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二章 女法醫在探案中(3 / 3)

“據與她交好的宮女的說法判斷,紅藥懂得醫術。隻是這事情發生之時,她尚未出世,若真的是家學淵源,恐怕要向第三代上找了。”

“以你看來,母後薨逝——”他背過身去,我看不見他的表情,卻能感受到他聲音中的顫抖。他才出繈褓就失去了母親,又遭遇了深宮中不懷好意的流言蜚語。他雖不常提到自己的母親,但是孺慕之情是天性。他怎麼能夠接受,他母親的離開,是因為他人的陰謀?

“你不要多想。”我打斷他的話,輕輕地抓住他握緊成拳,青筋畢露的手:“你父皇對你母後情深似海,以他的睿智,若真的是有人傷了你母後至此,他絕不可能半點沒有察覺,這般鎮定自若。今日——”

我還沒有說完,他的動作快如閃電抱緊我,疾如暴風驟雨的親吻將我卷入,沒有給理智留下一絲餘地。我被本能的驅使攀住他,意識在狂亂的汪洋裏,隨著他的呼吸與心跳,一起舞蹈。

他越吻越急切,好像整個身體的重量都掛在了我的身上,我支持不住,被他壓倒在了羅漢床上,他的手探進曳地的長袖,貼著我的肌膚盤桓而上,如赤鐵一般烙在我左半邊胸口,隱隱的壓力將我從喘息中驚醒,我使出吃奶的力氣來,才將他掀翻。

他順勢倒下,卻並不起身,讓我枕在他的手臂上,輕柔的吻落在我的額頭腮邊,猶自戀戀不舍。再被他煽風點火下去遲早燎原,我隻好再扯回這案子。

“那個侍衛我今天也審過了,總覺得有哪裏不對。”

他卻看著我,眼中全是笑意,擺明看穿了我東拉西扯,不過是掩飾內心慌亂的伎倆。

“我不喜歡吃點心,若下次再叫人送,一壺酒一道菜足矣。”

火辣辣的感覺從內心升騰,直衝到臉上。我猛地坐起身,幹脆地對他怒目而視,“你愛吃不吃,幹我何事?”

我唾棄完畢,正要起身,卻被他從背後抱住,按進懷中。他的聲音在我耳畔輕喃:“你要惱羞成怒,就隻能藏在這裏,隻有這裏,我才看不見你的臉。”

都這樣了還不忘擠兌我,我要不讓他見識下真正的惱羞成怒,怎麼對得起他!在他的腰間狠狠掐了一把,換回他一聲猛哼,我這才使勁推開他,跳下床道:

“你正經些,這塊絹帕是那宮女紅藥死前托付給宮女櫻草的,我卻看不出半絲端倪,你手下能人眾多,看能否尋出什麼蛛絲馬跡來。趁著鳳儀宮還未下鑰,你可以滾了!”

主犯自盡,從犯一一落網,從那位陳太醫家人的陳述中,我能大概拚湊出了事件的起由。

當年仁嘉皇後難產而死,小公主也成了死胎,讓皇帝非常震怒。除了那位主要負責保胎事宜的董太醫,會審的其他太醫,乃至仁嘉皇後宮中隨侍的太監宮女,也被皇帝下令賜死。而這位陳太醫當年還隻是新晉人士,與董太醫師徒相稱,那日當值於仁靜皇後宮中煎藥,所以逃過一劫,幸存至今。二十五年過去了,本以為塵埃落定,然而何紅藥的出現,又使當年的舊案,出現了新的變數。

據陳夫人說,陳太醫的“反常”是從半個月前開始。根據記錄,陳太醫在半個月前曾入宮一次,為淑妃看診。而據櫻草等人回憶,半個月前有一天,紅藥回房連晚飯都不曾吃就上了床,有人起夜時,甚至聽到了她的哭聲。看來那一天,應該就是紅藥找上了陳太醫,隻是他們二人之間有過什麼樣的對話,已然不得而知了。

死去的何紅藥正是當年為兩位皇後保胎的那位董太醫的後嗣。何紅藥的母親何董氏,是董太醫唯一的女兒。當年這位董氏以出嫁女之身,站出來為父親董太醫摔盆起棺,這種“非禮”的舉止震動京城。這樣剛烈的女子,對於父親的死亡,想必也是耿耿於懷吧。這次何紅藥的進宮,應該是有查清舊事的目的。

可是如果是為了董太醫身故的事情入宮,為什麼留在被子中的,是當年給仁靜皇後謝氏的保胎方劑?莫非紅藥已然想到自己可能遭逢不測,所以留著這個方子提醒追查之人,她的死亡,不僅是與仁嘉皇後的難產身故,也與仁靜皇後的產後虛弱有關。

陳太醫之所以追殺紅藥,是不是因為他手上掌握了什麼蛛絲馬跡?或者幹脆他就是和這件事有關?無論是哪一個答案,有一點可以肯定,那位董太醫就真是被人算計,含冤莫白了。

我的手邊,所有的信息好似散落的珍珠,淩亂地鋪了一地,也許那塊絹帕背後的秘密,就是我需要的線索,能將這所有的一切,有機的整合,讓我向真相更近一步。可是兩天下來,睿王那邊沒有任何線索,我隻有對著二十五年前太醫院和後宮的“大事記”,恨不得能盯出一朵花來。

我心裏清楚,如果不能形成一條證據鏈,那些大大小小的證據,充其量也不過是素材,就像沒有被點睛的龍,是永遠也飛不起來的。這個時候,我也隻能從力所能及的事情開始做起——比如重現她人生最後一天的情景。

我清空了“宮女宿舍”,獨自躺在紅藥的鋪位上,考慮著如果我是紅藥,會把追尋過去的線索藏在哪裏。畢竟按照櫻草所說,她們當時的相遇隻是一場意外,人是不可能把全部的希望寄托於“意外”的。

她所有的私人物品,我都一一檢查過了,並沒有什麼特別之處。如果我是她,我會把線索藏在一個不是特別難找,但是又容易忽視的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