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四課:遭皇帝猜忌,曾國藩以退為進,保存實力離開是非地(1 / 3)

曾國藩的計劃非常好,但忽略了一個人,那就是高高在上的鹹豐皇帝。

對於曾國藩的計劃,鹹豐皇帝向來都反感的,從來沒有一次支持過,這一次也不例外。他故意封胡林翼為湖北巡撫,其實就是對曾國藩的打壓,當看到曾國藩的折子後,立即回複:你隻管打好你九江的仗就行,湖北和江南江北大營,由朕親自指揮,無需你指手畫腳。

鹹豐皇帝也錯了,還以為自己真是雄才大略的老祖康熙皇帝呢!親自指揮平三藩打台灣破葛爾丹。

曾國藩是想打遊擊拖住太平軍,可鹹豐皇帝不答應,他沒辦法,一麵部署塔齊布、羅澤南兩部陸師進攻,一麵盡量拖延時間。

由於九江城占據水路兩邊的地勢,城高堅固,陸師的火力無法正常發揮,所以攻打了一兩個月,還是攻不下來。八月,曾國藩帳下得力大將塔齊布因為九江久攻不下,“日對堅城,徒增焦灼巷,吐血而亡,年僅三十九歲。”曾國藩頓失依恃,撫屍大哭。

關於塔齊布的死,很多史料上都說他急火攻心暴病而亡。我分析了一下,塔齊布跟隨曾國藩後,兩人意氣相投,相處得很好,對於曾國藩拖字的戰略,塔齊布不可能不明白,他怎麼會急火攻心呢?塔齊布是個勇將,一路打戰都身先士卒,身上帶了傷,舊傷未愈又添新傷,雖然這些傷口都不致命,但是別忘了,那是七八月的九江。九江河流眾多,天氣炎熱之時,蚊蟲滋生戾氣橫行。所以我懷疑塔齊布應該是傷口感染了,救治無效而死的。用今天的話說,就是破傷風。

塔齊布一死,折曾國藩一股,他怎麼能不傷心?

就在塔齊布死後的第三天,內湖水師統領蕭捷三在湖口中炮陣亡,所率領的水師戰船近百艘,盡數折損。至此曾國藩手下能征之將,可用之兵,隻剩下羅澤南一部。

就在曾國藩傷心的時候,進攻武昌的胡林翼受挫,來信請求讓羅澤南前去支援。此時曾國藩手下就隻剩下羅澤南一員戰將了,羅澤南一走,他怎麼辦?

一番猶豫之後, 曾國藩還是派出了羅澤南。因為從當時天下大局看,武漢確實更為重要,自己的安危則為次之。曾國藩不但同意派出羅澤南,而且從塔齊布的軍中抽調彭三元部、普承堯部,交給了羅澤南,以增強其實力。聽到這一安排,曾國藩的手下紛紛反對,連曾國藩的好朋友劉蓉都坐不住了。

由此可見,曾國藩在關鍵時刻之顧全大局的胸懷,實為普通人之所不及。他所想的,是置於死地而後生。用自己剩餘的這點力量,死死拖住石達開,然後好讓胡林翼穩定湖北的局勢。

九江攻克不下,曾國藩帶著殘兵退到了南昌,與江西巡撫陳啟邁合兵,共同抵禦太平軍。

石達開不虧是名將,一麵增兵湖北,與胡林翼周旋,一麵加大力度以農村包圍城市的軍事計劃,攜勝利之威在江西展開進攻。在打敗了周鳳山之後,又直逼南昌城。

曾國藩寫信給胡林翼,讓羅澤南回來幫忙一下,可是十天之後,他等來了一個消息,但這不是好消息,而是一個幾乎要他命的噩耗一一羅澤南在圍攻武昌時身負重傷而亡。曾國藩聞訊欲哭無淚,他不明白,上天為什麼對他如此不公,讓他痛失了一位愛將之後,緊接著又痛失一位愛將。要知道,他的兩位愛將就等同於他的左膀右臂,所以他的傷心至極也是可以理解的。

此刻,南昌城內人心惶惶,如果石達開再加上最後一把勁,南昌城破,曾國藩可能就在江西殉國了。

但是上天奪走了曾國藩的兩員愛將之後,又給了他希望,天京事變的大好時機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