畔又響起勁舞團房間裏那動聽激越的伴奏樂曲,曼妙空靈的太虛舞步引來的身後“兒子女兒侄子侄女外甥外甥女”等擁躉們山呼海嘯般的吼叫,她再也難以控製抓心撓肝的心癢手癢。23時30分左右,她悄悄來到客廳,把爸爸衣兜裏的2000多元錢一分不剩地拿了出來。父母房間傳出的鼾聲,仿佛都是爸爸多年來說過無數次的狠話、挖苦話、冷諷熱刺……擔心爸爸明天又要全城大搜捕式的四處找自己,到頭來又要挨一頓痛罵臭損,丁媛頂住發麻的頭皮,決定一不作二不休:走進廚房,她先擰了左邊的煤氣閥,沒有擰開,卻順利地擰開了右邊的煤氣閥。
回房間穿戴衣服時,丁媛聽到爸爸去了一趟衛生間,嚇得她感覺心髒幾乎跳出了胸膛。可驚恐並沒有壓製住外出上網的急切心情,看看表,已經接近淩晨,她鎖上房門下了樓,打了輛車,一頭鑽進了網吧。這一玩,一直玩到了29日的17時。
瘋玩了兩天,丁媛決定離家出走,可想起忘了帶身份證。她先是在樓下的話吧往家裏打了一個電話,確認沒人接聽後躡手躡腳地上了樓。這時,整個屋子裏滿溢著熏人的煤氣,丁媛感到呼吸困難。在很快找到自己的身份證後,她沒有停留,甚至沒有看一眼父母的房門,想一想他們是否還活著。小跑著從家裏出來,她徑直去了火車站附近的一家網吧,接著上起了網!
30日晚上8點多,一個網友在網上告訴她你家可能出事了,有警察在找你。丁媛感覺大事不好,請求一個剛認識的網友陪她回家一趟,遭到了拒絕,但對方把她帶到自己租住的旅店住了一宿。10月31日上午,決定到姥姥家打探消息的丁媛被警方堵了個正著。
丁媛毒殺雙親的案件經媒體披露後,種種事實擺在了麵前:丁媛處事非常單純,對社會的認知度比同齡的孩子少得多;父母多年一味嚴厲的管教並未取得理想結果,隨即變本加厲地從精神和肉體上施以“重壓”和“虐待”;在強烈的逆反心理作用下,身處俗媚、繚亂的現實生活之中,人性關愛缺失的丁媛越來越脆弱、殘忍、冷血和急於尋求自尊,繼而深迷於虛幻、刺激、價值觀扭曲且又缺乏監管的網絡遊戲裏,一步步滑落到人倫道德缺失的境地。麵對這個起因既簡單又複雜,但結果殘酷的特殊案例,人們有必要引以高度的關注與警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