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陰如梭,時光荏苒。轉眼間,當年的那個嗷嗷待哺的嬰孩已經漸漸長大。自幼起就有大誌的先主劉備,此時已是羽翼漸豐,如一隻振翅待飛的雲雀,終極的目標隻有一個:青天。
我們的這位從小就招人喜歡的皇叔,平時除了喜歡結交遊俠猛士之外,重要的是他還認識了幾位大腕級別的人物。
其中,最有名望的要數前九江太守,盧植。
說起劉備認識這位盧植盧老先生,還是在他十五歲的時候。他有幸拜了這位前任九江太守為師。(劉備出生於161年,盧植出生於139年。所以這樣推算,他們初次見麵結交,應該是在176年,那時盧植37歲)
眾位可不要小看這位盧老師。這可是非常了不起的人物。據史書記載,盧植身長八尺有餘,聲如宏鍾。年少時就博古通今。性格剛毅有大節,此外他還胸懷濟世之誌。有意思的是,這位盧植先生卻也筆者的同鄉,是今天的河北涿州人士。。“名著海內,學為儒宗,士之楷模,國之楨幹”,這些都是東漢朝廷對這位“涿郡涿人”的盧先生的評價。
說起這位盧植前輩,在我們當地可以說是無人不知無人不曉,他的知名度可一點也不壓於我們的劉皇叔。其實,這說起來話就長了。他的名望當然和他生前的作為和高尚的人品是不可分的,但是這些也不全是靠他本人的才幹和聲望,也與其後人世代的不懈努力是分不開的啊!說起盧植本人的才學義氣,聲名宇內,我在方才已經略表一二;接下來我來說說他的後代們。
盧植的後人,名人賢士眾多,真可謂是曆代不衰,至今還仍繁衍於海內外。從東漢盧植算起,這世世代代出的名人那可是多到難以計叔了。據辭書考證,曆代盧家的名人加起來有上千人之多!其中光宰相就出了20幾個!更讓人不可思議的是,韓國的兩任前總統:盧泰愚和盧武鉉也都稱他們是範陽盧氏的後裔!另外,盧植墓至盡尚存,在他的故鄉盧家場還修有盧氏祠堂。每年都有大量的盧氏子孫前來祭祖。今天,在涿州城東拒馬河畔,有一處建築群,它紅牆藍瓦,綠樹掩映,肅穆幽雅。座北向陽的大門上,黃底墨字“範陽盧氏宗祠”匾額鮮明奪目。這就是保存至今,光耀千古的範陽盧氏宗祠。
我們說,如果說涿州的過去是因三國而聞名。那真正讓此外名揚海外的還要歸功於這盧老爺子和他的子子孫孫們。“範陽盧氏”使“涿州名揚天下”、涿州是“世界盧氏祖先的基地”,這話不是我說的。就是剛才我提到的那位韓國前總統盧泰愚所言。
所以,我們的劉皇叔能夠找到這麼一位賢德的名士做老師,可見他也非池中之物啊!其實,劉備除了結交了這位了不起的盧老前輩做老師外,還和遼西人公孫瓚很要好。此外,中山的大商人張世平和蘇雙等人也都很看好他,資助給他許多錢財。總而言之,我們這位劉皇叔,用句現在的話是:人間人愛,花見花開。那也是,青春少年,是樣樣的紅啊。
今天也許有很多人說:其實我覺得劉備也沒什麼大才能,大本事,靠的就是臉皮厚,人比較虛偽,心比較黑。這個觀點,我不認同。至少從他少年時的經曆,我們就能略看出:這孩子絕非等閑之輩!一個沒有任何背景的苦孩子,硬是從最底層一點點地爬了上來。這說明了什麼?我想這也很是值得我們思考的。
雖說,他不怎麼愛讀書,也沒什麼特殊的大本領,但是他胸有大誌啊。另外,他的為人處事,那也是相當謹慎。為人處事也是講究仁義。雖說平時話不多,但甚為穩重。用句現在時髦的話來講就是這個孩子很“講究”。
所以,年紀輕輕的他,才能得到大腕級的長輩們的喜愛和栽培。想想看,我們今天的領導和長輩們不也非常喜歡這一類的孩子麼。(據說,這樣的人,在官場上備受歡迎:)
所以我想,也許這才是劉備,一個苦孩子,一個“草根”級的主兒,能從平民堆裏硬冒出來的原因吧!
所以,我們可以說。至少從這個角度,劉備還是很值得我們後人學習的。尤其是對於那些家境優越,自己卻無所事事,不知道下一步怎麼走,做什麼的“富二代、”和“富三代”們。沉睡的孩子們。趕快醒醒吧!千萬別在混沌中虛度了一生。最後,奉上一句老話:靠人會老,靠山會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