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案:七巧神槍(1 / 3)

鐵錘,鐵砧,風箱。

叮當叮當,叮叮當……

火花四濺,鐵屑紛飛。

不大一會,瘸三就把一塊熟鐵打成了薄條。用鐵鉗夾起看看,卻不甚滿意,複又將鐵條投入爐中。拉動風箱,風助火勢,呼呼作響,刹間又將鐵條燒得通紅。再把鐵條取出,放到鐵砧上,抄起小錘,翻來覆去精敲細打。再燒紅,再錘煉,如此數次,鐵條已被煆打得厚薄一致,極是平整。退火後拿在手中,用力一抖,鐵條顫動不已,彎而不折,已是十分堅韌。

他這才微微點頭,將鐵條卡在一處鐵槽中,拿出一柄銼刀,在鐵條帶刃的一邊銼出一排齒來,極是整齊鋒利。一番磨礪,一條鋸片便已做好。兩端嵌以短木以為鋸把,中間連接一條橫梁,用竹篾糾扭使鋸片張開繃直,一把長鋸便告完工。最後用砂布將鋸片打磨光亮,翻來覆去地看了,竟無一鈍齒,這才滿意。把鋸子掛在牆壁上的一個鐵鉤上。

剛喝口水,張木匠就來了,朝瘸五作揖行禮,問瘸三叔,我的鋸子可曾打好?

瘸三嗬嗬一笑,說剛好剛好,你看看。取下鋸子,遞給張木匠。

張木匠今年三十出頭,家傳木匠手藝,已當了十幾年大師傅,什麼木工匠具沒見過,把長鋸拿在手中試一試,連聲道鋸齒整齊鋒利,輕重適中,好鋸。我要了。掏出一把銅錢,塞給瘸三,拿了鋸子就走。

瘸三哎哎地叫著,一瘸一拐追出門來,說張師傅,講好打一把鋸子是一百文銅錢,你多給了二十文。

張木匠笑盈盈地道我是內行,知道您這鋸條別處打不出來,多給二十文也值。

瘸三拒絕不了,隻得道那我送你一把好銼刀吧,要是鋸子用鈍了,逐齒銼利,也好再用。回頭拿了一把銼刀交到張木匠手中。張木匠也拒絕不了,隻好一笑置之,拱手而去。

已是傍晚時分,夕陽穿過窄窄的街巷,照著瘸三身後那塊“瘸三鐵匠鋪”的招牌。招牌不大,字跡已被煤煙熏得有些發暗。

瘸三是三年前拖著一條跛腿流落到這湘鄂之邊的繡林小城來的。見這裏地處偏僻,民風淳樸,便典賣了身上幾件值錢的物什,憑著祖傳鐵匠手藝,在這衣鋪街開了一爿鐵匠鋪,打製鐵器,修理農具,釘換馬掌等。開張時,人們都不大相信這個外鄉人,生意自然慘淡。後來街坊們發現他雖然身患殘疾,走路行動不太敏捷,但手藝卻確實不錯。比方說有從鄉下進城修理農具的,到別的地方,一般用白銅粉將斷口焊接起來,或將農具燒紅盡力錘打強行接合,過些年月,接口就脫焊斷開,不能再用。但瘸三卻在接口處塗上一些黃泥,燒紅後立即錘合,泥滓成枵而去。如此利用黃泥作為媒介修補鐵器,膠合之後若非灼紅斧斬,永不可斷。鐵匠鋪開了一年多時間,生意漸好。瘸三一個人吃飽全家不餓,有了盈餘,全都拿來接濟街坊鄰居。如此一來,城中鄉親愈發敬重起這個外鄉人來,見了麵,都恭恭敬敬拱起手,叫一聲瘸三叔。

瘸三的鐵鋪共有二進,前麵是鋪子,後麵一間是住所。送走張木匠,瘸三見天色漸晚,估計不會再有顧客,便熄了爐火,準備進屋做飯。誰知剛把最後一塊門板嵌進門框裏,外麵卻忽然響起了敲門聲。

瘸三一愣,隻得卸下兩塊門板,探頭一看,外麵站著一高一矮兩名漢子,高的二十來歲,身材魁偉,極是精神,矮的四十來歲,滿臉絡腮胡子,目似鷹隼,射出灼灼精光。

二人不請自入,一側身便從門縫中擠了進來,正好擋住門口的光線,屋子裏顯得更黑了。

瘸三看出二人並非本地人氏,不由顯得有些局促,囁嚅著問,二位是……?

中年漢子目光銳利如錐,上下打量他一眼,拱一拱手,說敢問先生可否就是繡林城裏最好的鐵匠大師傅瘸三叔?一口京腔,話說得極是恭敬,但神色間卻頗為倨傲。

瘸三聽出二人來自京城天子腳下,心中微微一驚,臉上卻不動神色,拱手回禮道“最好”二字實不敢當,在下就是瘸三。不知二位有何見教?

中年漢子使個眼色,年輕漢子立即轉身把門板嵌上。最後一絲光線被擋在門外,屋裏頓時黑乎乎一團。瘸三猶豫一下,還是點了一盞油燈。

中年漢子看看瘸三,沒有說話,從懷中掏出一錠銀子,放在油燈下。瘸三一看,隻怕足有十來兩重,不由倒抽一口涼氣,問二位到底有何貴幹?

