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5章 泗水亭長(1 / 2)

古時的沛縣,有一條很大的泗水河從縣城北邊流過,沛縣因此而得名。沛,就是水勢浩大的意思。

沛縣成立起來後,按照十裏設一亭的建製,把縣城這一帶地方設為泗水亭。因為緊靠泗水河,這裏人口聚集,物產豐富,熱鬧非凡。但同時這裏也打鬥不斷,盜賊峰起,令當時的縣令曹德很頭疼。

縣令的隨從蕭何極力向縣令推薦劉邦擔任泗水亭的亭長,說:“老爺,能管好泗水亭這地方的,非劉邦莫屬。”

“劉邦?是不是上次聚眾鬥毆,差點吃官司的那個人?”縣令還對劉邦有印象,“那怎麼行,怎麼能叫一個好惹事的人去維護一個地方的太平。”

蕭何說:“據我觀察,這個人本質並不壞,不偷不搶,不恃強淩弱,欺男霸女,隻是遊手好閑,不務正業而已,如果有一個猴牽著,有人能約束他,我看此人興許能辦點事。”

“恐怕不那麼簡單。”縣令搖頭否定。

過了一段時間,一大早就有眾多百姓跑到縣衙來反映情況,說昨天夜裏被強盜搶了,丟失的有糧食、衣物、器具等,眾人追趕時,那夥人乘船順泗水河跑了。

蕭何乘機進言:“老爺,泗水亭亭長必須抓緊配,不然城裏沒人看管,以後還不知會發生什麼案件。”

“哪有合適的人選?”縣令蹙眉道。

“那劉邦就不錯,隻是老爺信不過罷了。”蕭何說。

“不是我信不過,實是怕他給惹出亂子來,到時不好收場。”縣令擔心地說。

“我向你何證,他不會。再說,幹這種事,太規矩的人也幹不了。”蕭何進一步說。

“也是。”縣令沉吟道,“你反複推薦,那就試試吧,但你要告訴他,幹不好,連你也要受牽連。”

就這樣,經過蕭何的反複推薦,劉邦當上了泗水亭的亭長。這亭長的職責,主要是維護地方的安定,治亂安民,不使受到壞人的侵擾。

劉邦上任之初,就把他的一幫小弟兄召集到一起,說:“經蕭先生的推薦,縣令讓我做泗水亭的亭長。咱這縣城老出事,能不能幹好,還得靠各位幫忙,不知你們想不想跟我幹?”

“當然想,但不知怎麼幹?”眾人七嘴八舌地說。

“也就是懲治刁民,防賊防盜。“劉邦設想著說。

“這好辦,我們聽三哥的。“其中一人挑頭說。

劉邦看一幫弟兄這麼捧場,心裏很高興,對當好亭長信心百倍。上任不長時間,他就確定把一幫小弟兄集合起來,又從社會上招了幾個人,湊成二十人的治安隊伍。

這些人都沒有報酬,白天回家吃飯,晚上到武負飯店吃頓夜餐。沒想到過了一段時間,有的人就堅持不住了。過去他們雖然經常在一起混,但有時也幫家裏幹點活,現在整天在外麵忙,卻還要吃家裏的,大人就不讓幹了。武負飯店那裏也欠下一屁股帳,武負雖沒說不幹,飯做得卻越來越差。劉邦認識到這樣也不是常法。

他的隊伍眼看拉不開栓,正在這時,泗水河裏的那幫強盜又來作案,一連搶了二十多家,打傷多人,還把生豆芽子的王恬家的一個黃花閨女給搶走了。這下沛縣城一時鬼哭狼嚎,惶惶不安。

縣令曹德一邊安排人揖盜追髒,一邊把劉邦喊過來一頓訓斥:“聽說你能幹,叫你做泗水亭的亭長,紛亂不但沒減少,現在反而盜賊越來越猖狂,你這亭長怎麼當的?”

“我才幹多長時間?沒人沒錢,起初靠朋友幫忙,長了他們都不願幹了。”劉邦有些不服氣地說。

“有人有錢,傻子都能幹,還要你幹?不能幹就別幹!”縣令氣呼呼地喊道。

“想想辦法,想想辦法,他這是剛幹,再給他次機會。”蕭何聽到大堂裏咋呼,知道是劉邦在挨訓,忙過來打圓場說。

一陣沉默。縣令忽然又嚷道:“還在這裏站著幹什麼,還不快去抓賊,等我請吃飯麼?”

劉邦忙“是,是”地退出。

盜賊早跑得無影無蹤,連官府也毫無辦法。劉邦挨了一頓狠訓,自覺很沒麵子。他苦思冥想,想出一條路子:要幹活,沒有人不行,要有人,就得有錢,羊毛出在羊身上,這錢還得從老百姓身上出。

他算了一筆帳:他這也就二十多人,每天每人吃二斤糧食,一年也就一萬多斤。沛縣城裏有幾萬人,每人每年拿出一斤糧食給他,他這亭裏一切開支的費用都有了。

劉邦這樣想著,越想越覺得可行,第二天一早就找各關的大戶、族長商量,因著這次縣城裏遭搶,大家一致同意。劉邦很快把這一措施付諸實施,不僅日常費用綽綽有餘,連給縣令上貢、喝酒的錢都有了。縣令為此很高興,打著官腔說:“隻要動腦子,辦法總是有的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