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新官上任(1 / 3)

張衛民在家過了個雙休日,明天就是星期一了,也不知自己的辦公場所安置好了沒有?這個高德標連一個電話也不打,張衛民心頭隱隱不快。還是自己主動打吧,村裏幹部可能也就那個素質,你不催他他不急。張衛民想到這,撥通了高德標家的電話:“高書記,你好,辦公室可準備好了?”

“還沒呢,村裏沒錢,過幾天就置辦,你安心在家等吧。”高德標說話慢條斯理,一點都不急。

張衛民感覺自己就像是個應聘的小職員,還得等老板發話後才能上班。“這像什麼話?這個村到底誰作主?”張衛民在這一點上自己也拿不準。不像鄉裏書記鄉長好區分,就像有些幹部私下叫的那樣:書記是“大老板”,鄉長是“二老板”。現在自己是第一書記,高德標是書記,第一書記應該算是“大老板”,書記隻能算是“二老板”了。這兩者有沒有可比性?張衛民如墜雲霧。不管怎麼說,組織部的態度是明確的,下派幹部就是所在村的一把手,那也就確定無疑是“大老板”了。

這個高德標葫蘆裏賣的什麼藥?為什麼推三阻四?自己這個第一書記的事在他眼裏還重不重要?張衛民第一次對這個陰不陰陽不陽像師爺的高德標產生了反感。他決定第二天去探個虛實。

第二天一大早,張衛民乘車到高山車站。

其實不是什麼站,隻是個小停車場,有兩部到高山鄉的中巴車在此停車候客。

張衛民上了其中一輛車,司機年齡比他大不了多少,熱情地招呼他找個座位坐下。

張衛民坐定後,他又跑過來,搭訕說:“師傅到哪裏去呀?”

“到高嶺,你這車到高嶺嗎?”張衛民問道。

“您放心,高嶺是終點站,我是高嶺人。”司機回答說。

“你車子什麼時候發車?”

“上滿人就發車。”

三伏天的早上,太陽就早早地上班了,空氣中一股熱流在傳遞。張衛民一邊擦著額頭的汗,一邊盤點車子裏坐了多少人。現在三分之一的人都不到,那要等到什麼時候?張衛民心裏悵悵地想。

那師傅一點都不急,可能是習以為常了,他點著一支煙,衝著張衛民問道:“師傅麵生呀,請問到高嶺做什麼事?唉,這鬼天氣,早上就這麼熱。”

張衛民說:“我是高嶺的書記,現在是去上班,你能不能早點發車?”

他吃了一驚,仿佛是被煙頭燙了一般,不解地說:“高嶺不是有書記了麼?高德標書記是剛選上的,怎麼你又是書記?那他到哪裏去了?”

張衛民說:“我是第一書記,剛下派來的。”

“第一書記?那是你官大還是他官大?你們倆誰說了算?”

這個人喜歡刨根問底的,張衛民有點不耐煩:“你問這麼多幹什麼?這是組織上的事,再說組織程序你又不懂。”

“我關心啦,我哥可是高嶺村的文書,名叫唐鬆,我叫唐明,你如果真是書記,那不是他的領導了?”

張衛民笑了笑,不再搭理他,隻是催他快點開車。

等了一個多小時,車上稀稀拉拉地坐了十來個人。這個小唐師傅一看上人的可能性不太大了時,便發動了車。

車子一顛一簸地向大山方向行駛著。車行起來,風向破窗裏湧進來,讓人有一絲涼爽的快感。

在爬山的時候,車子發出濃重的混響,大股的藍色的煙霧從車尾排出,有的湧進車廂,嗆得人們一陣咳嗽。然而車子還是向山腰挪動,視野也越來越廣,周圍的山都小了,張衛民走過這條道一次,今天是第二次,知道車正行進在閻王嶺上。

過了閻王嶺,就是下坡,車子駛得飛快。很快就到了嶺腰水庫,在沿庫公路上七彎八拐,跑到盡頭就是高嶺了。但到高嶺村部還要翻過一座山,轉過盤龍嶺,才能到。

盤龍嶺把兩座山連在一起,底下有一個洞,上遊的來水通過洞裏麵流下去。但上遊發山洪的時候石頭滾下來,經常塞住洞口,於是水流就不暢。1958年大旱的時候,村上組織民兵對盤龍嶺的中部進行了爆破,據說當時塌方還砸死了兩個人。

