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節說到項羽自恃出生貴族,非常看重“道義”,從道德上約束自己,不願落下殺害義兄劉邦的罵名,他封劉邦為漢王,裁撤了劉邦的兵力,又讓另外的三個秦國本地人幫忙看守著,讓他們窩裏起哄,然後再設法收拾。更何況,他掌握著劉邦的妻兒老小,隨時可以要挾劉邦。
他的計劃很完美,卻有個最大的漏洞,那就是劉邦西進以來,不斷收獲的民心。自古得民心者得天下,項羽怎麼就忘記了呢?
項羽領著軍隊,用車子載著美女和財寶,浩浩蕩蕩離開了鹹陽,臨走前,放了一把大火,把秦王宮和阿房宮都燒了。
劉邦得知連連頓足:“項羽這個二愣子,那麼好的皇宮,怎麼就燒掉了呢?你不要,可以留給我啊!”
項羽一走,韓信並沒有跟著走,投到劉邦手下夏侯嬰的帳下,擔任一個負責接待的小官。
我們現在來聊聊韓信,韓信是淮陰人,出身於平民家庭,他的經曆和劉邦非常相似,也是好吃懶做吃閑飯的人,隻是不喜歡賭博玩女人。他母親死後,選了一塊四周平曠的高地葬了母親,在墳地旁建茅廬守孝(有傳說他就是在這個時候得到神人傳授兵法)。他守完孝之後就到處混吃混喝,有時候甚至沿街要飯。一天,他帶著劍在街上走,被一個無賴攔住,給了連個選擇:要麼殺人,要麼鑽胯。
韓信二話不說,直接一招惡狗出洞鑽了過去。項梁起兵後,韓信前去投靠,項梁被殺,韓信成為項羽帳下的“郎中”,負責警衛工作,他多次向項羽獻策,均未被重視。在鴻門宴上,他見到劉邦,覺得劉邦才是英主。於是趁項羽東還,投到了夏侯嬰那裏。
劉邦帶著三萬兵馬,一副無可奈何的樣子,在章邯他們三人的監視下,去封地上任了。
項羽並不知道,其實劉邦已經和張良定下了“養其民以致賢人,收巴蜀定三秦,後圖天下”的政略。
這個時候的劉邦,已經有暗中定下了稱霸中原的宏圖,而項羽還在想著光宗耀祖,定都彭城,兩人之間的差距太大了。
由於劉邦在秦國的地盤上深得民心,所以他到哪裏去,很多人願意拖家帶口地跟隨,他的隊伍一路上不斷有人加入,到最後居然超過了十萬人。
張良是韓國人,表示回去輔佐韓王,另外沿途替劉邦物色能人賢士。送劉邦到褒中(今陝西漢中市褒城鎮),兩人揮淚而別。
按張良的計劃,為了讓項羽相信劉邦不會起二心,等劉邦的軍隊走完之後,他讓人燒掉了棧道,表示劉邦不回來了。
項羽得知後,還樂嗬嗬地對範增說:“怎麼樣?我讓他往西,他不敢往東!在巴蜀那塊深山老林中,他能翻得起多大的浪呢?”
“得民心者得天下”的道理,劉邦很明白,項羽卻主動放棄了。一句話:小年輕幹不過老狐狸。
到了封地之後,劉邦令蕭何為丞相,主管一切軍政要務,並頒布一係列法令,維護治安修養民生。
韓信在夏侯嬰那裏幹活,觸犯了軍法被判斬刑,同案的13個人都殺了,輪到殺他的時候,他大聲喊:“漢王不想成就奪取天下的大業嗎?為什麼斬殺壯士?”
監斬的夏侯嬰一聽,這個人不簡單,帶過來問問。
韓信被帶到夏侯嬰的麵前,他回答說:“我叫韓信,原來是項王帳下的郎中,我多次向項王獻計,從未被采納。我聽說漢王重視人才,這才來投靠的。在鴻門宴上,還見過漢王呢!”
夏侯嬰連忙給韓信鬆綁,兩人聊了一來,這一聊,他發現韓信確實有本事,把一些局勢和軍事說得頭頭是道。於是夏侯嬰像發現了寶貝一般,向劉邦報告。劉邦根本不管事,整天喝酒看女人跳舞,這段時間,跟一個姓戚的美女,兩人正如膠似漆呢。戚美女原來和虞姬一樣,都是被二世征召來放在阿房宮內的,項羽帶兵衝進去,她和其他美女一樣,逃出後淪落鄉間,後跟著大部隊一起走,半路上運氣好碰到了劉邦,兩人就這麼幹柴烈火了。戚美女很會迎合劉邦的心思,被劉邦寵得不要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