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太平天國沒有這場慘烈的內耗,失去了最佳時機,這滿清的天下還真要改姓,可是世間沒有如果這兩個字。
石達開接到洪秀全的密信,隻留下少量的軍隊在江西和湖北一帶,卻帶著大部分的軍隊回天京,這給了曾國藩和胡林翼喘息的機會。
我前麵說過,曾國藩讓他弟弟在老家招募兵勇,加緊練兵,為的就是以防不時之需。曾氏兄弟五人,曾國藩居長,下麵有四個弟弟,大弟曾國潢,二弟曾國華,三弟曾國荃,四弟曾國葆。
曾國藩在江西陷入困境,與家中不通信息,生死不明,曾家人非常焦急。一貫有主見的曾國華帶了幾個人,到湖北找胡林翼想辦法去援救大哥。胡林翼對曾國藩胞弟的到來非常重視,盡管武漢現在正是膠著之際,回援江西會讓湖北兵力單薄,但胡林翼還是慷慨撥出四千軍隊,交給曾國華統領,開赴江西。
這四千人都是久經戰場考驗的精銳。鹹豐六年( 1856 )三四月間,曾國華率領這些湘軍將士,先後攻陷鹹寧、蒲圻、崇陽、通城、新昌、上高等地,打通了江西與兩湖的通道。
就在曾國華離開後,另一個弟弟曾國荃也來了,率領一千餘人前往江西救援。鹹豐六年( 1856)十月,曾國荃廣招羅澤南、李續宜舊部及新募之兵,共計三千人,會合湘軍老將周鳳山部,進軍江西吉安。此軍名字就定為“吉字營”。
天京事變,在江西和湖北的太平軍毫無鬥誌。曾國藩命彭玉麟和李孟群將藏於洞庭湖的戰船拉出來,橫掃長江和鄱陽湖,並配合陸師一舉拿下了九江和湖口。至此,湘軍完全控製了長江中上遊和湖北江西絕大部分地區,隻有部分地區的太平軍還在頑抗。
士兵多了,又要糧餉了。這時候,曾國藩與江西巡撫陳啟邁的矛盾衝突很快體現出來了。
湘軍出省作戰實行的是“就地籌餉”,按道理,江西省官僚係統負有供餉之責。而陳啟邁,其人氣度狹隘,寸權必爭。在他眼裏,曾國藩不過是一個辦團練起家的在籍官員而已,地位等同紳士,湘軍不過是民團,跑到江西來,是他的額外負擔。他認為,你湘軍在江西吃我的喝我的,就要聽我的話。
可曾國藩是個聽話的人嗎?他連皇帝的話都不聽,會聽你巡撫的話?
曾國藩不聽話,陳啟邁就不給錢,眼看軍餉不到位,軍心要變,曾國藩火了,一道折子給了鹹豐皇帝:以陳啟邁“劣跡較多,恐誤大局”,上奏參劾。
曾國藩這次打了勝仗,穩定了江西和湖北的局勢,鹹豐皇帝正不知該怎麼賞賜呢,一看這個折子,當即同意,下旨立刻將陳啟邁革職查辦。
曾國藩為了軍餉,仍用湖南的那一套,可是接下來發生的事情卻又重複了他在湖南的經曆,這次參劾不但沒有使其他江西官員束手,反而讓他們變本加厲。接替陳啟邁任江西巡撫的文俊行事一如陳氏,江西官員在他的率領下,合起夥來處處給曾國藩下絆子、設障礙。曾國藩為了籌集軍餉,其難度一點都不亞於湖南。
曾國藩嚴格治軍,不允許部隊劫掠百姓,違令者斬首示眾。湘軍沒有軍餉,買不到吃的,一個個麵有饑色。為了吃到一口軍糧,甚至有湘軍部將冒險而死。
曾國藩再次上書給鹹豐皇帝,陳述了湘軍在江西的遭遇,請求朝廷給與他節製權,但鹹豐皇帝的來信卻說:你的湘軍在江西作戰,人生地不熟,不如直接交給當地官員指揮,那樣軍餉就有了。
這不明擺著欺負人嗎?
我打了勝仗,你不嘉獎,還要趁機剝奪我的兵權,打散我的兵勇。行啊,你不是讓我把兵勇交給江西管轄嗎?我給就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