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1年深秋,巍巍太行山。
抗日戰爭如火如荼。
日軍第36師團及獨立第4混成旅團,對八路軍太行軍區黎城、涉縣、武鄉、遼縣地區發動了大規模的掃蕩,妄圖捕殲八路軍總部及第129師機關,摧毀八路軍水腰兵工廠設施。太行區軍民對日軍掃蕩早有準備,將主力部隊化整為零,加強了遊擊縱隊的人員編製,並組成了縣、區、村三級遊擊隊,分為縣大隊,區中隊和村小隊,實施空室清野。日軍掃蕩開始即遭到八路軍遊擊縱隊的麻雀戰、地雷戰的打擊。
崇山峻嶺中的晉東南某山村。
一隊掃蕩的日偽軍衝進了這個村子,卻發現村子裏空無一人,原來鄉親們早就藏起來了。日偽軍抓不到人,便把村子點著了,火光映紅了半邊天。
離村子不遠的山坡上站著幾個人,他們並不是抗日的遊擊隊,更不是村子裏的百姓,而是路過這裏的幾個遠行者。
他們的身上都背著厚重的行囊,由於走了太遠的路,顯得非常的疲憊與倦怠,他們迫切找個地方休息。可是眼下的情形,卻不容他們有別的想法。
一個學生問道:“苗教授,我們怎麼辦?”
被稱作苗教授的,是北大考古學教授苗君儒,三天前,他和學生從晉城往邯鄲方向走,原本是計劃走安陽的,可一聽說安陽那邊在打仗,於是改走長治,打算從黎城繞過去,當走到這個小鄉村時,遇到了這夥正在燒房子的日偽軍。
這是他第二次去邯鄲。一年前,他在邯鄲考古後寫的一份論文,引起了導師林淼申的興趣,林淼申決定帶著幾個學生前往邯鄲,以論證他的考古工作,誰知這一走就再也沒有回去。前陣子,他收到一封來自河北的信。
信是林淼申寫的,信很短,隻說他們在考古回來的路上,遭遇了掃蕩的日軍,幾個學生非死即傷,幸得莫名人士相救,才得以在邯鄲城內有朋客店住下。莫名人士求他幫忙去幫忙看一件東西,說是要去好些天。有朋客店的韓掌櫃是個好人,答應幫忙照顧受傷的學生。如果他短時間內不回來,就讓韓掌櫃把信寄出。見信後速到邯鄲,把受傷的學生帶回去。
從發信到現在,時間已經過了半年多。他當即向學校提出,求政府出麵幫忙找回林教授和學生,可一個多月過去了,政府那邊回複說,時下到處都在打戰,能夠收到信就不錯了。何況邯鄲是淪陷區,政府也無能為力。
為今之計,他隻有再帶上幾個學生,親自去邯鄲找回林教授。
他看了看天色,說道:“不急,等天黑之後再走!”
這一路上,他們經常遇到正在交火打戰的軍隊,也見過不少被殘殺的無辜百姓,已經記不清掩埋了多少具死難者的屍首。
天色漸漸暗下來,火光中,他們看到幾個日軍不知怎麼從村頭的一個井窖中扯出兩個人來,其中一個是五十歲上下的瘸子,另一個則是十來歲的女孩。
幾個日軍拉著女孩往前拖,那個瘸子卻死死地拽住不放。一個軍曹拔出佩刀,一刀將那瘸子砍為兩段。
看到這情景,一個學生忍不住驚叫起來:“苗教授!”
幾個學生同時發現,原先站在他們身邊的苗君儒,此時已經不知道去了哪裏。
女孩被幾個日軍拖到一堆玉米秸稈邊,強行扒掉褲子,那個軍曹獰笑著脫下褲子,正要撲上前去施暴,冷不防從玉米秸稈後麵轉出一個人來。
兩個日軍持槍衝上前來,卻聽那人用日語說道:“混蛋!”
見來人穿著中國人的服裝,說的卻是日本話,軍曹愣了一下,他知道有很多扮成中國老百姓的日本特務,在國統區或交戰區替日軍收集各種各樣的情報,那些日本特務的軍階,隨便哪一個都比他高得多。當下他趕緊拉起褲子,客氣地說道:“請問閣下有什麼指示?”
那個人正是從山坡上下來的苗君儒,他早年在日本留學時學過日語,口音很純正。他並不搭話,而是走到那個女孩子麵前,脫下身上的棉大衣遞給那女孩子,同時低聲用中國話說道:“孩子,穿上衣服跟我走!”
這個女孩子顯然是嚇壞了,身體顫抖著,縮在那裏不停地哭泣,眼中露出恐懼的目光。苗君儒用棉大衣裹起那女孩子,扶著她往山坡上走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