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講師這番舉動出乎所有人預料,原本還算是體貌光鮮的鄒姓公子在被扣上那碗粘貼告示的漿糊之後頓時怔住。一怔之下也就給了楚講師拿刷子粉刷的空當,弄得他著實是狼狽得很。
折了顏麵的鄒姓公子頓時火氣,怒喝道:“小子竟敢如此!”
氣極的他沒有慢條斯理揚言威脅談判雲雲,掄起拳頭就往楚講師身上招呼,要把滿腔怒火落實到行動上去。與他同行的幾名公子哥見自己人吃虧,均是摩拳擦掌,唯恐落於人後顯得不夠英勇義氣。
不會講學的講師大本事沒有,這與人鬥毆的功夫卻是不差。幽州時候的光輝事跡暫且不論,僅僅是踏足青州之後,就先後在聚鮮樓和戎狄鬥毆,銀鉤坊外和惡漢鬥毆,半聖山下和張三飛鬥毆。要說什麼高人風範八竿子也打不到他,更不講究什麼打人不打臉,踹人不踹陰的江湖規矩,黑虎掏心猴子偷桃海底撈月直搗黃龍這些損人招數無所不用其極。
本來還想見識年紀輕輕就躋身講師行列,想來也該有什麼非凡本事的楚講師大殺四方表現的圍觀學子徹底傻了眼。六七個衣著光鮮的青年抱著胳膊大腿兒鬥毆,場麵比潑皮無賴打架還要難看,隻差沒有張嘴去咬了。一直悄悄跟在楚講師後邊的柳榆莢本想站出來和講師一起,可這等場景讓她不知所措,總不能讓她這麼一個柔弱小姑娘也參與鬥毆吧?
此時正值晌午時分,不少學子前往三省堂用飯,途經此處見得這般場景自然駐足觀看。出身貧寒的,素惡豪閥名門公子所為,大聲叫好,希望楚講師拳頭能夠重點,替他們好好出口惡氣。出身富貴的,則幸災樂禍的看著這一切,不僅不出手幫鄒姓公子,反而揶揄鄒廣仁,你這腦袋上粘著什麼東西?難道是趕潮流新出來的頭飾?這還真是別出心裁啊。
鄒廣仁被這煽風點火氣得不行。無奈他出身青州三大門閥中的鄒閥,族內有的是高手甲胄供他使喚,他隻消懂得馭人心術,何須去練那勞苦的武藝?與他同仇敵愾的那幾名公子哥大致也是如此,平素裏都是驅使惡仆甲士行凶作惡極少親自動手的他們,打架鬥毆手段著實少得可憐,雖然仗著人多力量大的優勢將楚講師死死抱住,可缺乏實戰經驗的他們招架不住楚講師的無恥招數,三五下的工夫就捂著襠部叫苦不迭,怒氣全都擰到眉頭上去了,哪還有反擊的力氣?
也許是應了驕兵必敗之說,得意洋洋的楚講師鬆鬆寬大儒袍的領口,穿著這麼一件衣服打架著實是件很痛苦的事情。正當他要上前數落鄒廣仁這幫人幾句,相當於勝利宣言的時候,放鬆下來的他踩到了儒袍的下擺,踉蹌之下摔倒在地,戰局陡然翻轉!
吃盡了苦頭的鄒廣仁不願錯過這個翻盤的機會,顧不上痛楚義無反顧的撲向楚講師,整個人壓在那無恥之徒的身上,並招呼同黨道:“快,決不能放過這小子!”
按說摔倒在地突然又被人壓著的楚講師一時間也難以掙紮出來,隻要廣仁兄的同黨們揪住那小子的雙手,狠狠給他幾下,也不由得他不就範。但這幾位公子哥在眾目睽睽下遭受這等恥辱,尋常手段哪能解他們胸中氣憤?於是乎,他們以最決然的方式來對付楚講師,要讓卑鄙小子懂得什麼才是大丈夫的威武不屈!
沒有思索沒有遲疑,大無畏的公子哥們在鄒廣仁撲在楚講師身上,並發出那聲吆喝之後,慷慨激昂撲在鄒廣仁的身上,一重疊一重,每一疊之下都伴隨著慘無人道的哀嚎之聲。此聲經久不絕,據說有琴院學子從這哀嚎聲裏聽出了韻律,不久後編了首名為《七疊韻》的曲子。除了最下層的楚講師和鄒廣仁外,上麵的公子哥還有五人,正好七疊。
當然這個不是重點,重點是現場有個捧著核桃邊砸核桃邊看戲的胖子眼疾手快,自鄒廣仁開始,每疊上去一個就扔顆核桃進去,角度刁鑽極不顯眼,卻讓那些個公子哥嚎叫聲提高了好幾個境界,未了他還蹲在地上,看向奄奄一息的楚講師,笑眯眯道:“小二哥,趴在地上趴累了吧?要不要吃顆核桃?”
承受了幾百斤重量,已經隻剩下口氣的楚講師沒有力氣再去和這胖子爭吵,還是旁人實在看不下去了,這才將壓在上麵的幾個公子哥扶起來,先是挨了下三濫的狠毒招式,現在又被核桃磕磣得夠嗆,除了最上麵的那位外,其他幾人光景實在是好不到哪裏去。楚講師皮糙肉厚倒還能喘幾口氣,可那疊在第二位的鄒廣仁不僅承受五人重量,還被核桃磕得皮肉發青,好在他體格不算瘦弱,要是以破落戶田孟嚐的小身板,恐怕不死也得傳來哢嚓脆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