項羽在齊地的城陽,得到了都邑彭城失守的警訊,大驚,立即留下部將項聲、龍且、鍾離味等領兵繼續在齊地作戰。
項羽自己親自率領三萬精銳輕騎,星夜出發,向南疾馳,短短幾天,項羽的三萬輕騎就經過魯縣(今曲埠)到了胡陵,再又到了蕭縣(今安徽蕭縣)。
在蕭縣,項羽留下一萬精兵,迅速切斷了諸侯軍的退路,阻斷了漢軍西撤的道路。
項羽在蕭縣稍作部署後,就率領著餘下的兩萬精兵,借著清晨的曉霧,在鳥喃鶯啼聲中,疾如狂風,閃電般的向諸侯軍發動了突然襲擊。而此時,可憐那諸侯軍,毫無防備,漢王還在與眾人狂歡呢!
楚軍如天兵降臨,狂歡的人們才如夢方醒,頓時亂作了一團。他們很吃驚:楚軍怎麼會這麼快就來了?
他們的心裏在發慌:也不知道楚軍到底來了多少人?但是,有一點他們是深深地知道的:那就是項羽的虎威!所以,諸侯軍的士卒們驚慌失措,四散而逃,哪裏還聽什麼號令!人人丟盔棄甲,隻恨爹娘少生了兩腿,四處狂奔,潰不成軍。
可是,當這些士卒們驚慌狂奔的時候,他們突然可怕地發現,他們的四周竟然是河網縱橫,是無路可逃的絕地。
陷入了絕境的士卒們,呼天搶地,人馬相藉,自相踐踏,死者不計其數。
漢王劉季和張良、韓信、陳平諸人,均是明智之人,卻也會犯下了這不可饒恕的兵家大忌!
這兵書上說:知己知彼,百戰不殆。且不說知彼,自己所處的環境應該知道呀!這彭城四周,河流眾多,穀水、泗水縱橫,兵處其間,退路全無,如有不測,豈不是自尋死路?
不知道張良、韓信、陳平諸人為何沒有向漢王指出這個潛在的危險?也或許是他們該講的都講了,可是漢王的頭腦被勝利衝昏了而沒有聽進去吧?總而言之,劉季沒有對這個潛在的危險作出任何的防備!
自古驕兵必敗,這話是多麼有道理!現在,災難降臨了。
諸侯軍見楚軍如神兵天降,頓時大亂。有武器的拖拽而走,有的人根本就找不到武器,隻有徒手相搏。
那兩萬楚軍乃是項羽軍的精銳,又是輕疾而進,所以,兩萬人馬突入諸侯軍中,快如疾風,飄若驚鴻,那痛殺諸侯軍的情形,恰似旋風掃落葉一般,諸侯軍逢著就死,碰著就亡,死傷無以數計。
諸侯軍被楚軍追殺,四散狂奔,偏那穀水、泗水就橫在了眼前,阻斷了他們的逃路,士卒們就不顧一切,跳水逃命,因而自相踐踏,死傷又不計其數。
待逃過穀水、泗水之後,漢王清點軍馬人數,發現士卒已經折殺了一半。而楚軍仍然在後麵緊緊追趕。
諸侯軍隻得向南翻山越嶺而逃,楚軍在後麵窮追猛打,一路追到了靈璧。
那諸侯軍一逃到靈璧,就又叫苦不迭,原來,淮水又橫在了眼前。看看楚軍追兵已至,諸侯軍隻得倉促渡河。
楚軍趕到,亂箭齊發,諸侯軍亂作一團,被殺死、射死、踏死、淹死者無以計數,十餘萬具屍體將淮水堵塞,淮水為之斷流。
項羽見諸侯軍渡河後仍亂作一團,狼狽不堪,立即指揮部下迅速渡過淮河,將剩餘的漢軍團團圍困起來,漢王及其部下頓時陷入了絕境。
眼見得四下裏楚軍合圍上來,劉季知道無法走脫,乃一屁股跌坐在地上,仰天長歎,絕望地對天大叫:“蒼天哪!劉季有難了!那就睜開眼看看吧,你得幫幫我劉季呀!”
說來也真巧,無巧不成書。正當劉季陷入絕境之時,卻突然從西北方向刮起了一陣狂風,卷得烏雲蔽日,攪起漫天的塵沙,天昏地暗,摧樹毀屋。
風迷人眼,沙擊人麵。楚軍睜眼不得,而劉季和漢軍卻可以睜眼見物。漢王趁機與部下數十人眾,衝出重圍,向沛縣方向絕塵而去。
諸位,項羽敢用區區三萬人馬,千裏奔襲諸侯聯軍,這是何等的膽魄!且不說勞師襲遠,兵家大忌,就是單說這項羽敢用三萬人馬千裏奔襲二十倍於己的敵人,能夠有這樣膽大的決策行動的人,幾千年來,除了他項羽,還有何人?
也許,在項羽的心裏,從來就看不到敵人,從來就沒有什麼敵人多寡的數目,甚至沒有諸侯,沒有敵手,他是誰都沒有放在心上!
項羽的膽魄來自於自己的信念,來自於藐視一切、傲視天下的氣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