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5章 天可汗乎(1)(1 / 2)

武則天將大唐的行政中心搬到東都洛陽以後,各色府衙的設置,基本上還是照搬長安的布局,盡管武則天吩咐工部要多做改變,但是長安的布局是最完美的,工部無法做出太多的改動,唯獨一座上陽宮是修建的別有風味的。從上陽宮出來,越過飛虹橋,就到了皇城所在。鴻臚寺在皇城的正中央,上官婉兒很快就帶著殷雨辰來到了目的地。

洛陽皇城有三省六部,九卿五監,左右十六衛,鴻臚寺是最好辨認的。鴻臚寺是天朝的門麵,主管各國來貢使者的接待,外觀金碧輝煌,莊嚴大方,絢麗堪比上陽宮,隻是規模遠遠不及。鴻臚客館裝修豪華,精致典雅,令人流連忘返。一直以來,鴻臚寺都代表著天朝的氣象,太宗年間,四海臣服,萬國朝貢,太宗被稱作天可汗,四方使者來朝,天朝自然少不了裝點顏麵,鴻臚寺的規模也是越來越大,越來越豪華。

因為有上官婉兒的指引,鴻臚寺當然不敢怠慢,殷雨辰便順風順水在鴻臚寺安頓下來了,成了名符其實的鴻臚寺行走,行走的意思,就是到處走走看看,不需要幹活。鴻臚寺有卿、少卿、典客等官職,殷雨辰沒有明確的職位,但是俸祿卻是按照正六品來領取的,因此誰也不敢輕視他,也不敢真正安排他做事。殷雨辰每天不過就是到處走走,然後就專心的研究書籍。

唐代,隨著中央政權對外開放政策的貫徹和實施,內地與邊疆各少數民族地區及周邊各國,進行了多層次、全方位的合作與交流。這些地區和國家的歸誠者、朝貢者、經商者、留學者、傳教者,絡繹不絕地向內地湧動。中原大地和沿海地區的大部分城鎮和一些鄉村,幾乎都可以看到他們生活的軌跡。在漢文文獻中,通常把這些人稱為“蕃客”或“蕃胡”。蕃客對唐朝的政治、經濟、文化及社會生活的方方麵麵都產生過極為深刻的影響。

因此,如何做好蕃客的工作,便成為唐朝政府議事日程上的重要內容,鴻臚寺就是唐朝設置的管理蕃客的專門機構。在這樣的一個機構裏麵,各種類型的典籍自然是少不了的,各色各樣的人才也是少不了的,光是語言翻譯,就有數十人,甚至還有契丹人、突厥人和吐蕃人。鴻臚寺收藏典籍的地方,叫做藏經閣,殷雨辰每天都帶著古文翻譯,隱藏在藏經閣裏麵,專心研讀各國典籍,與鴻臚寺的實質事務卻是大不相幹,鴻臚寺的紀律似乎也約束不到他。

日子輕鬆是輕鬆了,隻不過,實在有點兒悶,每天對著一大堆的書籍,殷雨辰就算真的是神仙轉世,大概也要悶壞。典客署掌管著最豪華的鴻臚客棧,服務員中美女自然是不少的,偶爾間還有來自西域、渤泥國等地的少數民族美女,隻是殷雨辰都不放在眼裏。畢竟,這些女子雖然有七分姿色,但是距離他的要求還差了點,都說大唐美女遍天下,怎麼就沒有遇到呢?唯一一個上官婉兒,似乎也是名花有主了,還是幾個主。

二月過後,有關高宗李治的喪事基本結束,各國派來參加喪禮的使者都先後回去了,鴻臚寺的工作不是很忙,很多別墅都空了出來,有空的人也漸漸的多了。殷雨辰什麼都不懂,但是嘴巴除了吃飯之外,還能做很多事情。他為人隨和,和同齡人很合得來,又沒有家人,薪水也不菲,可以時時拿出來犒勞一下大家,因此大家都覺得這個年輕人不錯,沒有什麼架子,因此很快交了幾個不錯的朋友:吉浩凡、顏尋楚、郤亭寄,他們三人都是科舉出身,才華高絕,詩詞歌賦,琴棋書畫,樣樣來得,在這小小的典客署實在有點惋惜,不過,天朝的人才實在是太多了,他們又承擔著國家形象的任務,卻也不感覺自卑困頓。

幾個人玩熟以後,自然少不了豬朋狗友一番,在鴻臚寺下屬的客棧裏麵,悄悄的胡天昏地了幾次。鴻臚寺卿崔元綜,是個和藹的老人家,勤於政務,但是很少過問自己的屬下,據說他正向著宰相的目標而努力,所以要精心的打點好各方麵的關係。鴻臚寺少卿宋之問,是個大文學家,應製詩詞十分出色,但是他剛從武則天身邊調來,還掛著崇文館大學士的頭銜,年輕氣盛,野心勃勃,同樣熱衷於權力,整天想著如何討好上司,以便成功的擠走崔元綜,成為鴻臚寺真正的老大,因此在鴻臚寺上班的時間也不多。

兩位老大既然不管事,下麵的人自然少不了無法無天,首席典客叫做甘白真,的確是個幹活的人材,但是會幹活不等於會領導,崔元綜和宋之問如果不在,別人也不買他的賬。隻是鴻臚寺的官員,大部分都是科舉出身,潔身自好,不太敢胡來。但是殷雨辰來了以後,潔身自好這個底線也被打破了,幾場昏天昏地下來,本來還是愣頭青的吉浩凡、顏尋楚、郤亭寄等人,都告別了處男生涯。一番風liu之後,他們三個不免有些害怕,殷雨辰卻不以為然,拍著胸膛保證,一切後果都在自己身上兜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