渤海化工點點滴滴的成績,對唐山各類實業是一個不小的震動,特別是精鹽的行銷更令人耳目一新,這種震動,既包括了各路鹽商,亦包括同在體係內的其餘實業。開平之後,唐山第二大的公司便應該是唐山鋼鐵了。
作為趙衡產業集中的直接後果,唐山鋼鐵一下子就將各處兵工廠集中而來的煉鋼爐給建設了起來。灤縣、遷安等地本來鐵礦就多,再加上開平附近的石灰石、開平自身的焦炭供應,各種條件湊在一塊兒,唐鋼居然是大清自然條件最好、結構最科學的鋼鐵企業。雖然有七拚八湊的嫌疑,但在多方捏合下,居然能營建起轟轟烈烈的場麵來,兩人分工極其明確:李維格專注於技術與工藝,各類生產設施有條不紊地安裝、調試;梁士詒專注於內部管理,他的洋務才能亦發揮得淋漓盡致,在管理過先鋒營之後,他對管理上千人的廠子亦大有心得。各地的刺頭在來之前已經被梳理了一遍,來了之後又讓梁士詒狠狠修理了一遍,他可是見識過趙衡在先鋒營的各類方法,總覺得兩者間是互通的。
等到了各方麵趨於完善、唐山鋼鐵廠走上正軌的時候,李維格居然認為,唐山鋼鐵技術成熟(不算先進)、管理科學,雖然規模比不上張南皮在湖北搞的爛攤子,但內涵遠遠強過。根據粗略估算,今年如果不出意外,唐鋼可以煉成四千噸以上的鋼鐵,這在洋人眼裏或許隻是個笑話,但在大清卻是了不起的數字了,漢陽鐵廠規模宏大,號稱東亞第一鋼鐵廠,一年也不過就是萬把噸的鋼鐵,而且其中八成以上還是質量不合格、賣不出去的東西。他原本已被內定為漢陽廠的總翻譯,突然被抽調北上還有點不適應,本能地有所抗拒,隻是等到了以後才發現,唐鋼目前的局麵居然遠遠強於漢陽。
他不止一次地對梁士詒道:“燕孫兄,真沒想到,我們兩個居然就把唐鋼給折騰起來了,想都沒想到啊。”
梁士詒也是大笑:“來之前我還在國史館坐冷板凳,鋼鐵廠忙是忙了點,不過看著前途遠大,真心高興啊。”
唐鋼事權專一,無論經營還是管理,兩人都能夠切實擔當起責任來且無任何掣肘,李維格有時候就會情不自禁地想起張之洞對漢陽廠的橫加幹涉,便道:“難得榮中堂對唐鋼如此放手,要是漢陽廠也能如此,豈會是胡亂折騰的局麵?”
“榮中堂非常人行非常事,自然不是香帥可比,不過,功勞全歸於榮中堂也偏頗了些……”梁士詒喝水不忘掘井人,當下將趙衡提出的有關產業集中與人員任命大大說了一通。
等聽到開平、唐鋼、北洋局、唐山機器廠、渤海化工等各大實業前後都是趙衡的策劃手筆之後,李維格震驚地無以複加:“《列強戰略》我也看過,原先總以為不過是紙上談兵,現在看來,倒是我們太過於膚淺了,光是產業集中一條,就將三十年洋務的成就甩開幾條街了。更為難得的是,條條款款居然是一個不過二十六歲的年輕人所提出來的,國家何其幸甚?”
梁士詒點點頭,換了個話題問道:“今日試製可有把握?”
唐鋼在捏合成形後,各類產品已經源源不斷地生產出來,不但鋼坯、結構件等供不應求,就是炮鋼亦有能供應江南局所需,不過李維格對此好不滿足,他將目光瞅準了當下市場上最走俏的鐵軌,隻要能生產出合格的鐵軌,唐鋼就能抓住市場的機會而立於不敗之地。漢陽廠雖然目標一直瞄準鐵軌,也試製了兩三年,但一直質量不過關,鋼質脆、易斷裂,張南皮雖然動用行政力量強行推廣,但質量不過關的東西別人如何敢用?更不必說在人命關天的鐵路上。
“燕孫兄,成與不成,就看最新一鍋的鋼水了。”
梁士詒點點頭,這兩個多月沒日沒夜的煎熬,就為的是今天。在此之前,李維格已用馬丁爐試著冶煉了好幾爐,質量總體是越來越進步了,但距離高品質的鋼軌標準總還差那麼一點火候,雖然比起漢陽鐵廠的強多了,但李維格目標已經瞄準進口鋼軌,自然沒有沾沾自喜的感覺,反而覺得壓力很大,兩眼都煎熬得通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