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是曾國荃不讓,奶奶個熊,老子那上百裏的壕溝,可不是白挖的,老子不想白白犧牲這麼多將士,所以圍住你們,可是朝廷那邊不知有多少老家夥給我射冷箭呢,還好都有我哥給擋住了。
李秀成幾次想突圍,都被湘軍給打了回去。
到了七月份,曾國荃挖了一個大地洞,用炸藥徹底轟開了南京的城牆。他帶兵衝入城的時候,接到曾國藩派人緊急送來的信,隻有四個字:縱兵劫掠。
他有些愣住了,這個當哥哥的是玩的哪一招,我以前縱兵劫掠的時候,老是被你罵,現在卻鼓勵我那麼幹。
他那木魚腦殼,可沒有曾國藩的智慧,也不願去想那麼多。既然哥哥都同意了,那就搶唄,殺唄!一路過來已經屠了好幾座城,這次也不例外。
天京(南京)城成了人間地獄,百姓倒在血泊中。
“曾屠夫”這個名號,不應該給曾國藩,而應該讓給他弟弟曾國荃。
同治三年(1864年)六月十八日夜,當曾國藩接到攻克天京的消息時,內心十分激動,也有些害怕。天京終於攻克下來了,太平天國終於滅亡了,但他的心情卻愈加沉重了。兔死狗烹的曆史教訓,會不會在他的身上重演呢?
其實他早就考慮到了,太平賊寇掃平了,他擁兵十幾萬,勢力遍布江南幾個最富裕的省,皇宮內的那個女人坐得穩才怪呢!
如果一個大臣擁兵自重,且深得民心,朝廷肯定會下手減除後患。所以首要的任務就是自汙,成為千夫所指的“大罪人”才是。
天京攻克之後,他根據曾國荃寫的攻城、殺敵的信件向同治皇帝(實際是慈禧太後)擬了《報捷折》,等待著皇帝的批複。捷報上隻說湘軍將士多麼勇猛,多麼艱苦作戰不惜犧牲,費了九牛二虎之力,這才拿下了天京城。
除了對皇帝和太後的歌功頌德外,隻字不提天京城破後湘軍燒殺劫掠的情況。
實際上,經過一個多月的大燒大殺大搶,無名小卒都發了橫財。他們不僅將城內的金銀財物洗劫一空,甚至連建築物上的木料也拆下來,從城牆上吊出,用船運回湖南。“泊船水西門,見城上吊出木料、器具紛紛。目頓時整個長江中千船百舸,聯檣而上。”滿載從天京搶來的財物婦女,日夜不停地向湖南行駛。經過這場大劫掠,“江寧錙貨盡入軍中”。
也就是說,太平天國慘淡經營十餘年,從其他地方搶來的財務,全都彙集到了天京,這些數不盡的金銀財寶,大多成了湘軍的囊中之物。
在曾國藩的過問下,曾國荃才撥了兩艘船,直接押送北京。就這兩艘船的財務,已經令“朝中大臣皆變色,賊富如此,國何以堪”。
太平天國從廣西發家,一路打湖南、湖北、江西、安徽、浙江、江蘇,凡是富戶,皆殺其全家舉其財。那時候太平天國就跟土匪一樣,搶糧搶財,用手指頭想想也都知道,財務肯定不得了,很多都是稀世珍寶。
曾國藩雖然未身臨其境,但曾國荃每天都用書信向他彙報情況,所以他對攻破天京的情況也了如指掌。他當初在湖南起兵的時候,公開說過了:你們大家跟著我混,隻要掃平了太平賊寇,該升官的升官,該發財的發財。
現在打完仗了,人家出生入死的跟著你,肯定要讓人家發財啊!所以對於弟弟的所為,曾國藩鼎力支持。
七月中旬,朝廷又給曾國藩發下一道廷寄,追問天京財富下落。上諭說南京城下之前,人人都說城中財富如山,現在怎麼沒聽你們兄弟提起?如果金陵真有巨款,自然應該交給國家,作為軍餉賑災之用。但是,這道上諭的重點還不在這裏,而是其中借題發揮的幾句話:“曾國藩以儒臣從戎,曆年最久,戰功最多,自能慎終如始,永保勳名。惟所部諸將,自曾國荃以下,均應由該大臣隨時申做,勿使驟勝而驕,庶可長承恩眷。
曾國藩一看這廷寄,非常開心,心道:老子又贏了。(預知後事,請看下一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