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節說到蕭何把韓信追了回來,終於讓劉邦答應拜韓信為大將,並舉行了盛大的拜將儀式,但是在儀式上,有人大聲提出了不滿。
那個人是誰呢?
他就是劉邦的連襟樊噲。
劉邦聽到那番話,氣得胡子亂翹:我齋戒沐浴三天,有事你可以直接對我說啊,你這是當著大家的麵,給我臉上抹灰啊,意思是我劉季不會看人,眼光不行嘍!
劉邦一揮手:“來人,給我拿下,聽候發落!”
樊噲這才知道自己闖了大禍,麵前的劉邦不是當年的劉亭長,也不是他連襟兄長,而是堂堂的漢王。你給漢王難堪,不是找死嗎?
劉邦回到住處,越想越氣,下令斬首樊噲。這一下,大家都驚呆了,漢王這是要殺人立威呢?可是殺別人可以,樊噲就不行,他性格耿直,和大家關係都挺好,不但和劉邦有兩層關係,還勞苦功高。於是蕭何、曹參、周勃、酈食其他們一幹大大小小將領,全都去求情。
劉邦心裏想,要是真把樊噲殺了,那幫跟隨自己的老兄弟們,一個個都會寒了心,這事也就起個警示的作用,沒真想殺人,有了台階見好就下。於是他叫來樊噲,嚴厲斥責了一番,免了死罪,責令戴罪立功。
他這麼做也有一個好處,那就是告訴大家,誰不給我麵子,我就不讓誰好過,我連兄弟都敢殺,還有誰不服的,盡管拿頭顱來試試。
劉邦赦免了樊噲,可是韓信卻拿劉邦的一個老兄弟開了刀。
那個倒黴的人會是誰呢?
此人叫殷蓋,是劉邦的老弟兄,跟隨他在碭山吃過野菜喝過山泉水的,殷蓋是一員猛將,官居監軍,僅僅在曹參和灌嬰之下。他與樊噲的關係很好,樊噲差點掉了腦袋之後,他為樊噲叫屈,決定以身試法,看看韓信那小子有多少斤兩。
韓信掌了兵權之後,當眾宣布十七條軍令,違反任何一條都是死罪。劉邦帳下的軍官很多軍官自恃資格老,懶散慣了。將官如此,士兵更是一團糟。韓信決定從嚴治軍,打造一支能征善戰的鐵軍出來。
這一天點卯,監軍殷蓋未到,一直到午後才醉醺醺的來了。韓信二話不說,以第二條慢軍之罪,下令綁出轅門斬首。樊噲和曹參得知消息,兩人一起來求情,韓信轉身離去。曹參見求不下情來,急忙派人通知劉邦。
劉邦得到消息,也急了:不就是遲到了嗎?用不著這麼認真吧?
他連忙寫了手諭,讓酈食其拿著手諭去救人。酈食其騎著快馬一路衝入軍營,卻犯了“突馳軍門”的輕軍之罪,被衛兵拿下,綁在殷蓋的旁邊。
未時追魂鼓響,鼓聲一停,殷蓋身首異處。酈食其嚇得渾身抖索,卻見韓信親自給他鬆綁,然後命人斬殺了那匹快馬。
韓信說:酈大夫持漢王手諭,故不得死,但所犯之罪,須以坐騎頂罪。
酈食其摸了摸脖子,除了一身冷汗:還好,頭還在。
他見韓信已經把人殺了,隻得回去複命。劉邦一聽韓信居然不給他麵子,當即朝蕭何發火:“都是你要我拜他做大將的,為了幫他立威,我都做了一場要殺妹夫的戲,現在倒好,他把我的老兄弟殷蓋真的給殺了。”
蕭何朝劉邦拱手:“恭喜漢王!”
劉邦陰沉著臉:“我都要去給人家妻兒老小賠禮道歉了,喜從何來?”
蕭何說:“正所謂殺權貴以威眾心,使三軍自知有主將。你不是經常告訴我,說兵法雲,內懼主將者必勝,外懼強敵者必危。韓信此舉,乃助漢王成就霸業也!”
劉邦一聽:有道理,你們去告訴韓信,我不怪罪他,讓他好好練兵。
韓信也從此死心塌地的幫劉邦訓練兵馬,使漢軍的戰鬥力節節上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