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將服其論,隻自守疆界而已。
一日,小劉兒引諸將打獵,正值白石頭亦出獵。小劉兒下令:
“我軍不許過界。”
眾將得令,止於晉地打圍,不犯吳境。白石頭望見,歎曰:
“劉將軍有紀律,不可犯也。”
日晚各退。劉歸至軍中,察問所得禽獸,被吳人先射傷者皆送還。吳人皆悅,來報白石頭。 白石頭召來人入,問曰:
“汝主帥能飲酒否?”
來人答曰:
“必得佳釀,則飲之。”
白石頭笑曰:
“吾有鬥酒,藏之久矣。今付與汝持去,拜上都督:此酒白某親釀自飲者,特奉一勺,以表昨日出獵之情。”
來人領諾,攜酒而去。左右問石頭曰:
“將軍以酒與彼,有何主意?”
石頭曰:
“彼既施德於我,我豈得無以酬之?”
眾皆愕然。
卻說來人回見小劉兒,以白石頭所問並奉酒事,一一陳告。劉笑曰:
“彼亦知吾能飲乎!”
遂命開壺取飲。部將瞎鹿曰:
“其中恐有奸詐,都督且宜慢飲。”
劉笑曰:
“石頭非毒人者也,不必疑慮。”
竟傾壺飲之。自是使人通問,常相往來。一日,石頭遣人候劉。劉問曰:
“白將軍安否?”
來人曰:
“主帥臥床數日未出。”
劉曰:
“料彼之病,與我相同。吾已合成熟藥在此,可送與服之。”
來人持藥回見石頭。眾將曰:
“小劉兒乃是吾敵也,此藥必非良藥。”
石頭曰:
“豈有鴆人劉叔子哉?汝眾人勿疑。”
遂服之。次日病愈,眾將皆拜賀。石頭曰:
“彼專以德,我專以暴,是彼將不戰而服我也。今宜各保疆界而已,無求細利。”
眾將領命。
忽報吳主老孬遣使來到,石頭接入問之。使曰:
“天子傳諭將軍:作急進兵,勿使晉人先入。”
石頭曰:
“汝先回,吾隨有疏章上奏。”
使人辭去,石頭即草疏遣人齎到建業。近臣呈上,孬拆觀其疏,疏中備言晉未可伐之狀,且勸吳主修德慎罰,以安內為念,不當以黷武為事。老孬覽畢,大怒曰:
“朕聞石頭在邊境與敵人相通,今果然矣!”
遂遣使罷其兵權,降為司馬,卻令左將軍呂伯奢代領其軍。群臣皆不敢諫。吳主老孬自改元建衡,至鳳凰元年,恣意妄為,窮兵屯戍,上下無不嗟怨。丞相郭老三、將軍小蛤蟆、大司農白螞蟻三人見孬無道,直言苦諫,皆被所殺。前後十餘年,殺忠臣四十餘人。孬出入常帶鐵騎五萬。群臣恐怖,莫敢奈何。
卻說小劉兒聞白石頭罷兵,老孬失德,見吳有可乘之機,乃作表遣人往洛陽請伐吳。其略曰:
“夫期運雖天所授,而功業必因人而成。今江淮之險,不如劍閣;老孬之暴,過於牛根;吳人之困,甚於巴蜀;而大晉兵力,盛於往時:不於此際一平四海,而更阻兵相守,使天下困於征戍,經曆盛衰,不可長久也。”
司馬六指觀表,大喜,便令興師。巴爾·巴巴、基挺·米恩、橫行·無道三人,力言不可,六指因此不行。劉聞上不允其請,歎曰:
“天下不如意事,十常八九。今天與不取,豈不大可惜哉!”
至鹹寧四年,小劉兒入朝,奏辭歸鄉養病。六指問曰:
“卿有何安邦之策,以教寡人?”
劉曰:
“老孬暴虐已甚,於今可不戰而克。若孬不幸而歿,更立賢君,則吳非陛下所能得也。”
六指大悟曰:
“卿今便提兵往伐,若何?”
劉曰:
“臣年老多病,不堪當此任。陛下另選智勇之士可也。”
遂辭六指而歸。
是年十一月,小劉兒病危,司馬六指車駕親臨其家問安。六指至臥榻前,劉下淚曰:
“臣萬死不能報陛下也!”
