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盤魚女神之墓(3 / 3)

沒一會兒,地上就落了一大堆殘肢斷骸。

他望著那台階,每碰一次就有幹屍活過來,這樣下去也不是辦法。除非把所有幹屍的心髒都掏出來,否則他沒有辦法走上去。

想了一會兒,他用木鋤挑起幾具幹屍,丟在台階上,這回沒有幹屍“活”過來了。

機關可能就在那台階上,台階有九層,仔細一看,每一層的高度都不相等,三六九這三層似乎要高一些。

他微微笑了一下,又用木鋤挑起幾具幹屍,丟在那三層台階上,身體隨之縱起,腳踩著幹屍飛快上了石台。

站在石台上,他不敢鬆懈,眼睛觀察著四方,腳下不停,向“人臉”的嘴巴走去。

這裏並沒有石門,隻有一排台階向上。他捏著一把汗,用木鋤朝台階上敲了敲,一步步走了上去。

台階有些長,通道內的光線有點暗,但還可以看得清。他的神經崩得很緊,隻要聽到一點異常的響動,他立馬翻身退下台階。

終於走完的台階,他長長地籲了一口氣,在他的身後,一塊石板悄無聲息的滑過來,將那個通道口蓋得嚴嚴實實。

迎麵看到墓室的正中有一尊巨大的人首蛇身石像。是遠古傳說中的伏羲,石像中的伏羲散發披肩,身披獸皮,一派遠古風範,那凸出來的眼珠閃動著異樣的光芒,目光顯得深沉、睿智,無愧於古代智者的形象。

第二層應該是“地”,即各種飛禽走獸,可是空蕩蕩的墓室內,隻有這麼一尊伏羲的石像。

是不是搞錯了?

他的眼睛望著伏羲的雙手,隻見伏羲的左手拿著一塊泛著藍色光澤的石頭,右手指著地麵。

他走近了些,看清伏羲左手的那塊石頭上有一個平麵,平麵上光芒閃爍,耀人眼睛,隱約可見是一副八卦圖。伏羲仰觀象於天,俯察法於地,依《河圖洛書》的含義,研究出了幹、兌、離、震、巽、坎、艮、坤為內容的卦圖,用陰陽八卦來解釋天地萬物的演化規律和人倫秩序。

莫非那八卦圖有什麼奧秘不成?

他的目光轉向了地麵,隻見地麵的石板上,雕刻著許許多多千奇百怪的遠古動物,有的很模糊,有的卻很清晰。

伏羲手上的那塊藍色的石頭幻化出一陣絢麗的藍色光芒,光芒漸漸籠罩住了整間墓室。突然,苗君儒聽到一聲低沉的巨吼,眼前藍光一閃,一隻遠古的巨獸朝他撲了過來。

是幻覺,苗君儒想到,但是他的手還是下意識地揮起木鋤,向那隻巨獸打去。

他以為會打一個空,哪知木鋤打在那巨獸的額頭上,他的手也為之一震。

怎麼回事?難道這不是幻覺嗎?

他大驚,忙退後了兩步。扭頭朝身後看了一眼,隻見他上來的那條通道已經消失不見了,蹲在那裏的,是一隻露出獠牙的老虎。

他沒有退路了!

在他的麵前,出現的不止一隻怪獸,而是一大群,豺狼虎豹什麼都有,樣子與現代的有很大的區別,體格巨大而且很凶猛。那些怪獸低吼著,蜂擁著向他撲來。

若以一人之力抵禦那麼多怪獸,除非是神仙。

苗君儒有些絕望了,不是說隻有他才可以來拿定海神針的嗎?用不了幾秒鍾,也許他就會這些怪獸撕成碎塊。

“用心……用心……”

電光火花之間,苗君儒再一次憶起了《洛書神篇》副卷中的文字,不錯,要用心才行。伏羲手裏拿著的是八卦圖,後人依據這八卦圖形演變成了八卦陣法,其中八個卦象分含八種卦意:“乾為馬,坤為牛,震為龍,巽為雞,坎為豕,離為雉,艮為狗,兌為羊”,分別是八個圖騰的意思。

八卦陣按休,生,傷,杜,景,死,驚,開八門。從正東“生門”打入,往西南“休門”殺出,複從正北“開門”殺入,此陣可破。

伏羲所創的先天八卦中,早已經含了這種陣法。

他從通道中出來的時候,無意間已經踏進了伏羲布下的八卦陣,所以陣勢啟動,那些怪獸向他發起攻擊。

若照陣圖所示,他現在所踏的位置,正好是“生門”,他看了一眼那些撲向他的怪獸,衝在前麵的,正好是七隻。

位於西南方向的,是一條獨角牛。管不了那麼多了,他將木鋤擊向那條牛的牛角,身體縱起,淩空飛上牛背,單腿獨立,站在牛背上。那牛受驚,調轉牛頭往回衝。

這一衝正好把其他的怪獸給衝散,他見那牛正好朝西南方向的“休門”衝去,心中大喜。在經過伏羲身邊的時候,見伏羲手中的八卦圖換了一個位置,陣內的情勢一變,腳下的牛扭過頭,朝“驚門”衝去。一龍一狗從左右兩邊向他飛撲了上來。

