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樣正好,給東嶽州重建贏得了寶貴的時間。
終於,進入金秋十月,糧食全部收獲了,原本遷徙流浪的百姓也各回各家,重新開始了安居樂業的生活。
這期間,譚戰派遣了幾隻斥候小隊秘密穿過森林去查看東羅國的現況,發現東羅國竟放棄了大陸的基業,龜縮回大本營東羅島上去了。
原本還是王貴族和小部分高層撤離,撤的不是很明顯,到了十月,連軍隊都開始撤了。
嘖嘖,這還等什麼,根本不必遲疑,齊濟很快做了決斷,即刻下令開撥。
可惜,在森林中行軍速度太慢,等大寧軍趕到東羅時,隻看到最後一批船隊駛入海灣。
東羅走得很決絕。
近百年來經營的三座城都不要了,房子燒損,物資全部搬空,船隻帶走,上至王公貴族,下至平民百姓,走得一個不剩,隻留下了一大批前身是北荒部族的原住民,餓得眼睛發綠光。
大寧軍一到,原住民們都跪下求救。
東羅占據的地盤很大,是一個西臨北荒群山、南靠森林、北臨冰原、東接東海的大荒原,名叫鬆克察。
北荒土語的意思是“寒涼之地”。
鬆克察荒原全年隻有夏冬兩個季節,4月至10月是夏季,其餘6個月都是冬季,因為天氣的原因不適合種植,居住在荒原上的原住民靠狩獵和捕魚為生。
東羅國登陸後,將原住民的部落全部攻克,把原住民抓起來當做奴隸,前前後後經營了百年的時間,?成了三座小城,試圖利用這三座小城為踏板,入侵氣候溫暖的東嶽州。
隻可惜,東羅從環境惡劣的小島遷移到環境惡劣的鬆克察荒原,不是被台風海嘯威脅,就是被嚴寒侵蝕,人口增長率一直不高。
好不容易發展了十五萬大軍,以為可以趁其不備攻入大寧咬一塊肉,誰知,前後增兵八萬攻打大寧,一場“天火”就燒死五萬多,隻剩下萬餘傷殘逃回來,還一個個嚇破了膽。
看著手底下僅剩的七萬兵力,東羅王不得不撤回老巢,他怕自家東羅也步入西胡北荒南越的後塵,被夏明昭吞吃的骨頭都不剩。
不是他膽子小,實在是在他心目中,戰神夏明昭實在是太邪性了,打仗厲害,策略厲害,就連老天爺都幫她。
惹不起,惹不起,隻有躲。
唉!
偷雞不成蝕把米,肉沒咬著,把東羅奮鬥百年的基業給賠進去了。
東羅王又氣又恨,想著打不贏也要惡心惡心大寧,於是,便把充當奴隸的原住民全部拋棄在鬆克察荒原。
這時己經十月末了,東北的天氣進入了冬季,一天比一天冷,那些缺衣少食的奴隸少說有十來萬,嘿嘿……
一旦夏明昭留著養活他們,大寧要花一大筆錢糧,否則,沒有私人財物的奴隸極可能熬不過這個冬天。
如果夏明昭不想養活他們,任由他們自生自滅,死再多對東羅王也沒有損失,畢竟這些奴隸不是東羅的子民。
然東羅王心狠不把奴隸當人,但大寧朝卻不可能眼睜睜看著他們餓死。
齊濟當即下令分出一半軍糧救濟原住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