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6章 秦都羨魚(1 / 3)

劉邦在亭長任上,一直做了幾年,縣令曹德對他還算滿意。這年冬天,曹德把他喊去,說:“眼看年關就要到了,你替我出趟差,到鹹陽去一趟,給京裏的幾位大人送些節禮。”

“好的大人。隻是這鹹陽,我從沒去過,和那些大人更沒有接觸過,到了那裏怎麼和他們聯係呢?我怕誤了您的事。”劉邦說。

縣令說:“我讓衙門裏小張隨你一同前往,他是去過的,隻是這小子毛手毛腳,跟著跑個腿還可以,讓他單獨辦事總是丟三落四,所以才讓你帶著他去。幾個大人那裏,我自有書信呈上,到時你交給他們就行了,他們自會接待你們。”

“這樣我就沒什麼擔心的了,謝謝大人對我的信任,但我這是第一次出遠門,您還有什麼特別要吩咐的嗎?”劉邦問。

縣令說:“還算你心中有數,這中間當然有要特別注意的,記住了:第一,此去鹹陽路途遙遠,你要多帶幾個武藝高強的人去,防止遇到歹人搶劫。沿途要走大路,不要走偏僻小道。夜裏住宿盡可能住官辦的驛館,不要隨便住私家客棧,防備一些人見財起意。第二,你們這趟出去,盤纏有限,路上省著點用,走的時候要多帶些幹糧,碰到飯時買碗熱水喝就行了。第三,帶去京裏的東西,我都讓人包裹好了,幾位大人那裏每人一份,你們路上不要隨便亂動,不能拆開看看或拿出來給吃了,若動了封或少了一樣,我自會知道,到時饒不了你。”

“我會按您說的去做,您放心,大人。”劉邦向縣令保證說。

縣令把這樣重要的工作交給他去做,劉邦當然很高興,同時,這是到仰慕已久的國都去出差,更是喜上加喜。他把這個消息告訴幾個要好的弟兄,問他們願意不願意同去,現在正是冬閑季節,哪有不同意的。樊噲更是生意也不做了,寧願搭上幾條狗的狗肉,也要跟去開開眼界。

同去的有灌嬰、王陵、盧綰、夏侯嬰、周昌等人。他們雇了兩輛騾車,縣令的東西和他們路上用的一些物品把兩輛車裝得滿滿的。樊噲帶的狗肉和其他一些吃的東西,用雪裹了打在幾個大包裏,足夠他們吃上個把月的。這樣一行人,說說笑笑就上路了。

秦始皇剛剛統一中國的時候,一些有膽識的人多被那些政客拉攏過去反對秦國了,因此社會治安一時倒顯得比較太平。劉邦一行人在路上走了十多天,沒出什麼事,這叫他們很慶幸,因此警惕性也就有些放鬆。到了關中和關東交界的澠池這個地方,他們走得人困馬乏,夜晚宿在一家驛站裏。這個地方離鹹陽已經不遠,但因為是兩郡交界處,來來往往的人有些複雜。

驛站本來是接待官差的地方,照理說劉邦他們拿著縣令的通關文牒,驛站應給安排好食宿。但從古自今都是這樣,你要是從上麵來的官吏,一應接待自不必說,若是從下麵到上麵去的,驛站的那些守丞就不那麼客氣了,常常是該敲詐的敲詐,該收錢的收錢,一般都要刮些油水下來。

那時沛縣的狗肉已經有些名氣。劉邦因為帶的錢少,一路上打發驛站的官吏,都用狗肉交待了,得到的人大都喜歡得要命。但澠池驛站的守丞獨旬因為是屬狗的,向來不吃狗肉,劉邦用狗肉打發他,未免惹得他煩,當即叫收回去。他看劉邦帶著大包小包的行禮,卻舍不得拿出一點孝敬他,想他們肯定是到鹹陽送禮的,頓時起了**之心。有了這個念頭,他便裝得很熱情,一本正經地說:“你們是官差,我這驛站就是為你們設的,既然到了這裏,該住的住,該吃的吃,什麼也不要你們的。”

劉邦他們以為遇到好人,心想到底是離鹹陽近了,這皇城根的驛站就是比其他地方規矩,於是便放心地住下來。到了晚飯時候,有湯有菜,還給他們準備了一大壇酒。劉邦他們以前住過的一些驛站,能給些熱茶就不錯了,沒想到了這裏招待這麼豐盛。劉邦忙問廚役:“你們這裏對待官差都這樣嗎,這每年需要多少錢啊?”

廚役回答:“都這樣,這裏是天子腳下,不比你們偏遠地方,驛站窮得要死,這裏所有費用都是用多少給多少,憑帳目到上麵支取。”

“還有這樣的好事,真叫人不敢相信。”劉邦咂著嘴說。

“別不相信了,你們就放心吃放心喝吧。”廚役說。

劉邦一夥人都是沒出過遠門的人,哪知外地驛站到底什麼樣子。縣衙的小張雖然跟縣令出來過兩次,但跟著縣太爺自然到了哪裏吃喝不用問,都有下人安排得好好的,所以他也不了解鹹陽附近的驛站是什麼規矩。走了一天路的人,都想晚上喝點酒解乏,況沛地人都是饞酒的人,今遇到這樣的場合,哪還能留住嘴。灌嬰、樊噲兩人食量又大,一氣就把一碗酒喝進肚裏,連幹三氣不帶歇歇的。當晚他們吃得酒足飯飽,是出門上路以來吃得最好的一次。他們還以為到了一個文明之地,把兩車行禮放在院內,放心地就去睡了。這一覺睡得是那樣香甜,以致連外麵發生了天大的動靜也沒有絲毫察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