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那個寒冬臘月天,短短五日,這才五日啊,涼州境內所有油鹽被人以高價采購一空,沒有油鹽也就算了,就連戎狄們冬天裏最愛吃的肥羊也被收去了大半!即便有些老戎狄不缺錢不願賣,可那幾天裏盜羊成風啊,自己不賣?人家盜羊賊幫你賣!
還不知道發生了什麼的老戎狄懷著金銀,美滋滋的去州府裏買東西,到了市集才傻眼了,平素裏熱鬧繁盛的牛羊市集空空蕩蕩,連一根牛毛也沒有啊!老戎狄們愣住了,不知道該如何是好。還是漢族官吏腦子反應快,急忙追查涼州境內那些油鹽牛羊的下落,可看守城門的城門官早已被人收買,就在老戎狄們呼呼大睡的時候,幾十萬頭牛羊被連夜送到了炎、寧兩州境內。
沒有牛羊就吃漢人的麵食總行了吧?可市集的糧草同樣被收去了大半,堆積成山的糧食被那揚州公子一把火燒了個幹幹淨淨!
老戎狄起初極是憤怒,當即點齊兵馬殺到炎、寧兩州邊境,要這兩州退還牛羊,但二州已是陳列重兵嚴陣以待,隔著戰壕拒馬,這頭殺羊宰牛吃得不亦樂乎,那頭的老戎狄隻得勒緊褲腰帶咽口唾沫。對峙半個月後,僅存的口糧終於消磨殆盡,驕橫的部落首領們尋求炎、寧兩州商量,看是否能夠賣點牛羊給他們?可人家說了,想要買可以到我們炎州寧州城裏去買啊,但事先給你提個醒,陶朱坊不發話,城內的市集大半是不敢賣的。想要牛羊糧食別找我們,找陶朱坊去,誰讓你們和漢人交惡,害得涼州州府庫房沒辦法積蓄錢糧啊。
再是僵持半月後,看到部落內那些小孩一個個餓得麵黃肌瘦,部落首領們終歸還是於心不忍。幾大首領綁了當日搶花魁那崽子前去炎州向那陶朱坊的公子請罪。那揚州來的公子笑眯眯道,這事兒好說,我是生意人,和氣生財嘛,公子我為了整你們涼州足足花了一千五百萬兩雪花銀,你們湊個整,吐出兩千萬兩來,公子我就點頭,把牛羊糧食運回涼州去。
這個銀兩數目興許是江湖中人以訛傳訛難以考證,但那些戎狄的蠻橫氣焰自這件事後開始收斂,張氏政令也漸漸得以推行,府庫日漸充實,這一點上對涼州而言卻也是大大的好事。至於那位名聲大噪的公子,因為此等囂張跋扈行徑壞了生意人的規矩,陶朱坊坊主親自趕到涼州將他帶走,嚴責其閉門思過,不得踏出揚州半步。四年來他也便銷聲匿跡,隻留下了那文人筆下“不帶長戈不帶鉤,不博功名不封侯。怒發衝冠為紅顏,敢擲萬金屈涼州!”的豪情壯舉,仍為世人所津津樂道。
隻是極少會有人去在意那青衣花魁的下落。生在這亂世的紅塵女子,想來大多都是身不由己罷?
肩上搭著一塊抹布的年輕店小二在聽到那些來往客商說起這段事跡時,不由一歎,其狀甚是扼腕。那桌客商中有個與他差不多年紀的後生小子道:“小二哥,你可是在為那青衣花魁命途多舛,身陷紅塵卻難遇真情而歎?”
後生小子真情流露,一臉向往,十七八歲果然是愛做夢的年紀。那店家小二微微一怔,連忙點頭稱是,陪笑走到灶房去端菜肴之際,這才喃喃自語道:“可惜啊,真可惜了。幾十萬頭牛羊,那該能吃多久啊?”
二十年來銀錢換取依然沿襲龍夏王朝舊製,買東西就得付銅板,兩隻燒雞就得付半兩銀。喲嗬,吃了本店燒雞抹了一嘴的油,居然說沒錢付賬?好辦啊,生意人嘛,和氣生財,留下來做半個月的店小二跑堂還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