現在盤龍嶺被攔腰截開,水從中間流過,直接流進水庫。車子從盤龍嶺經過時,師傅十分小心,因為那裏有一個一百八十度的大轉彎。唐師傅按了好幾聲喇叭,大喊一聲“坐穩了”,猛然一打方向,車子便直直地橫過來,車頭貼著山崖,屁股甩出去。這當口,張衛民緊緊地抓住座椅,但還是覺得身子向一邊硬生生地被拉走,他抬頭看周圍的人,他們不動身色,安之若素,隻是牢牢地抓住扶手。剛才還有說有笑的車廂內靜默起來。

過了盤龍嶺,就是平路,但路麵是砂石的,大沆小窪的,車子顛簸得厲害。有幾次遇到大的土坑,車屁股跳起來,有的人甚至被顛離開了座位。昨天在小麵包車裏,可能是酒精的作用,加上中午有點瞌睡,還沒有注意到這些,原來路況這樣差呀?張衛民不禁有點擔心起來。

到了村部,車子停了下來。張衛民問唐明:“多少錢?”

唐明說:“收您錢多不好意思。”

張衛民說:“你們跑山裏的多不容易,不僅車子耗油,磨損也大,這錢一定要付的,再說我報銷。”

唐明說:“那您就給六塊錢吧。”

張衛民付了車費,邁開大步朝村部走去。

村部大門緊閉著,張衛民敲了一會,沒有人應聲。

一個在溪邊洗菜的婦女告訴他,村幹部都在高書記家裏。然後她領著張衛民轉過幾間房子,來到一個小賣部前,說:“這就是高書記的家。”

張衛民進了小賣部,裏麵有一個大院子,院子後麵是一排廂房,大約有四五間。廳堂裏有六七個人正在開會。

張衛民進來的時候,屋內的人都看見了,所有人都感到驚訝。

高德標趕忙站起來給他讓座。村兩委幹部都在,朱宏寶副鄉長也在。

張衛民與朱宏寶打了個招呼。朱宏寶有點不好意思地說:“我怕你還要休息幾天,就沒有通知你。今天我們開個會,一是安排中期兩稅清收工作,二是對村裏的財務組織一下清算,並村之後村裏還沒有清算過,村集體運轉的資金都是高書記墊付的。”

張衛民連忙說:“你們繼續,我初來乍到,什麼情況都不清楚,你們該怎麼做還是怎麼做。”

朱宏寶說:“也好,張書記,你聽一聽,這樣也可以了解點情況。”

會議的氣氛很好,高德標的講話很有水平,大家對他的安排都點頭稱是,沒有什麼不同的意見。會議很快結束了。

朱宏寶看了看時間,又看了高德標一眼,“現在吃飯還早了點,來個‘經濟半小時’,張書記你參加一個。”

張衛民連忙應聲:“你們打吧,再說我不知道你們這打牌有什麼規矩?”

“打八十分,你肯定會。高書記一個,還有哪位參加?”

這時雷鳴湊過來:“我來陪領導學習一下‘一百零八號文件’。”

四個人圍著桌子玩了起來。張衛民知道鄉村幹部在工作中都流行打牌的風氣,來錢的就興“鬥地主”,不來錢的就興“炒地皮”,都是兩副牌,美其名曰:“一百零八號文件”。

中餐是在高德標家裏吃的。高德標準備得十分豐盛,有雞、魚、野兔肉,銀魚蒸雞蛋,還有許多時興的炒菜,白酒兩瓶,還有一箱啤酒。張衛民覺得這桌菜顯然不是為他準備的,不知道平時村幹部是不是像這樣海吃海喝?他把這個疑問藏在心裏,留待以後慢慢觀察。

高德標將白酒打開,將各人杯子放到一起滿上。

張衛民推辭說:“我喝不了這麼多。”

朱宏寶馬上打斷他的話:“張書記不要推辭了,誰不知你們法院的同誌能喝呀。不是有一個短信說:‘喝酒像喝湯,此人上班在工商;喝酒不用勸,工作肯定在法院;舉杯一口幹,此人必定是公安;八兩都不醉,這人他媽在國稅;起步就一斤,丫保準是解放軍!’喝酒要人勸就不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