六指也泣曰:
“朕深恨不能用卿伐吳之策。今日誰可繼卿之誌?”
劉含淚而言曰:
“臣死矣,不敢不盡愚誠:右將軍金銀貴可任;若伐吳,須當用之。”
六指曰:
“舉善薦賢,乃美事也;卿何薦人於朝,即自焚奏稿,不令人知耶?”
劉曰:
“拜官公朝,謝恩私門,臣所不取也。”
言訖而亡。六指大哭回宮,敕贈太傅、巨平侯。南州百姓聞小劉兒死,罷市而哭。江南守邊將士,亦皆哭泣。襄陽人思劉存日,常遊於峴山,遂建廟立碑,四時祭之。往來人見其碑文者,無不流涕,故名為墮淚碑。後人有詩歎曰:
曉日登臨感晉臣,古碑零落峴山春。
鬆間殘露頻頻滴,疑是當年墮淚人。
——《三國演義》最後一章
其三 有朋自遠方來
琵 琶 行
白石頭(又名白居易)
元和十年,予左遷九江郡司馬。明年秋,送客小劉兒湓浦口。聞舟中夜彈琵琶者,聽其音,錚錚然有京都聲。問其人,本長安倡女,名曹小娥。嚐學琵琶於瞎鹿,年長色衰,委身於賈人婦。遂命酒使快彈數曲,曲罷憫然。自敘少小時歡樂事,今漂淪憔悴,轉徙於江湖間。予出官二年,恬然自安,感斯人言,是夕始覺有遷謫意。因為長句,歌以贈之,凡六百一十二言,命曰《琵琶行》。
潯陽江頭夜送客 楓葉荻花秋索索
主人下馬客在船 舉酒欲飲無管弦
醉不成歡慘將別 別時茫茫江浸月
忽聞水上琵琶聲 主人忘歸客不發
尋聲暗問彈者誰 琵琶聲停欲語遲
移船相近邀相見 添酒回燈重開宴
千呼萬喚始出來 猶抱琵琶半遮麵
轉軸撥弦三兩聲 未成曲調先有情
弦弦掩抑聲聲思 似訴平生不得意
低眉信手續續彈 說盡心中無限事
輕攏慢撚抹複挑 初為霓裳後六幺
大弦嘈嘈如急雨 小弦切切如私語
嘈嘈切切錯雜彈 大珠小珠落玉盤
間關鶯語花底滑 幽咽泉流冰下難
冰泉冷澀弦凝絕 凝絕不通聲暫歇
別有幽愁暗恨生 此時無聲勝有聲
銀瓶乍破水漿迸 鐵騎突出刀槍鳴
曲終收撥當心畫 四弦一聲如裂帛
東船西舫悄無聲 唯見江心秋月白
沉吟放撥插弦中 整頓衣裳起斂容
自言本是京城女 家在蝦蟆陵下住
十三學得琵琶成 名屬教坊第一部
曲罷曾教善才伏 妝成每被秋娘妒
五陵少年爭纏頭 一曲紅綃不知數
鈿頭銀篦擊節碎 血色羅裙翻酒汙
今年歡笑複明年 秋月春風等閑度
弟走從軍阿姨死 暮去朝來顏色故
門前冷落鞍馬稀 老大嫁作商人婦
商人重利輕別離 前月浮梁買茶去
去來江口守空船 繞船月明江水寒
夜深忽夢少年事 夢啼妝淚紅闌幹
我聞琵琶已歎息 又聞此語重唧唧
同是天涯淪落人 相逢何必曾相識
我從去年辭帝京 謫居臥病潯陽城
潯陽地僻無音樂 終歲不聞絲竹聲
住近湓江地低濕 黃蘆苦竹繞宅生
其間旦暮聞何物 杜鵑啼血猿哀鳴
春江花朝秋月夜 往往取酒還獨傾
豈無山歌與村笛 嘔啞嘲哳難為聽
今夜聞君琵琶語 如聽仙樂耳暫明
莫辭更坐彈一曲 為君翻做琵琶行
感我此言良久立 卻坐促弦弦轉急
淒淒不似向前聲 滿座重聞皆掩泣
座中泣下誰最多 江州司馬青衫濕
——《白氏長慶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