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誌猛想撤,然而已經太晚了。
譚戰的武技經過夏明昭的指點之後,本就猛不可擋,加上他在大理經過了鐵血的洗禮,更是進步良多,這一刀劈出了驚豔。
被金誌猛扯來擋刀的副將當場一分為二。
與此同時,齊濟和蔣均率部兩側,仿佛幽靈般出現在東羅軍兩翼,如同一把剪刀般狠狠往中間一剪。
金誌猛所率之部,便是中間那塊即將被剪的布匹!
死裏逃生的金誌猛再顧不得猶豫,立時傳下軍令:
“退,退!”
然譚戰這個殺神就在他麵前,他能往哪退?
金誌猛死了。
好在,主將雖死,東羅的副將還是很有本事的,毫不猶豫拋棄了主將的屍體,在這一把鋒利的剪子即將合攏之前,率精銳之師衝出合圍。
當然,逃走的是精銳,留下的隻有一地的傷殘與死屍。
驚魂不定的副將一路狂逃,完全沒有在黑水城停留,直接逃到了黑水河對岸。
清理人數,計算傷亡。
這一戰,東羅足有八千人把命丟在了異國他鄉,包括王族主將。
副將不敢打了,召集部下退出東嶽地界。
這時,東羅援軍到了。
這一次,來的是東羅第一名將吳義渠。
吳義渠出身微末,能當上東羅第一名將,完全是靠他自己的拳頭,一步一步打出來的。
這世上的名將有兩種。
其一是天縱奇才。
其二是寶劍鋒從磨礪出。
前者是生來就知道勝仗該怎麼打,後者是吃過敗仗後吸收經驗,學會怎樣才能不敗。
吳義渠不是前者,但其有後者的韌性,從十五歲那年參軍到現在,在三十年的時光裏,用一次一次慘敗、一次次死裏逃生,獲得了足夠多的經驗,晉升成為名將。
金誌猛便是當年慧眼識珠,提拔他的貴人恩主。
貴人恩主之仇,不得不報。
他此番隻帶了三萬兵馬,但其惡狠狠的在黑水河畔拉開了陣勢。
名將之所以是名將。
那就是本事都不俗。
吳義渠確實有本事,收攏兵卒後幾條戰術一用,齊濟和譚戰的奇襲便沒了用武之地。
如此一來,雙方你來我往打了幾場,各有輸贏,但傷亡不大。
東羅大軍的氣勢漲了。
譚戰雖鬥誌滿滿,奈何鎮東候又出婁子:他負責留守涼州城,同時調配後勤糧草供給。
可就在前線打的如火如荼時,他的糧草運輸隊被劫了。
氣得譚戰破口大罵,不得不暫時停戰。
畢竟不能讓將士們餓著肚子打仗。
於是,吳義渠就更威風了,變著花樣搞偷襲,也不正麵進攻,隻專於各種小動作。
這日,齊濟召集幾位重要將領開會:
“黑水城和紅石城都已收回,這場拉鋸戰繼續打下去,損耗太大,不如奏明陛下退兵如何?”
“不如何!”
譚戰氣鼓鼓,他罵道:
“就鎮東候那個德性,咱們隻要一退兵,這兩座剛打回來的城又非得拱手讓人不可!”
“沒錯,東羅吳義渠是個狠角色,咱們一退,他絕對會重新侵占我大寧領土。眼下地裏的莊稼沒有完全成熟,不是我小瞧鎮東候,而是他根本就守不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