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孟薑女(1 / 2)

古代秦始皇時候,有個女子叫孟薑女,嫁個丈夫叫萬喜良。兩個人感情非常好。可惜結婚才一個月,官府就征萬喜良去當差,並且限期很緊,立刻就得動身。到哪兒去呢?北方荒涼地帶。去幹什麼呢?修築萬裏長城。多長時候可以回來呢?誰也不知道。當時各縣各村都征人,人數成千成萬,萬喜良是其中的一個。

這真是個晴天霹靂。沒出這件事的時候,一家人無憂無慮地過日子,公差一上門,馬上把家庭拆散了。公差凶極了,催被征的人上路,像屠夫趕牛羊一樣。孟薑女又是怕,又是恨,心慌意亂,一時也不知道怎麼樣才好。她跟著公婆送丈夫到村口,那裏擁擠著很多人,送人的,被送的,都含著眼淚。她恨時間太短,說不盡許多話,身體要保重啦,冷熱要留心啦,常常捎信回來啦,能回家的時候趕快回家啦……說了一遍又一遍。最後公差催著趕快走,送行的跟上路的這才分開,卻還是我追著望望你,你回頭看看我,直到彼此瞧不見影兒。

孟薑女跟著公婆過日子,體體貼貼地侍奉公婆,像丈夫在家時候一樣。公婆見孟薑女這樣,心裏也就安慰一些。

可是萬喜良一去就杳無消息。孟薑女時常到村口去看,希望過路的人給捎封信來。好容易遇見幾個從北邊來的人,問他們見著萬喜良沒有,他們都說不認識。孟薑女又時常抬頭望天空,希望鴻雁落下來,腳上帶著萬喜良的信。可是一群群的鴻雁飛過去,遠了,一隻也沒落下來。萬喜良在外頭怎麼樣了呢?累了怎麼休息?病了有誰照顧?是不是平平安安地在那裏?究竟什麼時候才能回來?孟薑女這樣想想,那樣想想,心裏越來越不安定。跟公婆說起,公婆也隻說惦記得要命,對著臉唉聲歎氣,誰也沒有好主意。

一晃幾年過去,又到了冬天。猛烈的西北風刮起來,吹到臉上像刀削似的。孟薑女想丈夫在北方,北方的風還要厲害得多。那裏不但風大,而且滿地冰雪。寒風和冰雪圍住丈夫,他帶的幾件衣服早該破爛不堪了,那怎麼受得了?他怎麼能得到新的寒衣呢?他沒法得到,除非自己給他做。他怎麼能穿上自己給他做的寒衣呢?他沒法穿上,除非自己給他送去。

孟薑女就動手做寒衣。剪刀忙忙地裁,針線密密地縫,隻怕穿在身上不夠暖和,絮得特別厚。她一麵做,一麵祈禱北方的寒風吹得輕一些,天氣冷得差一些,不要跟丈夫為難。她一麵做,一麵默默地跟遙遠的丈夫說話,叫他忍耐幾天,自己正在為他做寒衣,做完就給他送去。

公婆也很惦記兒子,自然願意給兒子送去寒衣,隻愁她不認得路,不知道兒子在什麼地方,送不到。

她回答公婆說,她不知道丈夫在什麼地方,可是知道那個地方總在世間,秦始皇能把丈夫派到那個地方,她就能找著那個地方。公婆聽她說得有理,等她完工,就叫她即日動身,快去快回來。

她背起包裹,包裹裏是親手給丈夫做的寒衣,辭別公婆,就起程了。一路上天亮就前進,天黑才停止,一直往北方走,她知道隻要方向不錯,總能到達丈夫所在的地方。

有時候是漫山遍野的風,飛沙走石,天地昏黃,她幾乎站都站不住。可是她頂著風前進,心裏想,移動一步就靠近丈夫一步。

有時候是成朵成團的雪,滿地銀白,路滑難走,她幾乎步步要摔交。可是她努力把腳步踩穩,心裏想,要把寒衣送給丈夫,決不能摔壞了身子。

有時候找不到投宿的人家,她就在破廟裏或是路旁的涼亭裏住下。夜間比白天更冷,她沒有鋪蓋,就抱著包裹取暖。想想結婚以後一個月的生活,想想秦始皇蠻不講理的可惡,想想丈夫出門以後幾年來的想念,想想一路上的艱難辛苦,想想找著丈夫那時候的歡樂,不免翻來覆去睡不著。有一晚,她又住在一個涼亭裏,正在左思右想睡不著,忽然瞧見地上一片白,好像鋪了一層濃霜,抬起頭來,天空掛著圓圓的月。她望了一會兒,隨口編成兩支小曲兒:月兒圓圓分外明,孟薑女丈夫築長城。

哪怕萬裏迢迢路,送與寒衣是儂情。

月兒圓圓亮光光,孟薑女恨透了秦始皇。

要築長城你自己築,為何累我喜良郎!

唱了幾遍,倒睡著了。夢見丈夫就在麵前,他穿上新的寒衣,連聲說好,又說:“咱們回去吧,從今以後,咱們好好過日子,再不分開了。”她快活極了,站起來就走,卻摔了一個交。醒來一看,懷裏還抱著包裹,天上的月稍微偏西了些。

她一路上投宿的人家,有好多家情形跟她家相同。或者是個青年女子說丈夫築萬裏長城去了,或者是一對老夫婦說兒子築萬裏長城去了,全都跟萬喜良一樣,一去幾年,杳無消息。談起的時候也是歎氣流淚,也恨透了秦始皇,說他無原無故築什麼萬裏長城,害得人家骨肉分離。他們知道她去送寒衣,青年女子自愧不如她堅強勇敢,老夫婦可惜沒有像她那樣一個兒媳婦。他們都把家裏人的姓名告訴她,還詳細地描畫個兒怎麼樣,麵容怎麼樣,拜托她牢牢記住,要是遇見的話,千萬給帶個口信,囑咐他早早回來。她自然滿口答應,說隻要遇見,一定辦到。她又把兩支小曲兒唱給他們聽。他們都記住她的小曲兒,有時照她的調子唱幾遍,一麵發抒想念的心情,一麵為她祈禱,盼望她能夠很快找著丈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