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八節 北洋機器局(2 / 3)

見此光景,趙衡隻能直搖頭,原本來之前的十分熱切到現在連半分都沒有了。

“姚師傅,有位大人找你……”門房領著他到了一間黑乎乎的屋子裏,趙衡細看了下,四周似乎還漏著風,好在天氣轉暖,吹風倒能涼爽些,對方一指一個頭已花白的工匠,說道,“這就是姚師傅了,是我們這手藝最高的匠人,年輕時候據說還出洋幹過,大人找他打肯定沒錯。”

對麵之人在趙衡看來年齡絕超不過五十歲,但頭發已完全白了,背也駝了,滿臉滿手的油汙,看上去比叫花子強不到哪裏去,這就是所謂手藝最好的工人?見著趙衡嶄新的官服與年輕模樣,對方也愣了神,跪下去便道,“不知大人家中要打些什麼器具?可有圖紙?如果沒有,小老兒叫徒弟出來按您的意思畫一幅。”

見這副模樣,趙衡本能地皺眉,但一想到來意還是忍住了,從皮包裏掏出圖紙遞給對方,說道:“你起來吧,這個看看能做不?”

對方原以為趙衡肯定要人重新畫,沒想到真拿出來圖紙,他接過後趁勢站起來端詳,似乎又嫌屋裏不夠亮,又湊到機器前麵,那裏有個昏暗的電燈,照明情況要好一些。

門房點頭哈腰地說道:“姚師傅,你可得把大人伺候好了,我先走了,外麵不能老沒人。”

“去吧,去吧。”趙衡心裏極度失望,不耐煩地揮手斥退。

終於看清楚了那張多功能工兵鏟的圖紙,姚師傅似乎很有點吃驚,反反複複又看了好幾遍,顫聲問道:“這個,是大人家裏用?”

“不是。”目睹了北洋局的粗陋後,趙衡心情不是很好,語氣也顯得僵硬,“部隊裏用。”

“從沒有聽說哪個營頭要用這個。”姚師傅搖頭道,“不過東西是好東西,比我原來看見過的要好的多。”

“你知道這東西?”

姚師傅微微一笑:“十五年前我放洋出去時,不僅看見過,而且用過。此物能鏟、能砍、能削,洋人叫工兵鏟,不過與大人所畫之物比起來差遠了,還是大人的東西厲害,能折疊,寬手柄、加護套,攜帶方便,使得上力,又是全鋼製成,牢度要好得多。”

趙衡目瞪口呆,居然還有這樣的人,一口氣將所有的特點概括了出來。他設計的工兵鏟前麵方頭略圓,兩側有一個非常巧妙的弧形過渡,但弧度不大,看上去比較自然雄厚,工兵鏟最前端和兩側開有刃口,厚度比中心要薄,右側刃口還開了鋸齒,一方麵可以很好地減小插入土中時的阻力,另一方麵在戰壕搏擊時,這些刃口就是最好的殺傷武器。為防止日常使用中誤傷使用者,趙衡專門設計了皮製的、呈現“∏”形的護套,攜帶時將鏟體插在皮套中,用皮帶束緊後起保護作用。工筆鏟柄部是活銷設計的折疊柄,純鋼打製,異常結實,折疊後長度不到全長一半。握柄呈三角形,折疊後隻有握把處露出,方便取用,平時則通過皮套背麵的兩個帶環將整個工兵鏟懸掛在腰後部,攜帶亦極為方便。

“你既然知道此物,怎麼做出來?”

“按照圖紙先做模具,用精鋼成粗坯,然後再氣錘鍛壓成型,最後用車床打磨開刃,單靠手工是打不出來的,最多也就是個形似。”

聽著回話倒是十分內行,趙衡來了興趣,好奇地問道:“你出過洋?”

“出過……去德國。”姚師傅仿佛在回憶很久以前的事情,慢慢訴說起來,“大概十五年了,馬尾海戰後中堂擴充設備,工人不行、新設備也不會用,洋人技師懶懶散散,不能傾囊相教,看我機靈可靠又學了一點德國話,就把我們五個人送了出去。十多年過去,病故的病故、傷殘的傷殘、轉行的轉行,隻留下我和還有一個馬師傅……”

一打開話閘子,他的話就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