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信並不知道,他今日之舉雖然逞了一時之能,卻埋下了日後被殺的伏筆。劉邦是個梟雄,怎麼可能輕易放過他呢?別說三不殺五不死(三不殺是天不殺、君不殺、鐵不殺。五不死是見天不死,見地不死,見君不死,沒有捆他的繩,沒有殺他的刀),即使給了一萬個承諾,也是無濟於事的。
項羽一聽劉邦封韓信為齊王,心裏急了,他知道韓信的厲害,劉邦若是沒有韓信,早就被他平定了,沒想到那個昔日的胯下小兒,居然平了齊燕韓等幾個諸侯勢力,成了實力最強的人。齊國在楚國的東北方向,成了劉邦安插在他背後的一柄利刃,隨時有可能要了他的命。
必須設法解決!
項羽這回聽了謀士的建議,先後派武涉和蒯通去遊說韓信,建議韓信背叛漢王劉邦,那樣就形成“三分天下”的局麵。
還別說,項羽的這個高招,提前欲知了幾百年後發生的事件,漢末果然三分天下。
韓信被項羽一忽悠,雖然沒有明確表態,心裏打起了小算盤,看著劉邦和項羽在滎陽一帶鏖戰,既不幫忙也不趁火打劫。劉邦幾次要韓信派兵支援,都被他找理由給拒絕了。
項羽的大司馬曹咎守衛成臯,被張良用計騙出,劉邦乘機拿下成臯,曹咎走投無路自殺身亡。項羽領兵來戰,與漢軍相持,他命人通知劉邦:天下百姓苦於久戰,現在是我們兩個人爭雄,不如來一次單挑,誰輸誰退出,怎麼樣?
劉邦笑了:當我是傻呀,誰都知道你項羽是萬人敵,我和你單挑,那不是找死嗎?匹夫才鬥勇,我要和你鬥智。
項羽的使者提出了一個條件:劉邦和項羽都站在陣前,任憑對方選出最好的射手,項羽願意接劉邦三箭,隻需要劉邦接他一箭就行。要是沒有膽量,那就算了。
劉邦雖然怕死,可是在眾臣麵前,他不能退縮,既然是三比一,他願意賭一賭。因為漢軍有一個神射手,叫樓煩,有百步穿楊的本事。
雙方約好了時間,漢軍和楚軍相距兩百步,劉邦和項羽各自騎馬在陣前。劉邦像在鴻門宴那次的樣子,穿了兩層護身鎧甲。陳平不知怎麼搞來一小包羊血,偷偷遞給他,又在他耳邊低聲說了幾句。
劉邦拿過來藏到了袖口裏,就隻等著項羽射箭。
項羽騎馬衝出來,樓煩張弓搭箭,隻見項羽大喝一聲,猶如虎嘯山林,樓煩嚇得手一抖,第一支箭居然飛上了天,第二支箭射出每多遠就落到地上,第三支箭還沒有射出,樓煩手裏的強弓掉落馬下。
劉邦看呆了,他把身家性命都壓在了樓煩的身上,想不到卻出了這樣的一個結果,不僅僅是他,連張良和陳平他們都驚呆了。
劉邦相信樓煩,不可能是項羽那邊的奸細,至於什麼原因令其如此狼狽,隻有一種解釋,那就是懼怕項羽,心理的壓力過大導致精神出現問題,發揮失常。
而項羽那邊推出了一個古怪的東西,劉邦還沒有看清,隻聽得一聲響,在張良的驚呼聲中,一個黑乎乎的東西迎麵飛來,劉邦感覺被一股巨大的力氣撞了一下。他低頭一看,一支箭射中的右肋,隨即傳來一陣巨疼。
他以袖口擋麵,趁機咬破羊皮囊,含了一口血之後,其餘的血都灑在了身上。
眾人簇擁過來,隻見劉邦張口噴出一大口血,仰麵倒了下去。對麵的楚軍發出巨大的歡呼聲。
劉邦被眾人抬回營帳,檢查了傷口。好在有雙層防護,加之那支巨箭有些射偏了,隻射在腋下,受了一點輕傷。
劉邦問陳平:“外麵的情況怎麼樣?”
陳平老實回答:“漢軍這邊以為主公受傷不輕,楚軍那邊傳來喝酒的鬧騰聲。主公,您照著我說得做,明天讓漢軍自動退兵。”
說完之後,他在劉邦的耳邊嘀咕了幾句,劉邦笑了起來:“就按這個辦法!”(欲知劉邦怎麼讓項羽退兵,請看下一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