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章 即來則安獲新生(1 / 2)

吳鷹刻意不著痕跡的打探,而珠兒又胸無城府,一顆心完全拴在吳鷹身上,自然是有問必答,以期世子能夠完全的記起以往的事情,就這樣,在和珠兒的談話中,吳鷹終於知道了自己現在所處的現狀。

從珠兒的話中吳鷹得知,現在是康熙六年七月,康熙小皇帝已經14歲了,剛剛親政半個多月,而吳鷹的便宜老爹和曆史上倒沒有多大的出入,還在雲南昆明當他的平西王呢,至於他老人家是在那旮旯地方養精蓄銳,蓄謀造反還是安於享樂,樂不思蜀就不得而知了。

不過,吳鷹卻認為前者的可能性更大一些,畢竟,曆史上的吳三桂最終確實是在晚年起兵造反了,甚至奪下了長江以南半壁江山,並且在臨死前一個月稱帝了,雖說是過把癮就死,可也的確過了把皇帝癮,嚐了嚐那所謂的九五之尊是什麼味道了。

還從珠兒小丫頭那裏知道了自己的前身吳應熊也就是自己這副身體的原主人被清廷招為駙馬,留駐北京,大家心知肚明,也就是扣下來作人質了,防止擁兵在外的吳三桂造反。清廷的意思很明了:吳三桂你小子要是敢造反,我們就砍了你兒子。

不過,清廷也為了籠絡吳氏父子,將皇太極的最小的女兒下嫁給了吳應熊,不過似乎吳應熊和他的妻子和碩建寧長公主似乎夫妻之間似乎並不和睦,即沒什麼共效於飛也沒什麼舉案齊眉。

吳鷹對此也很理解,畢竟這樣的完全意義上的政治婚姻根本不是那種郎有情妾有意的自由戀愛,兩口子不能伉儷情深也十分的正常。

可侍女珠兒話裏行間隱約透露出那個建寧公主似乎囂張跋扈的可以,大婚數年,不但沒有和吳應熊這個所謂的額駙圓過房,而且還和某些個滿洲貴戚子弟有些說不清的曖mei關係,因為珠兒總是見幾個八旗權貴子弟出入額附府,建寧公主也總和他們出去,通常一出去就是一天,也不知道是幹什麼勾當。

吳鷹估計而那個已經掛掉的吳應熊原身卻好像是個性格懦弱的熊包一類的家夥,在建寧公主的雌威下忍辱偷生,也不敢將自己貌似戴著綠帽子過活的日子告訴他那王爺老爹吳三桂。

吳鷹暗中揣測,是不是吳應熊知道他老爹是個最不能容忍這類事情發生的主兒,一旦聽說自己的兒子像自己當年一樣被人戴上了綠帽子,沒準一怒之下再度反了清了,那麼身為人質的吳應熊就慘了,保不準被清廷一怒之下推出午門給哢嚓了。這才打碎牙齒往肚子下咽,將此世間難容之事容了下來。

小丫頭珠兒作為曾經照顧吳應熊先生生活起居的貼身婢女,大門不出,二門不邁,知道了解的事情也就這麼多了,至於吳鷹問她的什麼是否鼇拜專權啊,天地會有沒有反清複明啊?珠兒一律搖頭不知。想來即使曾經的吳應熊也不曾關心這些事情,更不會對她提起了。

對此吳鷹還試探了的一幅對聯:地震高崗,一派青山千古秀,門朝大海,三河合水萬年流?聽到這些鹿鼎記裏麵天地會青木堂的緞子,珠兒秀氣閃亮的眸子裏流露著茫然和迷惑,顯然,她對於這套古代地下黨的切口暗語並不明白,使吳鷹不用擔心自己的身邊潛伏著某些不安定因素了。

畢竟他現在的身份是公認的大漢奸的兒子,若是某些義憤填膺的‘忠義之士’派人潛伏在他的身邊,有所圖謀的話,吳鷹還真防不勝防,隻有千日做賊,沒有千日防賊嘛。

另外,從珠兒說的隻言片語中吳鷹了解到自己的前身吳應熊之所以會昏迷的原因說來也和這個名義上的老婆建寧公主有關,原來這個建寧公主的母親和當今太皇太後年輕的時候一起侍奉皇太極,二人情同姐妹,後來她母親生下建寧公主不久就死了,臨死之前把建寧公主托付給了當時還是莊妃的太皇太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