中年漢子走近兩步,放低聲音道,瘸三叔,實不相瞞,我們想請你打一把火銃。這十兩銀子是定金,事成之日,再付您白銀十兩,以充酬資。

瘸三臉色一變,左腿一踮,退了一步道先生說笑了,我大清律明文規定嚴禁偷買、私造火器,違者當斬。再說瘸三隻是一個普通鐵匠,平日裏修理農具釘換馬掌還行,要說打造火銃,那可不會。

中年漢子心有不甘,斜著眼睛瞧著他說您要是覺得價錢不合適,咱們還可以再商量。在下叔侄二人乃獵戶出身,吃飯的家夥前些日子在大山裏遺失了,聞說繡林城裏有位大師傅可以造銃,所以冒昧前來相求。請您放心,這事隻有天知地知你知我知,在下絕不會向外泄漏半句。

瘸三搖頭道在下真的不會造槍,而且據在下所知,繡林城裏也沒有會製造火器的同行,先生可能聽錯了吧。

那年輕人從後麵衝上來,把臉一沉,道你可別敬酒不吃吃……

中年漢子咳嗽一聲,年輕人似有所悟,硬生生把後麵半句話咽了回去。中年漢子極是失望,朝瘸三抱抱拳道既然如此,看來是在下道聽途說,消息有誤,還請見諒。朝年輕人使個眼色,兩人揭開門板,出門而去。

瘸三一抬頭,看見那錠銀子還放在小桌上,急忙拿了,追出門喊道二位先生慢走,你們的銀子忘了拿走。

中年漢子哈哈一笑道區區銀兩,就請瘸三叔收下,算是作個見麵禮吧。待在下叔侄二人打聽確實了,改日再來拜訪。大笑聲中,揚長而去。

瘸三手裏捏著銀錠,看著二人身影在蒼茫暮色中漸漸遠去,心裏忽然升起一種不祥之兆。

在隱隱不安中過了一月有餘,不見那叔侄二人再度回來,瘸三這才略略鬆口氣。

這一日,是個雨天,瓢潑大雨鋪天蓋地,從早間一直下到中午,仍沒有要停歇的跡象。瘸三吃罷午飯,鋪子裏沒什麼生意,便坐在門口,用廢紙卷了煙葉,一邊抽著,一邊望著外麵的雨景,目光有些呆滯,思緒卻不知飄飛到了何處。

一卷葉子煙還沒抽完,就聽門外大雨中一陣腳步聲響,一名衣衫襤褸滿身泥水的乞丐跌跌撞撞奔了進來。瘸三不知發生何事,急忙站起身。那乞丐卻撲通一聲跪在他麵前,抱住他雙腿,虛弱而哽咽地喊了一聲瘸三叔,人就往側邊一倒,暈了過去。

瘸三吃了一驚,抱起乞丐,隻覺他渾身冰涼,也不知在冷雨中淋了多久。用手抹幹他臉上的泥水,一看之下不由驚呼道,這、這不是小栓嗎?

小栓是何許人也,與瘸三有何牽連?這事說來話長。

瘸三原名曾三錘,本是廣西桂平人,家中世代打鐵為生,當年曾追隨天王洪秀全一起在金田起事。天國建都南京後,他因祖傳鐵匠技藝出色,深受天王賞識,被擢升為典炮衙典衙,主管督造槍炮火器等。凡經他督造的炮銃火器,質量好,性能優良,用於實戰,不但打得準,射程遠,殺傷力大,威力驚人,而且少有故障,更無炸膛啞火。故在太平軍中有槍王炮祖之稱。

太平天國十四年,南京失守,天王因吃百草充饑發病逝世,瘸三與忠王李秀成一起被俘。清廷工部鐵器營中有一個槍炮廠,久聞瘸三威名,便讓湘軍將其單獨押送到京師刑部大牢,許以高官厚祿,千般誘降,萬般威逼,欲使其為己所用。瘸三不為所動,幾被折磨至死。

有一位藥材商人姓齊名勝天,本是湖北武昌人氏,當時正在京中洽購藥才,聽罷瘸三事跡,感其忠烈,花了些銀兩買通獄卒,打通關節,將其救出,秘密帶出京城,安置在武昌家中養傷。

半年之後,瘸三傷愈,卻因久戴腳鐐,傷及筋骨,左腳落下終身殘疾。為追尋太平天國幼天王洪天貴福,也為了不致連累恩公一家,他更名瘸三,毅然拜別齊勝天,獨自一人離開武昌城,四處奔走,一麵躲避清廷追捕一麵打聽幼天王下落。當走到湘鄂邊界時,得到消息說幼主已在江西被俘身亡,太平軍餘部侍王李世賢、康王汪海洋等也先後敗亡。太平天國連最後一絲星星之火也被清廷劊子手曾國藩殘酷撲滅。瘸三心灰意冷之下,便在這偏僻的繡林小城隱姓埋名隱居下來,重操祖業,做起了鐵匠。

風聲過後,他也曾托人捎信給省城恩人齊勝天,告知近況,並再三表示謝意。而這小栓,則是齊勝天的獨子。瘸三在齊家養傷時,他還不過是個十四五歲的頑皮少年,整天偷了家中護院武師的刀劍出去嚇唬別的小孩。而今三年時間過去,他雖長成了個大小夥,但相貌卻無甚變化,瘸三還是一眼將他認出。小栓正是血氣方剛的年齡,卻不知怎麼會淪落至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