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了武士鱘的話,李淵心中暗思:王威、高君雅乃是我在太原城內最大的障礙,若要起兵,我就必須將他二人除掉、、、
這邊,隨著太原的局勢越來越緊張,晉陽的街麵上到處傳言李淵要發動兵變。而王威和高君雅也覺得事情的可怕,若李淵兵變,第一個要殺的就是他們。密報朝廷,現在恐怕是來不及了,唯一的辦法就是先下手為強,除掉李淵才是上策。
進入五月,晉陽有近兩個月沒有下雨了,按照往年的常例,將在晉祠求雨。為了突出著監視的隆重性,晉陽鄉長劉世龍專程趕往王威的府邸,請他參加。而此時的王威,因為心情不好,聽了劉世龍的話,不耐煩的說:“你們求你們的雨,叫我幹什麼,我自己的事情都忙不過來呢!”
劉世龍勸說道:“晉祠求雨乃古之盛典,晉陽鄉村父老及各界名士都來參加。大人乃是今上的親信,若能光臨,定能錦上添花。”
“這事你和高大人說了嗎?”
“還沒說呢,我等等就去”
聽到這裏,一個點子在王威的腦海裏一閃而過,於是問道:“次事可曾知會唐公?”
“已知會唐公了,唐公已經答應了。”
“好!”王威說道,“求雨那日我一定到場。高大人那邊就由我去說吧,你就作好接待就行了。哦,對了,為了保證那天的安全,你必須隨時想我報告。”
粉刷龍王廟,給龍王重塑金身,搭台子等等事宜將晉陽鄉長劉世龍忙的不可開交。而平時高高在上副留守大人卻一反常態,和高君雅領著親兵,來這裏視察了好幾次。卻不讓劉世龍陪著,兩人在晉祠的前後左右看了好幾遍,又在門樓上指指點點。
劉世龍仔細的觀察他二人行動,覺得有點奇怪。這天晚上,他悄悄的來到李府,向李淵稟報了此事。李淵急忙的招徠兒子和親信,幾人一合計,覺得他們很可能想借求雨對李淵下手,李淵自己也覺得除掉王、高,公開起事的時機來了。於是這般這般的吩咐了劉世龍,便將他送走了。見劉世龍走了,李淵立即吩咐眾人,決定由劉文靜率精兵埋伏於晉祠外,外街要道由李世民率人馬控製,李建成和劉弘基率衛士跟隨李淵,見機行事。為了給抓捕王、高二人找個借口,李淵指使親信假作‘急變之書’,告他二人謀反。
通往晉祠的路上,有空手前來看熱鬧的,有前來做小生意的。王威、高君雅帶著數百名親兵,提前感到晉祠,而躲早暗處的李世民見王、高的人馬過去,馬上便讓手下的士兵把各個路口全部封住,許進不許出。王、高二人一到晉祠的門口,就將手下的親兵把晉祠圍了起來。便和劉世龍一起走進晉祠。
進了晉祠貴賓廳,看見李淵向他二人施禮問好,他二人一陣心慌,但還是急忙還禮,問了幾句有關這次求雨的細節,便和李淵閑談了起來。這時,劉文靜引劉政會在庭院中站立。而劉文靜卻前來稟報說:“開陽府司馬有急事要見留守大人。”
“叫他近來。”
劉政會一臉嚴肅,從懷中掏出一封信,說:“下官有密狀上呈。”
“什麼密狀?”
“次事與副留守大人有關,還請唐工一觀。”
李淵覺得‘詫異’,看了看他二人,接過信,拆開一看,對著王、高二人嚴厲的說:“你二人身為朝廷命官,竟勾結突厥,是何居心?”
王、高二人聽著一頭霧水,此時才發覺上了圈套,剛準備起來、、、、、、、
李淵身後的劉弘基、錢九隴竄上前來,將這二人按下,而他們身邊的親兵早就被李淵身後的親兵給拿下了。王、高二人卻被五花大綁,塞進了門口的馬車裏麵,押回城裏。
無獨有偶,就在李淵派人‘告發’王、高二人的第三天,突厥數萬騎兵襲擊太原,這樣便給了李淵名正言順斬殺他二人的借口。而城外突厥騎兵在太原城外,往來馳騁。李淵決定用智退突厥兵,一來不與突厥傷和氣,一來顯示一下自己的勢力,讓突厥不敢小瞧他。王、高二人被殺後,李淵以空城計迷惑突厥,後以援兵之計繼續迷惑,最後,突厥終於退兵了。
為了爭取民心,李淵命令打開糧倉,救濟平民,大受百姓的愛戴,紛紛假如李家軍。太原的兵力已達五萬餘人。
同年六月,李密率瓦崗軍圍攻洛陽,大敗隋軍於平樂園。隋煬帝急忙派兵增援洛陽,一時間,長江以北的隋軍全部集中在洛陽的戰場之上,長安守備薄弱,李淵決定發兵進攻關中,奪取長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