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愁城憂困肅千兵(2 / 2)

“怎麼?”王妃不解。

“現在外頭街麵上很亂,全城大肆搜捕奸細,市井中遊手好閑之徒趁機作亂,已經鬧出數起事故來。昨天一夥無賴還鼓動百姓殺了東壁統治官辛康。當時源軍遊騎來擾,一接戰就撤退,皇上有令隻許死守,不許開城迎敵,因此辛康隻下令在城頭放箭,待源軍遊騎去遠,已經出了射程,辛康便下令停止。這本無一點過錯,但城下有人造作謠言,說辛康是奸細,是故意放走了源兵,那些百姓便鼓噪起來,衝上城頭,將辛康捶殺,屍體被拋下城來,踐踏如泥……”

“阿彌陀佛。”王妃雙手合十,念了一句佛號。

珠兒卻圓睜雙眼,怒道:“外敵未退,自己夥裏便鬧了起來,怎麼能這樣?!就沒有人管嗎?”

“為首的五個人,昨天晚上便被抓了起來,腰斬在東壁城牆下,皇上也已經下詔,令百姓不得上城守禦。並下令有殺敵報國之心的百姓,可以加入道士統禦的‘六甲營’,統一安排禦敵。”

“哎……城中不是還有數萬禁軍嗎?怎能讓道士登壇拜將?”珠兒又是不屑的語氣。

康微搖頭苦笑:“一則是皇上篤信道教,真有幾分相信靠那些道士的法術,能夠力挽狂瀾,二則是通過這法子,將那些市井豪猾無賴拘管起來,省得他們四處作亂。今天淩晨還有一夥人闖進了都亭驛中,險些殺了源國使臣。皇上已經派重兵把守都亭驛,將相鄰的兩條街都劃為禁區了。”

“他們來打咱們,咱們還要保護他們,憑什麼?”珠兒雙目圓睜。

“兩國交兵,不斬來使。”康微撚著胡須,繼續說道,“更何況皇上還存了求和的心思,總要預留地步。”

珠兒一驚:“為什麼要求和?源兵雖然騎射精湛,但源國在北方苦寒之地,物產不豐,國力不強,又加上長途奔襲,必定不耐久戰,我們就是拖也拖死了他,還可以趁機收複失地,何必求和?”

“阿彌陀佛。”王妃又念了一句佛號,歎道,“還是求和的好,能不打仗便不打仗,少殺生,便是功德。”

珠兒撅起了朱唇,心中不服,但又不想拂逆母親,隻得一擰身子,說道:“我去讓紫笑收拾東西去!”說罷便三步兩步走了出去。

康微見珠兒走遠,方對王妃說道:“目前外麵很亂,皇上給那些方士道人都封了軍職,他們各個都領著一營‘六甲營’縱橫來去,或上城守禦,或穿街入巷搜捕奸細,禁軍對他們已經極為不滿,已經有了幾次小衝突,隻怕還會生出大事來。”

“那怎麼辦?”王妃有些惶然。

“我們一家三口住在艮苑,自然是無虞的。你稍後吩咐內院管事的,從今天開始,府中女子,無論老幼,一律不許出府。我也去囑咐榮兒、蔭兒,守好門戶。不管外麵怎麼亂,隻要家裏不亂,怎樣的大難都能頂過去,最怕家裏也亂了,那恐怕就有覆巢之危了。”

王妃怔怔地看著夫君,總覺得他話裏有話,似乎暗藏著什麼深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