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第一次較量(3 / 3)

這兩把火算是燒著了,張衛民在與高德標的較量上初步占了上風。

一天上午,張衛民到鄉政府辦事,感覺鄉裏幹部看他的眼神有些異樣,他感到很奇怪。

正當他百思不得其解時,一起下派的陳昊書記偷偷對他說:“你這家夥,幹勁可真大呀,你把老書記得罪了,他在鄉領導麵前告你一狀了,說你不尊重村裏幹部,不注意搞好團結。鄉裏幹部都知道這事了,你初來乍到,可要悠著點。”

張衛民說:“你怎麼知道的?怎麼不早告訴我?”

陳昊說:“前幾天,朱鄉長向陳書記彙報你的情況,說你是愣頭青,不尊重地方幹部,要翻天的,叫陳書記管管你,否則會出事的。”他還說:“我是替你打抱不平了,我說張書記雖然年輕點,熱情高漲些,可他的出發點是不壞的,他是想為村裏做點事呀,這樣陳書記也就沒說什麼了。”

最後陳昊還補充說這樣也是為他自己,大家都是下派幹部,要互相聲援呀。現在他那個村的書記把他當下屬,他也早有意見了。既然上麵要求下派幹部來主持工作,就應該抓全盤,如果還是聽從村裏書記領導,那要下派幹部來有何用?這個意見他也轉告陳書記了,陳書記曾經是他姐夫的下屬,說要考慮這個事。

張衛民向他表示感謝。

當天下午,高玉虎鄉長打電話給張衛民,說要跟他談談心。

張衛民急忙趕過去,在高玉虎那寬大的辦公室裏,見到了這個讓全鄉人敬畏的鄉長。高玉虎招呼他坐,先問了些他近期的工作情況,然後就跟他拉起家常,說他自己是如何下派、如何幹工作、做出了哪些成績?言語中不乏炫耀的成份。

接著他漸漸切入正題,告誡張衛民:“我下派的時候也像你這麼大年紀,年輕固然好,但幹工作不光是靠熱情,更要動腦筋。我說了這麼多,是陳書記叫我以自己的經曆引導你,希望你能夠從中領會,更好地開展工作。”

對於高玉虎,張衛民是佩服地,從他辦事的風格來看,很是幹淨利落且有力度。因為有了這些的認識和印象,張衛民對他的教誨十分感激。

張衛民事後回想起這件事來,覺得這不是一種談心,而是一種變相的告誡,看來老書記的靠山還是很硬的。

各個下派村的情況與高嶺村如出一轍。老書記們自然不想放棄手中的權力,認為自己是黨員群眾選出來的,加上一開始鄉政府對下派工作認識上的偏差,認為爭取到一個指標就是爭取了四萬元錢,既然指標定下來了,人來不來沒有多大關係,隻要錢不落空就行。甚至還認為下派幹部就是鍍金的,隻要為村裏爭取一些資金,其他的事不要管得太多。一時對下派幹部的微言四起。

一些下派幹部也到縣委組織部反映了這個情況,縣委組織部把省委組織部對這次下派工作的要求再次進行了強調,並要求各受派單位認真對待,嚴格落實。按照省委組織部的要求,沒有支部書記的村,下派幹部就是村支部書記;如果已經選出了支部書記,下派幹部就是第一書記。

高山鄉黨委政府在下派工作一個月後,召開了一次各村支部書記和第一書記會,高玉虎鄉長在會上明確說:“下派幹部是第一書記,顧名思義,就是第一把手,要擔負全盤的責任。今後鄉裏布置的工作任務,全部由下派的第一書記負責執行。”

這一次會議,使各村的領導脈絡更加清晰了,雖然許多地方的書記很不服氣,但也是打碎了牙往肚裏吞,有苦說不出,也隻好服從組織的安排。

有了那次會議的精神,張衛民更加大膽地放手開展起工作來。

正當張衛民準備燒第三把火時,朱宏寶找到他,說自己主持召開村兩委會,並且事先把會議的議題透露給了張衛民,意思是讓他當出納。

張衛民很納悶:“為什麼要我當出納?村裏不是有出納嗎?”

朱鄉長開導說:“村裏的出納是高德標,現在村裏運轉資金全部是他墊付的,張書記你提出要搞食堂,控製招待費,高書記有些想法,他提出不幹了,準備把這個出納移交給你,由你當家。我也很讚成這個意見。錢在你張書記手上,村裏怎麼開支就心裏有數了。”

張衛民一聽也蠻有道理,就答應了。

到正式交接的時候張衛民就後悔了。原來他這出納管的是空頭支票,不僅沒有一分錢,還欠有五六萬的債務。尤其是欠高德標一個人就有近二萬元。他拿出那個台曆,一頁頁地讀著:三月二十一日,商務局來人,六包玉溪煙,三瓶白酒,菜金一百七十六元;三月二十二日,鄉林業檢查,八包玉溪煙,六瓶白酒,菜金四百七十元(兩桌)……他不停地念著,每念一筆,會計(文書唐鬆兼任)就記上一筆,錢不斷地從高書記的嘴裏吐出,這個數字在急劇地膨脹起來。

一絲的涼意從張衛民的腳底直上頭腦,雖然是夏天,他的心涼了半截,這麼多啊,他差點叫出聲來,僅三四個月就吃掉了七八千元,怎麼得了?另外,一筆筆大額的欠款更讓他心驚肉跳:欠胡成村部工程款一萬元;欠高小藝村部鋁合金門窗及裝潢款九千三百元,欠黃大來水泥砂石及運輸款一萬一千元,欠龍岩村民組修路工資四千九百元……

張衛民成了最大的“負翁”,他將如何麵對?當他接下這個重擔時,他看到了高德標和朱宏寶臉上那一瞥難以覺察的微笑,一種嘲諷者的微笑?他說不出,隻覺得自己掉入一個巨大的陷阱裏,他大聲地呼救,可是沒有人理他,他們站在上麵笑著,笑得麵目猙獰。

說一千道一萬,一切都是為了錢,沒有錢,什麼都是扯淡!所以,不當家不知道柴米貴,當家後,才知道過日子說不得空話,唱不得高調。

山區的夜晚,溫度下降得很快。

張衛民披衣輕輕地推開門,慢步走到公路邊。

今夜的月光十分皎潔,把清冷的光輝灑向大地。遠處的山巒隱隱約約,一縷縷霧像潔白的紗巾纏繞在山峰的脖間。溪水潺潺,在不知疲倦地一路歡歌。

他坐在岸邊的石階上,望著月光映在水麵上,像灑滿碎銀的沙灘。四周一片寧靜,這是多麼詳和多麼美妙的山村之夜呀!

然而,此刻他的心卻不平靜,隱隱感到腳底下的土壤裏有岩漿在湧動,火山一旦積聚起力量,便也能頃刻爆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