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幾個頭發花白的族長,早已經被呂公洗了腦。當下就對劉邦說:“我們早就聽說了關於你的那些神奇故事,你不是普通人。而且在你進城之前,我們都占卜過,你就是我們的貴人,沒人誰能夠比得上你,也隻有你,才能救大夥。”
話都說到這份上了,盡管劉邦表麵上一副勉為其難的樣子,可是心裏早已經樂開了花。他推辭了幾次,也就順應大家的意思,一屁股坐在縣衙的大堂上。他不喜歡稱他沛令,既然下決心造反了,那就直接一點,便讓大家稱呼他為“沛公”。從此,“沛公”這個名字伴隨著劉邦,在中國的曆史上,寫下重重的一筆。
縣令就職,一般就是下屬請吃飯,可劉邦不一樣,他認為必須舉行儀式,以顯示他的與眾不同。於是他領著大家去祭拜黃帝祠,又祭拜了戰神蚩尤,求蚩尤保佑他在未來的日子裏百戰百勝。然後又讓家幫忙做旗,他告訴大家:“既然你們都認為我是赤帝,那麼,所有的旗幟都是紅色吧!”
劉邦雖然坐在縣令的大堂裏,這個時候的他,野心已經膨脹了,自稱沛公之後,開始按照大秦的官製進行封官了,樊噲和呂氏兄弟為將軍,蕭何為軍師,曹參和周勃為中涓(中涓一般是指宦官,但是在秦朝和西漢時期,是皇帝身邊最信任的官員,跟在皇帝左右的聽候吩咐的,並非閹人),周昌為舍人,夏侯嬰為太仆,任敖、周苛、盧綰等人,各有封官。
按劉邦這個架構,那就是一個小朝廷啊!
接下來要做的,就是放出風聲大肆招兵買馬。
豐縣這邊的一些哥們聽到消息,哇塞,劉季成沛公了,手下兵多將廣,趕快去混飯吃啊!大夥陸陸續續都來投奔他,包括和他尿不到一個壺裏的雍齒。
在這裏,我不禁感到奇怪,雍齒為什麼來投奔他呢?史記裏也沒有寫清楚,所以我們可以假設一下。其實雍齒是來與王陵彙合的,王陵作為沛縣大哥級別的人物,他一看天下的情勢這樣,也想渾水摸魚,並派人送信給豐縣的好朋友雍齒,要雍齒帶人來沛縣彙合,可惜他鬥不過江湖老油條呂公,雍齒還沒來,呂公已經煽動城內的人,殺縣令迎劉邦了。他一見情況不妙,隻能逃走,否則命都沒有。雍齒帶人來到沛縣,沒有見到王陵,卻稀裏糊塗的成了劉邦的人。
王陵逃到南陽一帶,躲了一段時間,他接到雍齒的書信,得知劉邦已經當了沛公,於是也拿出錢財招兵買馬,很快聚集了幾千人,占據了南陽。他這個人沒有什麼大誌向,隻想在這個狼煙四起的社會中求取安靜,所以他誰都不去攻打,誰都不得罪,做一個中立派。
王陵在這個風雨飄搖的時代,能夠不被其他人吞並,也是奇跡。後來劉邦項羽兩個人楚漢相爭的時候,他照樣誰都不幫。劉邦打敗了項羽,逼著王陵站隊,他這才灰溜溜的投靠了劉邦,劉邦這人別的不好,就是念舊,肚量大,也沒有追究王陵舉報的事。
且說豐縣的縣令一聽沛縣的縣令被殺,劉邦拿下了沛縣,嚇得連忙逃走。於是劉邦兵不血刃就占據了兩個地方,手下有兵力好幾千。城牆上,紅色的旗幟迎風招展,城下,士兵們正在加緊操練,迎接即將到來的大戰。
這時候,原先六國的貴族們見大秦的氣數將盡,一個個都跟著舉兵反秦,自立為王,都想摘大秦的桃子。
武臣為趙王,田儋為齊王,魏咎為魏王,韓廣為燕王,另外還有項梁和項籍。在眾多的反秦隊伍中,就數陳勝吳廣的兵力最多,手下將領也最多。劉邦才起步而已,在江湖上根本沒有知名度,大秦朝廷還沒有把他放在眼裏,所以劉邦在沛縣和豐縣養精蓄銳,安全得很。大秦的兵馬,都在與那些諸侯王作戰呢!
呂雉見劉邦當了沛公,距離她心中所期待的目標,更近了一步,當下對父親呂公的相人之術,佩服得五體投地。呂雉問她爸:“你看劉邦身邊那些人的相貌怎麼樣?”
呂公摸著胡子說:“和你一樣,一個個都富貴之人,不過呢,蕭何和周勃二人,心機深不可測。”
呂雉把這話記在了心底。
在夫妻倆久別似新婚之後,劉邦對呂雉說了一句話。(欲知劉邦對呂雉說了什麼,請看下一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