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9章 高麗餘波(3)(1 / 2)

按照規定,貴賓外出,是要提前做好準備的,鴻臚寺有自己的保衛部門,要先行進行安全戒備工作,此外,還要通知禮部派人隨同,最後,還要通知駐東都的警戒部隊,以免發生意外。李詩瀅來自不安全的區域,安全工作更是重中之重,萬一她在天朝被人謀害了,這麻煩可大了,無論是天朝還是武則天本人,都丟不起這個麵子。

剛好,鴻臚寺少卿宋之問從外麵進來,殷雨辰馬上找機會將事情說清楚了。宋之問眼珠子一轉,示意殷雨辰帶著她先去,自己來負責其餘的工作。殷雨辰這才鬆了一口氣,跟在李詩瀅的後麵出去了。

李詩瀅似乎對洛陽很熟悉,出了鴻臚寺,就沿著天街往南走,直接過了黃道橋和天津橋,進入洛水河南邊。殷雨辰還是第一次走在洛陽的街道上,目睹周圍的建築,除了驚歎一千三百年前的熱鬧非凡和巧奪天工之外,再也沒有別的想法。盡管大唐高度重視農桑,所以對商業貿易有諸多的限製,但是,在洛陽城內的南市和北市,境況依然非常的熱鬧,到處都是來往的人群,在各條主要的街道上,也是摩肩接踵,人流絡繹不絕,看來李治駕崩帶來的負麵影響,已經逐漸的遠去。

殷雨辰想要進去南市看看到底是如何的熱鬧法,於是故意往旁邊帶了幾步,不料卻發現李詩瀅直接從街道穿過去,根本沒有進入南市,他也隻好失望的跟著,想要說些具有吸引力的話,可是卻說不上來。李詩瀅一路上都沉默不語,完全沒有交談的意思,殷雨辰也不好開口,兩人默默地走著,不一會兒就到了朱雀大街的盡頭。李詩瀅的腳步還沒有完全停下來,居然從定鼎門出去,沿著筆直的官道往前走。

“詩瀅小姐,你要去哪裏?”殷雨辰終於忍不住開口了。

“你是新來的嗎?”李詩瀅不答反問。

“是啊!我是新來的!”殷雨辰隨口說道。

“我要去白馬寺,還有一段路呢!你要是累了,就在這裏等我吧!我來白馬寺已經二十三次了,你不用擔心我會出意外的。”李詩瀅輕聲地說道,充滿了善解人意的味道。

殷雨辰稍微喘了一口氣,心裏忍不住想著,不就是來上香嗎?幹嗎搞得神神秘秘的?他卻不知道,李詩瀅哪有什麼神秘可言,不過是他自己的錯覺。事實上,李詩瀅每個月都要來白馬寺上香的,以前都是顏尋楚跟隨的,偏偏顏尋楚沒有將這件事告訴他,大概是覺得沒有告訴的必要:這種事情太平淡了。

白馬寺有中國佛寺“祖庭”之稱,始建於東漢永平十一年(公元68年),因漢明帝“感夢求法”,遣使迎請天竺僧人回洛陽後而創建。白馬寺建成後便成為東漢最主要的譯經場所。攝摩騰、竺法蘭首先在這裏譯出了第一部漢文佛經《四十二章經》,之後天竺僧人曇柯迦羅又譯出了第一部漢文佛律《僧祗戒心》。隨著佛經漢譯本的逐漸增多,佛教在我國日益廣泛傳播開來。所以盡管後來佛教派係繁多,刹廟林立,但白馬寺一直被佛門弟子同尊為“釋源”,即中國佛教的發源地。

“明月見古寺,林外登高樓。南風開長廊,夏日涼如秋。”這是唐朝詩人王昌齡筆下的白馬寺。自從建寺以後,白馬寺的香火一直非常鼎盛,沿途行人很多,有說有笑的,還有不少馬車來往,很多人在回程的路上,都興奮的談論著白馬寺的雄偉規模。李詩瀅對於別的談話,總是細細的聆聽,和她自我封閉的性格形成巨大的反差,反而是殷雨辰也不太在意,白馬寺的規模固然雄偉,但是他所見過的宏偉寺廟,實在太多了。

驀然間,前頭一匹快馬飛來,馬上一個紅衣服的少女,使勁兒的揮動著馬鞭,她胯下的戰馬好像箭一樣的急馳過來,後麵卷起漫天的灰塵。沿途行人急忙紛紛避開,李詩瀅也乖巧的藏到了路邊,殷雨辰動作慢了兩步,那個少女催馬從殷雨辰身邊掠過,飛舞的馬尾巴差點打在殷雨辰的臉上,等他要轉頭教訓兩句的時候,那個紅衣少女已經快速的消失了。

“什麼人啊,真是的!”殷雨辰看著紅衣少女的背影,自言自語的說道。

“那是太平公主……”有人低聲的回答。

殷雨辰微微一愣,太平公主?

都說唐朝的公主開放而且潑辣,果然是真的,這個太平公主是武則天的女兒,自然是囂張的不得了了。果然,這邊的話還沒有說完,前頭又有數十匹戰馬急促的趕來,當頭一人,眉清目秀,氣宇軒昂,正是太平公主的丈夫薛紹,後麵還跟著幾十個侍衛,一行人好像一陣風的掠過,官道上頓時塵土飛揚。看他們的裝扮,應該是剛剛打獵回來,禁獵令才下了十幾天,太平公主就公然帶人打獵,這禁獵令的效果,可想而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