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7章【 追遠堂,慎終追遠】(2 / 3)

如果不是這次的事情實在棘手,他們作為李、武兩家在定興府的代言人兼馬前卒不得不來找西海郡公商量一番的話,李時遠和武敬宗還真不太願意踏進馬府。

無他,規矩太多了,馬府門前的駐馬石是當年錦公從地中海邊上拉回來的海岩,他們來這裏下馬之後,還要對著這塊象征著大漢武功的石頭行禮,進了大門,還要對大門後的那塊影壁行禮,因為上麵是錦公馬超親筆題刻的“止戈為武”壁!繞過影壁還要對前堂的門楹行禮,因為楹聯是智公諸葛亮送給錦公的“少年稱健戰雍塞,得遇明主;古稀封公圖千裏,求敗天下”,更別說到了前堂看見那副聖祖親筆的“慎終追遠”了……

總之,一套程序下來,足以讓李時遠和武敬宗這兩個已經不年輕的末輩累壞腰腎。但不來還不行,因為這次的事李、武兩家實在拿不定主意。大漢渤海侯來了,還帶著兩千多的飛騎衛一部勁旅。

若放在平時,大漢渤海侯來了就來了唄,大不了讓蕭、李、武三家的家主出麵招待款待一番,甚至馬家都不需要馬參他老人家出麵,一個大漢的侯爵還當不起西海郡公邀請,反而是他渤海侯要親自過來拜見才對。就算渤海侯來了,還不一定能見到西海郡公本人,也許隻是郡公的長子馬原出麵應酬一番即可。

沒辦法,西海郡公雖然不是大漢帝國最高的公爵爵位,但郡公這塊招牌卻是不弱於公爵品級的。別說一個侯爵,就算是公爵來了,還得看各自的輩份是否夠得上一個年逾古稀的西海郡公來招呼呢!

但是,現在情況卻不一樣了。自大月州造反以來,大漢帝都已經整整一年零六個月沒有任何一封公文或者指令發來!

是的,整整一年零六個月,不但大漢天子沒有一份詔令,行政院、樞密院、監察院也沒有一份諭令,甚至連六部、鴻臚寺、匠作監等等衙門,愣是一個指令都沒有。

這很可怕!

雖然大月州造反隔斷東西聯絡,但真的連一點消息都傳遞不過來嗎?這顯然不可能!連商人都知道換條路一樣能到大漢,隻是辛苦點、危險點,而決不至於完全沒了消息。

再不濟,大漢的羽林暗衛可不是光拿俸祿不幹事的機構,這是個平常沒事都想折騰點事出來的細作衙門,可連羽林暗衛都沒有任何消息,這就不免讓定興府上下都有點摸不清現在的局勢了。

難道帝都也認為西海州反了?可大漢天子的聖旨詔令隻點明了月氏張氏的反叛罪行,絲毫沒提及西海啊!但如果帝都認為西海未反,那最起碼樞密院應該下達西海州盡起軍旅,與益公的軍隊東西夾擊大月州才對啊!

可是什麼都沒有~~就仿佛帝都上下上萬官吏集體忘記了大漢帝國還有一個偌大的西海州一般!

這個情況太詭異了。

最詭異的是,就在所有人都在等待益公與月氏的決戰結果時,一支自稱由大漢渤海侯率領的飛騎衛紅狐部突然自北越過八百裏瀚海,直驅定興府。

西海州在未公開與月氏合流之前,就還是大漢帝國的領土,駐守在西海州北端的隆慶府的乙等軍團就還是大漢帝國的軍隊,他們在驗證軍旅合法性後隻能打開城門迎接這支據說疲憊不堪,但殺氣四溢的飛騎衛!

而這支飛騎衛在隆慶府短暫休整一天後,又立即向定興府開進,傳來的公文顯示居然是要進駐定興府東邊的蔥西府柳簾縣!

這個柳簾縣離定興府六十裏,再往東兩百裏就是連綿不絕的群山,一直延伸到蔥嶺,過了蔥嶺各道關隘就是月氏的捐毐,即現在月氏張氏的根據地!!

大漢渤海侯想進駐柳簾縣,他想幹什麼還用問嗎?!

如果說西海州上下一心,都想著為大漢帝國盡忠,那當然無所謂,甚至西海州還能為大漢渤海侯提供不少於十萬人的正規軍團,及上百萬人的附屬輜重兵,自帶口糧的那種。

可問題是,西海州上下一心嗎?答案當然是否定的。

隆慶府的公文呈報上來不過三天,定興府西北邊四百裏的陽弋縣就傳來了飛騎衛過境的公文。也就是說,短短三天時間,飛騎衛疾行八百裏,沿直道幾乎無休息的快速前進,按照這個速度,三天後飛騎衛即可抵達定興府了!

李時遠不知道這支飛騎衛花了多少天穿過八百裏荒蕪人煙且無水源的瀚海沙漠,但三天疾馳八百裏的速度已經無愧飛騎之名!

感慨歸感慨,但要麵對的問題還要麵對。

在這次月氏反叛後,西海州內部其實並非沒有“起王師,伐不臣”的聲音,最起碼西海州州牧王道就是這樣準備的。但很可惜,西海州不是帝國老州,州牧的權威並不能掌控和左右所有人。“起義兵,聚百萬之眾,與大漢會獵長安”的言論也是大有人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