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此,彭越受漢王之命,略地梁魏之間,攻下了許多城池,這叫漢王很高興,這是後話。
且說漢王安定下了魏豹和彭越諸事後,就率領諸侯大軍,千裏迢迢,奔襲楚都彭城而去。
且說那楚都彭城,雖然是項羽的都城,其實,這彭城並不大,城邑也不是很完備。
因為,項羽剛入主彭城,遷徙了義帝,還未喘口氣,就被齊地之亂攪亂了方寸,忙於平叛三齊之亂,並自此被拖入泥淖,無暇返回王都,更無暇顧及都邑的建設。
因此,正與劉季所預料的一樣,彭城雖然是項羽的都城,但是,王邑的吏治沒有完善,都城城池都沒有建設完備,這座都城有如空設。
項羽妄自尊大,極度輕敵,完全沒有把諸侯之軍放在眼裏,都城根本就沒有設防,城中駐軍乃老弱病殘,主力軍隊全在齊地征戰。
漢王劉季正是因為有了楚都空虛的戰機,所以才能夠輕而易舉地就襲占了彭城。
漢王劉季縱一匹白馬,手提三尺寶劍,率領著龐大的諸侯之軍,排山倒海一般地湧向彭城。
那城中軍民見諸侯大軍來勢洶洶,嚇都嚇壞了,哪有抵抗之力?因此,漢王進襲彭城根本就用得著動什麼刀兵?漢軍諸侯軍那是一路奏著凱歌,昂首闊步地開進了項羽的城邑之中,就像是劉季率軍凱旋回到了自己的王都一樣輕鬆愉快。不費吹灰之力,項羽的王邑就踏在了劉季的腳下。
漢王實在是高興啊!
當初,在鴻門宴上所受的委屈,那滿腹的灰溜溜的晦氣、那懷著滿腹的怒火無奈而入巴蜀的怨氣,今日統統地煙消而雲散,化為烏有了!湧上心頭的是淩駕於諸侯之上的的豪情,充溢在胸間的是複仇後的快意!
漢王登上彭城城闕,左有諸侯,右有諸將,腳下是被他征服的勁敵的都邑,劉季的胸中不由得升起了萬丈豪情。信陵君、秦始皇的影子不斷地在劉季的腦際裏閃現,因為劉季覺得他今天所取得的成就堪比始皇,蓋過了無忌。
於是,漢王劉季下令:全軍將士,今日狂歡,置酒高會,通宵達旦!
酒徒劉季也多年不知肉味、酒味,今日鼻際又縈繞著酒肉之香味。劉季他今天要豪飲,真願長醉不願醒啊!
漢王同時下令:將項羽的府庫劫掠一空,將項羽的後宮佳麗盡歸己有。
這五方諸侯,六十萬大軍,說到底,相互之間並沒有進行過什麼真正意義上的協同訓練,成員又複雜,因此,指揮起來就難以統一。
士卒們願意參戰的來了,不願意參戰的迫於漢王之威也來了,畢竟是降漢,是違心之舉,會戰彭城,更不情願。
但是,不管願來不願來,畢竟是都來了,都參戰了,可沒想到的是,仗打得出奇地順利,很快就占領了彭城。
既然願不願意都來了,城也拿下了,總得要有所得吧!這彭城是項羽的都城,要知道,項羽從鹹陽擄掠來的財寶美女可都在這裏呢!
於是,這幫成分複雜的軍隊,人人都不聽軍令,放肆地放開手腳搶掠。漢王想要約束他們,根本就無能為力。
因此,彭城之中,亂紛紛的一片,人人心中隻有財寶美人,隻有放縱發泄,暈乎乎的一片,對於有無危險的來臨,哪裏顧得上?
張良也隨漢王劉季來到了彭城,他見到了這樣的局麵,立即敏感地預感到凶險會馬上來臨。
張良立即進諫漢王劉季,憂心忡忡地提醒漢王,要他想盡一切辦法約束好諸侯之軍,警告漢王提高警惕,預防潛在的危險。可是,漢王卻不太重視,因為他覺得,那項王遠在齊地呢!
韓信、陳平也隨漢王來到了彭城,也預感到危機的臨近,也一起警告漢王,但漢王根本沒有聽進去。
韓、陳二人初來漢軍不久,二人覺得自己不便多言。
這人呀!一高興就容易上火,一上火,就容易缺心眼!要不然的話,哪來的“智者千慮,終有一失”之說呢!總而言之,漢王劉季一高興,就缺了一生中最不該缺的心眼!
劉季對楚軍的威脅不加防範,對周圍的地勢不加考察,對下一步的部署不加規劃,於是,就犯下了一生中最大的錯誤。殊不知,漢王的這個對手可是一個頂天立地、有著高超的軍事指揮才能的大勇之人呀!所以,漢王劉季所犯的這個不該犯的過錯,可以說是致命的。
不信,你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