尾聲(3 / 3)

1979年7月27日,孫蔚如去世。

說完了孫蔚如,再說說趙壽山。

1946年,內戰爆發後,趙壽山以出國考察的名義,脫離了國民黨控製。1947年, 他宣布起義,進入冀魯豫解放區。1948年1月,趙壽山被任命為中國人民解放軍西北野戰軍副司令員。新中國成立後,趙壽山先後擔任青海省主席和陝西省省長等職務。

1956年6月20日,趙壽山在北京逝世。

李興中在孫蔚如升任第六戰區司令長官後,接任第四集團軍司令。

之後,第四集團軍番號撤銷,李興中被閑置。

內戰開始,李興中不願意打內戰。

1947年初,陳誠曾約李興中來到南京,詢問他的想法,李興中說:中國人打中國人的事情,我不幹。隨即卸職去了上海,不願再在軍隊中幹。

後來,李興中經於右任提名,擔任監察院監察委員,化名在《大公報》等報紙上發表反對內戰的文章。

全國解放後,李興中來到北京,受到黨和國家領導人接見。不久,出任河北省交通廳廳長、民革中央委員等。

1962年7月24日,李興中去世。

孔從洲很早就與地下黨有聯係,抗戰時期,考慮到統一戰線,一直沒有率部起義。

抗戰結束後,孔從洲擔任鄭州洛陽警備司令。1946年5月,孔從洲在河南鞏縣起義。

1946年9月,孔從洲加入中國共產黨,擔任西北民主聯軍第三十八軍軍長, 後參加解放戰爭。

1955年,孔從洲授中將軍銜,先後擔任西南軍區炮兵司令、軍委炮兵副司令、 炮兵學院院長等職。

1959年,孔從洲第二子孔令華與毛澤東之女李敏結婚。

1991年6月7日,孔從洲逝世。

李振西在第四集團軍移師河南後,擔任一七七師師長。孔從洲在鞏縣起義時,李振西奉命追趕孔從洲。

1949年,李振西在四川茂縣率部起義。

解放後,李振西被判入獄14年,後平反,擔任陝西省政協文史資料委員會委員。

高桂滋在中條山戰役後,率領十七軍移防河南澠池,重整軍隊,救助難民, 為豫西民眾所稱讚。

抗戰勝利後,高桂滋擔任第一戰區副司令長官、西安綏靖公署副主任。內戰爆發,高桂滋不願打內戰,曾將胡宗南圍堵解放軍中原軍區的計劃,和胡宗南進攻延安的計劃,秘密告訴地下黨員,並想盡千方百計,推遲了進攻延安的時間。 胡宗南進攻延安時,曾想讓高桂滋擔任前線總指揮,被他拒絕。

全國解放前夕,身在重慶的高桂滋為了逃避去台灣,躲在一家外國人開設的醫院裏,直至重慶解放。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高桂滋先後擔任農林部副部長、西北行政委員會委員等職務。後,又擔任陝西省政協副主席。

1959年1月6日,高桂滋去世。

李家鈺,生於四川蒲江,在川軍中累功升至四十七軍軍長。1937年9月,抗戰僅開始兩個月,李家鈺就率領18_人從西昌出發,單衣草鞋,行程4000公裏, 抵達晉東南抗日前線。在駐防長治期間,與八路軍聯合抵抗日軍。八路軍一二九師師長劉伯承途經長治,李家鈺邀請劉伯承為營以上軍官講解遊擊戰。

1938年春,李家鈺在朱德、彭德懷指揮下作戰,在東陽關戰鬥中,重創日軍一O八師團一〇四旅團一部,自己也傷亡慘重,僅營長就犧牲四名。當地百姓在東陽關修建“川軍抗日死難紀念碑”

1939年冬,李家鈺升任三十六集團軍司令,統轄第十四、十七、四十七三個軍的兵力。後,李家鏈率部擔任黃河防務,在日軍占領中條山後,李家鈺多次派部隊渡河北擊日軍。四川慰問團曾來河南靈寶縣李家鈺駐地勞軍,李家鈺手書“男兒欲報國恩重,死到沙場是善終”,以明誌。

1944年春,日軍發動豫中會戰,相繼占領鄭州、許昌、洛陽等地,第一戰區各部西撤,李家鈺擔任後衛阻擊。5月21日,李家鈺在河南陝縣秦家坡遭到日軍圍攻,力戰身亡。

在抗戰時期,中國有兩個集團軍司令陣亡,一個是張自忠,一個是李家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