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的品質是指什麼?
人們談論馬的品質時,主要是指馬身體各個部位的不同特點。馬的整體外形和身體各部位的排列稱為馬的體型。
馬在古希臘語裏叫做“hippos”,而在英語中“hippopotamus”的意思是“河馬”。
雌性的馬叫做牝馬,雄性的馬叫做牡馬。
大提琴等樂器的琴弦通常是用馬尾上的毛做的。
馬有“手”嗎?
馬的“手”和人的手完全不同!馬的“手”是一種計量單位,用來測量馬從地麵到馬肩隆的高度——1手大約相當於10厘米。
矮種馬是指高度小於或等於14.2手的小馬。
怎樣辨別馬的年齡?
馬是草食動物,以草這類有韌性的植物為食需要牙齒用力咀嚼,於是專家們想出了一個判斷馬的年齡的好辦法,即隨著馬的成長觀察馬的牙齒磨損的情況。
和人一樣,馬每年至少需要看兩次牙醫。
怎樣判斷馬的情緒?
盡管馬不能像人一樣說話,但是我們可以從馬的身體語言來判斷它的心情。比如,馬快樂的時侯會昂首翹尾。
斑馬、驢、騾子和馬屬於同一科的動物。
再馴服的動物也有發脾氣的時候,所以不要靠近馬的後腿,否則有可能被踢傷。
馬喜歡群居嗎?
當然嘍。馬喜歡成群結隊地生活在一起——這就是我們所說的馬群。
馬可以站著睡覺。馬群裏通常會有一匹馬在同伴們睡覺時保持清醒,以提防危險。
什麼是馬駒?
剛出生或不滿一歲的小馬叫做馬駒,通常情況下,母馬懷孕一年後就會生下馬駒,而且一次隻生一胎。
馬有時與驢交配——馬騾是公驢和母馬所生的,而驢騾是公馬和母驢所生的。不過馬騾和驢騾都不能生育幼仔。
什麼是馬具?
馬具是一套裝備在馬身上、供人騎馬時使用的用具。馬具的主要組成部分是套在馬頭上的轡頭和馬背上的馬鞍。
馬鞍是大約2500年前發明的。在那之前,人們通常坐在鞍褥上或者幹脆直接騎在馬背上。
馬鞍對馬有怎
樣的幫助呢?
馬鞍不僅對騎手來說是個舒適的座位,而且對馬也有好處。因為馬鞍有助於馬更好地承擔騎手的重量。
肚帶是指圍在馬的腹部用來固定馬鞍的皮帶,通常扣在鞍翼的下沿。
為什麼騎手戴著堅硬的帽子?
騎手戴的帽子相當於摩托車駕駛員戴的頭盔,騎手從馬上摔下來,撞在地上時,帽子可以保護他的頭部。
馬鞍有許多種,比如美國西部牛仔使用的牛仔鞍。這種馬鞍有一個特別高的前鞍橋,叫做鞍頭,牛仔用套索套牛時,可以把套索係在那裏。
牛仔的褲子外麵套有專門保護腿部的無臀皮褲,叫做皮護腿套褲。
在女士穿長裙而隻有男士才能穿褲子的時代,騎馬對於女士來說不是件容易的事。她們平坐在橫座馬鞍上,腿穿過馬鞍一側的皮帶鉤,保持著身體平衡。
你習慣從哪一側上馬?
大多數騎手習慣從左側上馬——也就是說當你站在馬側,麵向馬尾而立時,馬位於你的左側。上馬時,先把左腳放在馬鐙裏,然後抬起右腳,讓右腿跨過馬背。
筆直地坐在馬鞍上,雙腿緊貼馬的兩側,雙手分別握緊一根韁繩。
馬能跑多快?
人類主要有兩種移動方式——走和跑,但是馬有四種——走、小跑、慢跑和飛奔。其中最快的方式是飛奔,最快可達每小時30千米以上。
馬和人的行走速度差不多,大約每小時6千米。
馬小跑的速度約為每小時14千米。
馬慢跑的速度可達每小時18千米。
馬飛奔的速度可達每小時30多千米。
怎樣下馬?
一旦你學會了上馬,就需要知道怎樣下馬!先讓兩隻腳離開馬鐙,然後身體前傾,右腳跨過馬背,最後輕輕跳到地上。
左側上馬的習慣大概形成於男士左腿佩劍的時代。
馬能跳多高?
頂級馬術障礙賽中最高的橫杆有2米高或者更高,這個高度比馬還要高!騎手在馬術障礙賽中要騎馬跨越所有橫杆,而不碰落其中任何一根。
牆是用木製磚堆成的,因此馬在撞倒牆時不會受傷。
什麼是賽馬?
賽馬是一項單人或團體騎馬比賽。其中的套袋賽跑和插旗賽跑等比賽項目使賽馬看上去更像是一場學校運動會!
冠軍和亞軍被授予彩帶做成的玫瑰花形獎章。
什麼是花樣騎術?
花樣騎術是專門設計出來的一係列特殊動作,用以展現馬和騎手動作的協調性。這些動作包括騎馬走圈步、八字步和曲線形的蛇形步。
對於馬和騎手來說最大的挑戰是綜合全能馬術賽——一種包括花樣騎術、障礙賽、越野賽共三個項目的馬術比賽。
最具技巧性的花樣騎術之一是回轉,馬在繞圈慢跑的同時不能向前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