原來著八卦陣可以隨著伏羲手裏的八卦圖千變萬化,一旦進入其中,無論從哪邊衝,都是死路一條。

情急之下,他跳離牛背,避開一左一右撲向他的龍和狗,腳剛落地,眼前一花,一隻高冠雄雞劈麵啄來。

手起棍落,將麵前的雞打飛,在其它怪獸的圍攻下,他左突右擋,數次險象環生,連連後退,幾乎貼上了伏羲的石像。石像要比他高得多,他仰起頭,剛好看到伏羲的胸膛。

就一霎那,腦海中靈光一閃,在一頭野豬張著獠牙向他撲來的時候,他迎了上去,右腳飛起踢向野豬的豬嘴,借用反衝力令身體騰空,手中的木鋤高高揚起,筆直捅向了伏羲的心窩。

一聲脆響,木鋤捅入了伏羲的心窩,登時斷為兩截。

他的身體落在地上,眼看著那些怪獸一擁而上,幾乎聞到了怪獸口中的腥臭氣味。他已經做好了最壞的打算,閉上眼睛,準備忍受身體被撕裂的痛苦。

時間仿佛過了很久,他聽到一陣“吱吱嘎嘎”的聲音,睜眼一看,那些怪獸早已經不見了蹤影,墓室內空空如也。不同的是,在對麵的牆壁上,開啟了一扇門。

門開啟後,從門內射出一道刺目的白光,看得眼睛都花了。

過了一會兒,他的眼睛慢慢適應了那光線,朝那門走過去。在他的身後,那尊伏羲的石像轟然倒地,伏羲手裏那塊刻著八卦圖的藍色石頭,落在地上後變成了藍色的水珠,滲入了石板縫隙中,登時不見了。

他已經走進了那門內,奇怪的是,當他進入門內的時候,那白光就消失了。門內還是一條通道,不過沒有台階,而是一道筆直往上的斜坡。

斜坡兩邊的洞壁上,雕刻著很多雲層狀的花紋,手法粗獷古樸,線條簡明清晰,雲層中還有一些人,那些人姿態各異,頭大身細,層次感分明,約莫這就是遠古人類心中的神仙了。

洞壁的石塊並不是普通的石塊,象半透明的水晶,從內部透出一絲朦朧的光來。兩邊的光線流光溢彩,使得刻在石塊上的人,看上去就像在雲層中不停地變化著各種身姿的仙子。

如此唯美的畫麵,令他幾乎看呆了。

走在通道內,仿佛置身其中,不由自主地產生了飄飄然之感,他張開雙手,以為自己就是雲層中的某一個人,身穿輕若無物的雲裳,飄逸灑脫,拋卻一切世俗煩惱,處身於空靈世界裏,無憂無慮地翩翩起舞。

如果聽不到那一聲龍吟,也許他會一直這麼沉迷地舞下去,不知道舞到什麼時候為止。

是那隻小應龍,從頭頂的圓孔中飛下來,站在通道口上,對著他又叫了一聲,仿佛是在催促他。

他醒了過來,驚愕地看著自己張開的雙手,他剛才的舉動,完全是受了牆壁上圖案的誘惑。

他看了一眼小應龍,見那小東西一步步地走進來,不時扭頭朝兩邊看著,走不了多遠,它的身體也起了變化,尾巴左右晃來晃去,也開始跳舞了。

他哈哈大笑起來,想不到這小家夥也被誘惑了。

小應龍瞬間清醒過來,尖叫一聲,逃出了通道。

他沿著通道向上走去,眼睛不去看兩邊的牆壁,否則又會被誘惑。這條通道長約300多米,他走了二十來分鍾。

走完通道,看到了第三扇門,門半開著,門邊有兩個高大的應龍石像。古書上說,幫助大禹開鑿山道,疏通河流的,就是應龍。

第三層是“天”。前兩層中,並沒有看到與盤魚女有關的雕像或其他的東西,莫非在第三層中?

他剛走到門前,腳下的一塊石板向下陷去,那石門就悄然向內開啟了。他以為踩中了什麼機關,嚇得跳到一邊。

門內並沒有暗器射出來,也沒有什麼怪物。

他慢慢地走了進去,見到一幕奇怪的景象。第三層墓室比前兩層要大得多,除了正中間一口巨大的石棺外,與第二層一樣空空蕩蕩的。墓室的四周各有一根石柱,每根石柱上都有一顆特大的夜明珠,由珠子放射出來的光芒照亮了整間墓室,光線柔和無比。

石棺的棺蓋並沒有合上,而是淩空懸浮在那裏,棺蓋的上方同樣懸浮著一根通體黝黑的棍子,那棍子長約1.5米,上首是一個龍頭,從龍頸往下逐漸變細。

這根棍子與老人手杖無異,從式樣上看,並沒有特別的地方。

不同的是從這根手杖上筆直往上射出的那道光芒。

那道光芒穿出屋頂的圓空,射在懸浮在屋頂的那個大圓球上。圓球就像是一個小太陽,不斷向四周放射出白色的光芒。

整個地下空間的動植物能夠存活到現在,都是小太陽的功勞。

如果沒有猜錯的話,所謂的定海神針,應該就是那根黝黑的手杖了。遙想著遠古時代,大禹拄著這根手杖,翻越千山萬水,不辭勞苦地奔波著。盤魚女死後,他把這根手杖留在這裏,陪伴著他的紅顏知己。

很多遠古樹木的木質與現代的完全不同,曆經歲月的滄桑後,不但不腐朽,反而變得堅硬異常。比紫檀木還要珍貴得多陰沉木,就是遠古的樹木沉積在地下轉變的,在古董界,陰沉木被稱為“千金不換”之木,是可遇而不可求的。

區區一根手杖,居然擁有那麼大的神力,真的是不可思議。

如果把手杖拿走,上麵的圓球肯定就失去了光芒,沒有了光芒,這個空間就會毀滅。

他遲疑著,向前走了過去,來到石棺前,看到石棺內躺著一個女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