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節 孫蔚如揮師東征(3 / 3)

日本鬼子發現了張長命,也將他抓了起來,和村中的其他男子一起押往十幾裏外的張營,讓他們修築碉堡。

張長命在修碉堡的這幾天裏,一直尋找機會逃跑。他終於在村外一處懸崖邊發現了一線生機,攀著懸崖邊的葛藤草叢,下到懸崖底部,就有一條小路通往村外。

張長命孤身一個人逃出張營,又帶著敢死隊摸進去,他的脖子上掛著四顆手榴彈,嘴巴裏咬著一把西瓜刀,手抓葛藤草叢,攀援到了懸崖之上,他的身後是敢死隊。

他們像猴子一樣出現在張營鎮的時候,日軍毫無察覺。

張營鎮的寨牆上有一座魁星樓,魁星樓上有一架重機槍,日軍居高臨下,壓製得中國軍隊難以抬頭。

張長命帶著兩名敢死隊員,他們在即將成熟的小麥地裏匍匐前進,漸漸接近了魁星樓。然後,他們將手榴彈四個一捆,四個一捆,捆綁在一起,發聲喊,一齊扔上了魁星樓。隨著震天動地的一聲巨響,魁星樓倒塌了,日軍的機槍手和重機槍被埋在了瓦礫之下。

敢死隊員們發起了衝鋒,被壓製在懸崖之下的中國軍隊也吹響了衝鋒號,四麵合圍而來的一\"b七師對日軍構成了摧枯拉朽之勢。兩小時激戰後,日軍死亡 300多人,其餘的少量日軍倉皇逃遁,一七七師乘勝追擊,並與十七師聯合,乘勝收複了永濟、臨猗、萬榮、夏縣等地,日軍隻好龜縮進運城。

這是陝西軍在山西中條山所打的第一場大勝仗。此仗為孫蔚如大軍東進掃清了障礙。

日本人的後麵跟著一七七師,一七七師的後麵跟著一支小分隊,這支小分隊 ''''擔負著特殊的任務。胥繼武當時就在這支小分隊裏。

這支小分隊有30多個人,他們都是陝西陸軍測繪學校畢業的,在部隊裏任班長和區隊長。他們在一個夜晚坐著羊皮筏子渡過了黃河,來到中條山中,此行的目的是了解民俗、查看地理、繪製地圖,為司令部提供情報工作。陝西軍此後要長期在中條山駐紮,抗擊日軍,保衛黃河,保衛陝西,保衛西北。

胥繼武說:那時候,我們每個人一支短槍,一支長槍,一把大刀,隨時準備與敵人作戰。”後來,這支小分隊走進了中條山的更深處進行測繪,他們不知道十七師和一七七師在哪裏。在芮城縣陌南鎮,他們看到日本人做飯所生的火還在燃燒,問當地人,他們說大隊的日本人剛剛離開,還不到一個小時。

這支小分隊在中條山中測繪了十天,積累了大量的資料,然後又返同西安, 向三十八軍參謀部彙報情況。

1938年7月,第三十八軍被改編為三十一軍團,三十一軍團軍團長孫蔚如從西安行營主任蔣鼎文手中接過了一麵繡有“國民革命軍第三十一軍團”的旗幟, 然後率領軍團部6000人,從西安來到了朝邑縣的黃河渡口。

這6000人是三十一軍團留在黃河西岸的陝西最後的部隊。此時,陝西軍傾巢出征,奔赴抗日前線。

之所以選擇在朝邑渡河,這是經過推算的。

張恒的外公是當年十七路軍的高級將領李子村,和孫蔚如有八拜之交,情同兄弟。在抗日戰爭前夕,李子村因為有肺病,不適合軍隊生活,被迫離開。孫蔚如東渡黃河前,結合胥繼武他們在中條山的考察報告,詢問李子村在哪裏渡河最佳。李子村精通周易,他經過了一番推算,告訴孫蔚如應該在朝邑渡過,渡過朝邑直取永濟,站穩腳跟。與朝邑隔河相望的,是山西永濟,陝西軍果然在這裏有一場大戰,揭開了三年中條山保衛戰的序幕,取得了一連串大捷。

當天夜晚,孫蔚如率軍來到朝邑縣的成家莊,架設起電台,一麵指揮先期渡河的趙壽山的十七師和李興中的一七七師的軍事行動,一麵安排晚上的渡河準備。

突然,村外一陣喧嘩。

孫蔚如走到村外,看到有兩個農民模樣的人被綁在樹上,一個小排長掄起皮帶,抽打著他們。

孫蔚如怒不可遏,他衝上前去,一把奪下了小排長手中的皮帶。小排長看到孫蔚如,趕緊肅立敬禮。

孫蔚如問:“為什麼打人?”

小排長敬禮後,說:“報告軍團長,這兩個家夥以前是我們排的機槍手,後來不打一聲招呼就跑了,今天我們要過河,這兩個家夥又跑回來了。軍營不是飯館子,不能說來就來,說走就走。我今個是拿這兩個做做樣子,看誰以後誰還敢跑!”

孫蔚如走上前去,詢問他們為什麼要跑,又為什麼要回來。那兩個穿著農民衣服的士兵說:“以前中國人打中國人,沒意思;今兒個要過河打日本人,我們一商量,就趕回來了。”

孫蔚如問:“你們叫什麼名字?”

他們說,一個叫徐二虎,一個叫張黑龍。

孫蔚如說:“好,我帶你們過河殺鬼子。開小差本來是要從嚴懲處的,這筆賬咱先記下,你們殺了鬼子,這筆賬一筆勾銷。

孫蔚如又對著列隊的士兵說:“來,給他們換衣服,入列!”

徐二虎和張黑龍大為感動,一齊跪下。

那天晚上,三十一軍團司令部和直屬隊6000人乘著大木船,在“吱吱呀呀” 的槳聲中劃向黃河東岸。而在相隔幾公裏外的下遊,黃河河麵上燈火通明,十幾艘小船上,是閃閃的燈光。日軍的飛機從運城起飛,向著這些燈光處狂轟濫炸, 空無一人的小船被炸飛了,小船上的燈光也熄滅了。

三十一軍團司令部和直屬隊渡過黃河,毫發無損。

當天午夜,木船行駛到黃河中央時,孫蔚如口占了一首七絕:

炯炯梭槍照亞東,

炎黃世宵運何窮?

涼風午夜長河渡,

掃盡強權見大同。

從此,陝西軍在孫蔚如將軍的帶領下,開始了氣勢如虹的中條山保衛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