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小健是在秋天的第一個霜日回到百花井的。他剛下飛機,打開手機,便接到丁昌吉的短信:我在出口處等你。
他的心頭一熱。
十四歲時,陳小健在百花井的巷口第一次看見丁昌吉。那次,丁昌吉剛剛隨母親胡滿香回到廬州。丁昌吉穿一身鵝黃色的套裙,這在當時的廬州還是極少見的。大街上,還都是藍色、灰色,偶爾有一些紅色和黃色,都十分顯眼。丁昌吉因為一直在新疆長大,新疆是個少數民族地區,服裝比內地本身就多彩、鮮豔。陳小健看著這個有一張洋娃娃臉的小女孩跟在母親身後,大眼睛,長睫毛,四處瞅著,嘴裏還在唱著歌曲。他當時正拿著一隻風箏,他剛剛從淝河邊上與幾個小夥伴一起放風箏回來。他看著丁昌吉,不知怎麼地就:“嘿”了一聲。
丁昌吉回了頭。
丁昌吉問:“你認識我嗎?”
一口普通話。好聽。這是陳小健的第一感覺。接著,他十四歲的心裏湧出第二種感覺:好看。
“現在不是認識了嗎?我叫陳小健,就住在這裏。”陳小健指著井台那邊的房子,說:“喏,就在那!”
“那是你家?那以後我們成鄰居了。”胡滿香停了腳步問:“你是哪家的?”
“我爸爸姓陳。”陳小健對著丁昌吉說:“我叫陳小健。你呢?”
“丁昌吉!”
半年後,陳小健在井台上問丁昌吉怎麼長得像個維族人,那時候,丁昌吉卷曲的頭發,顯出微微的金黃。她的睫毛更長了,眼睛比一般人要藍、要深。丁昌吉雖然才插班入學半年,但已成為學校裏最有影響每日的關注和牽掛。當他在井台上問出那句話時,他心裏隱約就覺得:也許這一生,他就注定與這個女孩子離不開了。人就是這麼個怪物,命定之中,總有一些事物會讓你一生都想融入、親近和無私地奉獻。而且,心甘情願,無怨無悔。
機場的嘈雜聲中,陳小健到了出口。他一眼就看見丁昌吉站在出口處,她手裏居然還舉著張牌子,上麵寫著:小健!
陳小健眼睛立即濕了。
陳小健假裝檢查旅行包的拉鏈,停下來,蹲下身子,通過人群雜亂的腳步,看著不遠處丁昌吉。丁昌吉眼神幽深,湖水一般在人群中掃過。他站起來,朝丁昌吉揮手。丁昌吉眼睛停止了掃視,嘴張了張。他快步走上前,隔著出口的黃色的拉線,他伸出手摸了下丁昌吉的臉。
丁昌吉笑著,身子往前靠了靠。雖然隔著黃線,她的身子還是靠進了陳小健的懷裏。陳小健說:“昌吉!”
丁昌吉抬起頭,藍眼睛裏有淚花。她點著頭,說:“小健,咱們回家!”
路上,丁昌吉將百花井拆遷的事,簡單地說了一遍。陳小健說:“大方向是對的。必須把握住文旅地產這個關鍵。這是我們的殺手鐧。”
丁昌吉說:“集團已同意了我的想法。下麵的事,就靠你了。你回來了,我就……”她側著頭看著陳小健。這個男人,現在輪廓分明,堅毅而沉著。她的腦子裏迅速地滑過這些年來這個男人的影像。她突然問:“還記得當年我第一次到百花井時的模樣麼?”
“記得。你穿著鵝黃色的套裙。”陳小健說。
丁昌吉沒說話,隻望著他。然後,將手緩慢而自然地放在他的掌心裏。這動作,就像一對幾十年的夫妻,一點也沒有做作。
兵團實業廬州辦事處的牌子就掛在城隍廟前的府前街上。陳小健與丁昌吉商量:文通公司既然前期做了大量的工作,而且這家公司還是家專業的房地產開發公司,那麼,兵團實業要想橫穿插一杠子,成功率不會太大。據丁昌吉的了解:文通公司早在三年前就進入了廬州房地產市場,興建了一大批中高檔商品住宅。特別是從今年開始的廬州大拆違,文通公司積極參與。有內部人士透露:一些難啃的骨頭,最後就交給了文通公司。企業有企業的做法,隻要政府暗底裏許可了,企業不僅僅能按市場的規矩,更能按流氓的規矩來操辦。因此,文通也同時得到了大量的政府地塊。諸多政府官員,與文通之間關係密切。就連丁昌吉的哥哥現在的副區長丁為民,也經常與文通的女老總關文一道出入廬州著名的慢莊。可以說文通已經深入到廬州政界的核心,要想在百花井拆遷再建項目上,兵團實業能有所斬獲,可謂是難上加難。
陳小健對此卻表示樂觀。他分析道:文通正因為與政府的關係太過密切,這是優勢,也是競爭的劣勢,這不符合現代企業競爭法則。第二,文通的房地產開發案,他已做了些研究,大多是單純的房地產開發。複合式開發與多功能開發,尚未出現。這正是兵團實業的長處。所以,在這一場戰役中,必須出奇製勝,力求一擊必成。
丁昌吉問:如何個出奇製勝?
陳小健說:文旅地產。以曆史文化街區功能作為定位。
丁昌吉又問:如何一擊必成?
陳小健說:不到決勝時刻,不透出底盤。一旦透出,則必成功。
丁昌吉讓陳小健將這些想法好好地作了總結,報給兵團實業總部。在此之前,實業的副總已經過來進行了考察。陳小健建議盡快邀請兵團領導來廬州訪問,在廬州高層加深對兵團實業特別是丁昌吉丁總的印象。
晚上,丁昌吉和陳小健一道,將丁成龍、孟浩長、陳健康夫婦和陳蘭都請到了廬州食府。一輪酒罷,丁昌吉正式宣布:“從今天起,我和小健在一塊了。”
丁成龍鼓掌,說:“你這丫頭,要好好珍惜,好好珍惜!”
陳健康鼓掌。耿麗萍哭了。
孟浩長說:“我得送你們一幅大畫!”
陳蘭道:“其實早就應該在一塊了。是圓月,終究是圓月。祝福你們!”
丁為民車子剛到區政府門口,就接到電話。是秘書小劉。
小劉說:“丁區長,最好別過來。又有一大幫上訪的人過來了。正堵在院子裏呢!”
丁為民問:“沒人處理?”
小劉說:“書記出差。區長開會去了。其它人都在等著您過來。”
丁為民是常務副區長。他捏著手機,想了想,讓司機在路邊稍微停一會。然後對小劉說:“這樣,我先到市政府去一趟。你讓信訪局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