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9章【 晁君宓,擴編之鎮】(1 / 3)

西海軍團,大漢帝國乙等軍團,軍團長馬波,字恒啟,軍銜上校,準戴大校的貔貅劍章,以彰其職,軍勳為中郎將,四十七歲。畢業於昭武大學騎兵科,先入犀甲衛服役,曾駐南掌、暹羅,後升少校,駐緬因州。漢元988年調入烈武衛任鎮帥,漢元990年調入禁衛軍任師帥。漢元995年才以不惑之年從甲等軍團退役,進入乙等軍團,先調之前熟悉的婆娑州軍團任軍團長,漢元999年,即月氏造反的前兩年,方才調任西海州任軍團長。

其駐節地在定興府北的北闕軍營。軍團直屬配備的編製:兩師一部一處一旅並不滿編,僅有親衛旅是滿員的,參謀部和軍法處是合並在一起的,僅有六百人,輜重師和警衛師加起來隻有一千六百人。也就是說,馬波這個軍團殿帥能夠立即調動的兵力是四千五百人左右!

西海軍團下轄三個不滿編師,前師師帥姓劇名修,兼任西海軍團副軍團長,中將軍銜,畢業於昭武大學步兵科。漢元989年從吐蕃軍團調到西海州,按照戰時滿編軍製應有兩萬兩千七百六十八人的前師,現在隻有縮編後的一萬零九百二十六人。駐紮在蔥西府。

中師師帥姓義名容,少將軍銜,畢業於西川大學,後投身軍伍,曆任驃騎衛部帥,驃騎衛鎮帥,禁衛鎮帥,漢元986年從帝都禁衛直調西海軍團任師帥。算是升職,但很明顯是得罪人了,搞了個明升暗降的把戲,直接從帝都貶到了西海州。今年四十二歲。所轄中師滿員兩萬兩千餘人,現有人員一萬餘,駐紮在定興府西的三十裏埠,屬於無定縣管轄。

後師師帥姓衛名楠,漢長平侯衛青後人,畢業於晉陽大學,後投筆從戎,曆經晉陽乙等軍團校尉-兗州乙等軍團中校-北海乙等軍團上校-西海乙等軍團大校四次調職,沒有甲等軍團服役經曆,但貴在對各地乙等軍團駐軍情況了解,所以屢次遞升,今年四十三歲。麾下一師兵員八千六百人,駐紮在隆慶府。

以上這四個人可以說就是大漢帝國在西海州的軍事支柱。西海州蕭家想要響應月氏,這四個人也是不可逾越的存在。

當然,這四個人的履曆和個人喜好早就被編輯成冊,遞交到蕭甯麵前。

定興府興城縣的蕭家大宅正堂上。

李時遠和武敬宗垂手站立,表情恭敬無比,靜等坐在上首的真正話事人問話。

正堂的煙山蓑雨圖下,蕭李武三家的家主都坐在位。

李隆景和武安國分坐左右,兩人都是六十歲的老者,一身漢式深衣,右衽直裾,正坐在上。相對於李隆景純正漢人的四方臉相貌而言,武安國的家族上興許還摻和著異族的血統,所以毛發更為濃密,且臉部輪廓更為明顯深刻。

不過,兩個老者中間坐著的蕭家主母才是真正的威儀萬千。

盡管馬參稱呼蕭家的蕭甯為“老妖婆”,但實際上蕭甯並不老。她十六歲嫁給蕭遠荏,十七歲生子蕭繼業,執掌蕭家十五年,今年不過三十二歲。放到現代社會,還正是成熟少婦的階段,甚至一大把大齡剩女這個年紀都沒結過婚呢!

端坐於中的蕭甯,梳著朝天髻,頭戴環扣飛鳳冠,身著青色交領複襦裙,合肩順背的毛麾披在身上。她的五官不是那種讓人一眼驚豔的存在,而是有著漢家女子的溫文秀氣,唯獨那雙帶著男兒般霸氣的眼梢,與她那道柳葉眉極不相稱。

“西海郡公真如此說?!”柳葉眉輕輕一抖,蕭甯凝聲道。

她的聲音不是那麼尖銳,但很有穿透力。

李時遠弓身抱拳道:“的確如此,蕭夫人,您看三日後是否由我們三家派人要去接官亭迎那渤海侯?”

李時遠回著話,眼神卻瞟向一邊的李隆景。

李隆景捏了捏顎下三寸胡須,也斜眼瞟向蕭甯。

蕭甯微微一笑,搖了搖頭道:“妾身隻是民間一婦人,哪有官家的資格去迎接大漢的渤海侯啊~~”

這話倒是沒錯,西海蕭家雖然在西海州擁有莫大的權勢,但也隻是民間的身份。就連那五大家族--蕭、李、武、文、張,除了張家是真正涉足政壇,張家家主就是大月州的州牧這個官家身份外,其他四個家族的家主其實都是在幕後遙控,隻是家族中的人晉身官場,其本身是沒有任何官方身份的。這也從他們現在的穿著可以看出來。

當然,一個人的影響力,並不跟身上的衣服有何關係,看看身穿大漢官服,卻恭敬地站在堂下的李時遠和武敬宗便明白了。

一側的武安國卻是道:“蕭夫人的意思是不接渤海侯?!這怕是~~”

蕭甯笑道:“妾身隻是說自己沒官家身份不去罷了,可咱們三家可是有那麼多子侄在官上做事,讓他們安排妥當便是。”

“可是,如果接了渤海侯,萬一他帶來了天子的詔令~~”李隆景憂慮地說。

蕭甯眉梢一眺,道:“那又如何?!天子的詔令難道是讓大漢的軍隊屠戮我等良民不成?我們三家又有何證據在他們手上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