湊巧的是,十月,正好是路德尼亞革命黨政府建國的紀念日。在官方的宣傳文件和廣播中,往往將十月稱之為“紅色十月”,以此來代表他們的先烈為推翻封建王朝而建國的偉大勝利。如今,路德尼亞的紅色十月,就在科斯佳洛夫城中上演著。當聽到不遠處敵人的陣地廣播裏傳來的聲音時,暫時死守著蒙耶崗據點的141步兵師的一個士兵,對已經喘不過氣來的戰友如此說道:
“紅色的十月,瞧,我們這兒可不是到處都是紅色嗎?”
紅色的鮮血與黑色的土地,已經成為他們眼中世界的主調。用鮮血裝點而成的戰場,所能給活著的人的感覺,不是悲壯,也不是慘痛,而是對自己生命的異常執著與恐懼。現在能夠活下來的人,根本沒時間也沒心情去感受什麼悲痛之情,他們就如同動物一般,隻是每時每刻注意著周遭的任何情況,以求自己能夠在下一輪的戰鬥中活下來。不管是奧登尼亞官方所宣傳的“青色羽翼”、“大天使長的雙翼必將護佑我們的軍隊”;還是路德尼亞那邊所宣揚的“為了保衛革命的成果”、“保衛祖國的正義之戰”,現在看來,都仿佛是對這場戰爭的諷刺。因為在戰場上的軍人們,根本無法去顧及這些所謂的理念,他們最關心的,就是怎樣才能活下來。什麼神的庇佑、什麼正義之戰,早就在這場戰役中、在那些屍體中、鮮血中、殘肢中、隆隆的炮火中,化作一片煙塵,消散在虛無的空氣中了。
在兩軍的交戰中,還有一方是被人忘卻但又的確存在著的,那就是這座城市的居民。他們中的大多數人,都無法如願渡河而去,在相對較為安全的南岸棲身。這些無辜的百姓,隻能留在北岸,在滿目瘡痍的城市中掙紮求生。他們有的是留在離家不遠的地方,有的是躲在路軍的陣地裏,還有的人是在奧軍的陣地周圍暫時安身。他們想走也走不了,真是上天入地皆無門。路軍顧不上他們,奧軍更顧不上他們。死去的人反而是幸福的,因為他們不必擔心在物資極度匱乏的情況下,要靠什麼來維持生存;也不必像活著的人那樣,整天在震耳欲聾的炮火聲中瑟瑟發抖,擔心炮彈隨時會落到自己頭上。沒有吃的,他們就挖野草野菜、沒有野草野菜,他們就隻能挖樹皮樹根;如果連這些都被吃光了,那麼他們就會四處不要命地去尋找動物的屍體,祈望能給自己或家人一頓飽餐;可是當這些都沒有後,他們隻能選擇最後一個方法:吃人的屍體。這個在城中倒是處處皆有,餓極了的人們,即使心中再不忍再痛苦,也隻能這麼做,因為他們還想活下去。不忍心吃自己親人的屍體,他們就會和鄰居交換著吃。這樣的生存,即使是在人類文學史有史以來描寫地獄中最可怕場景的名著裏,也未曾出現過。但如今,這一幕幕令人恐怖而心酸的情景,卻一而再、再而三地發生在科斯佳洛夫城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