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1章 火燒豐邑(1 / 3)

秦始皇統一六國把各國諸侯都給滅了,韓國的丞相之子張良決定為韓王報仇。他把家裏的財產變賣一空,收買了一個刺客行刺秦王。這有點像今天的暗殺或恐怖活動。他們用生鐵打造了一個重達五十多斤又長又粗的鐵椎,於秦始皇東遊時,用它照準秦始皇坐的帷車攮去,隻聽裏麵的人慘叫一聲,大概是死了。但死的這人卻不是秦始皇,而是秦始皇的隨從。

試想秦始皇是何等英明之人,他能統一六國,就說明他有足夠的智商,不是一兩個小小刺客想刺就能刺了的。不然他得罪了那麼多人,早被人家刺成爛醬了。這一次也是一樣,秦始皇讓他的隨從坐在他位於車隊中間的豪華車子裏,自己則跑到車隊後邊一輛隨從坐的破舊車子裏呆著。張良雇的刺客哪會想到這一點,所以白義氣了一場。

不用說刺客當場被秦王的護衛抓住,經過一頓嚴刑拷打,自然把張良交待了出來。好在張良事先已有準備,看行刺沒成,馬上開遛,一口氣逃到下邳隱姓埋名躲藏起來。

張良那時候還是個憤青,一次不成接著再幹。他又組織了一支一百多人的隊伍,準備起義。恰好在這時候,遇到一位奇人,送給他一本書,叫《太公兵法》。張良一看,太有用處了,日夜研習,背得滾瓜爛熟,學到不少用兵打仗的知識。同時,也使他認識到,他那一百多人的隊伍幹不成什麼大事,必須找個大靠山。

當時有個叫秦嘉的人曾是農民起義領袖陳勝的部下,現在留縣聚義,影響很大。張良決定去投靠他。剛走到半路上,碰到也去留縣的劉邦帶著一行十餘騎從後麵趕來。劉邦趕上這夥人,見他們都拿著槍棒,就問:“敢問各位,你們是幹什麼的,準備到哪去?”

張良看劉邦人少,也不像是秦國的官兵,直接回答說:“我們是起義軍,準備去留縣投靠秦嘉的隊伍。”

劉邦這會正愁的是人馬太少,準備去向秦嘉借兵,攻打剛剛背叛他的豐邑守將雍齒,便有意讓張良加入自己的隊伍,先自我介紹說:“我是沛縣起義軍首領劉邦,也正想去留縣聯合秦嘉一同抗秦呢。今天我們遇上了,就是緣分,沛縣離此不遠,不如你們先到我那裏駐紮下來,看著好,我們就合作,共謀大事,不好還走你們的,你們看如何?”

張良看劉邦相貌周正,說話直爽,也很痛快地說:“我叫張良,從下邳到來。早聽說過沛公大名,今日一見,果然豪爽。我們願意隨將軍至沛,你看是現在就跟你回去,還是等你從留縣回來我們再去拜訪?”

劉邦聽他們願意投靠自己,又看張良相貌清奇,有一股平常他所見到的人所沒有的高貴,心裏很高興,馬上決定說:“留縣我也不去了,現在就帶你們去沛縣。”

張良他們到了沛縣,劉邦設盛宴招待。沛地人的酒風自古豪氣,一向招待客人的原則是,要讓客人喝好,先把自己喝倒。客人受主人的感染,自然也不會少喝。張良多喝了幾杯,便把自己的身世和誌向都向劉邦、蕭何、曹參、周勃等講了,劉邦聽後,一方麵敬重張良,一方麵也為張良的學識談吐所打動,當場決定封張良為廄侯。不知廄侯是多大的官,也不知劉邦當時有沒有權力封,總之是讓張良享受一定的待遇吧。

劉邦自從在沛縣擔任首領後,先後攻取了周圍的碭山、豐邑、微山、魚台、成武等好幾座城池,這些地方攻下來後,他就安排一個部將在那裏守著。不料豐邑守將雍齒率先背叛了他,投靠了秦軍雍丘守將李由,由於有秦軍的支持和武裝,劉邦幾次攻打豐邑均沒拿下,為此一直記恨在心。

張良聽說這個情況後,對劉邦分析說:“雍齒和主公有鄉誼,論理不該背叛你,他之所以這樣做,無非是看目前秦軍勢大,可作靠山耳。如沛公勢力很強大,他馬上又會歸順您。此乃小人,幹不成什麼大事,可以不把他放在眼裏。”

劉邦說:“豐邑是我出生之地,雍齒本是我最信任的人,所以才讓他守豐邑,沒想這賊子和我那麼多鄉人,竟如此不義,為了眼前利益,和暴秦聯合,與我為敵。此賊不除,影響極壞,其餘所得各城也會那樣做。”

張良說:“小事一樁,我助沛公破之。”

劉邦是講哥們義氣的人,與人最好稱兄道弟,因為自己年長,為示親切,他便以字稱呼張良,說:“子房如能幫我破豐,寧願拜你為師。”

張良來到沛縣,劉邦待他五天一大宴,三天一小宴,讓他切實感到氣氛的融洽,認為劉邦可能就是自己要找的明主,在這裏或許能夠發揮自己的才幹。因此說:“沛公不必客氣。我率百人來投,沛公不但不嫌我人少,且一直待我如兄弟。俗話說,無功不受祿,今聽沛公深恨雍齒,良雖不才,願以破除豐邑作給禮物送給沛縣父老。”

劉邦說:“子房說這話太客氣了,你能下駕到我這裏來,就是我的朋友,說什麼無功不受祿?不過你要願意率領大軍破除雍齒,我當親自參戰。”

張良說:“容我一試。”

沛縣離豐邑也就六十裏地。張良和劉邦談了要親自率軍奪取豐邑之事後,就讓人帶著到豐邑周圍考察地形。這豐邑東麵有一條大河,其他三麵都是空曠的平原。劉邦幾次來攻沒有拿下,乃是因為河水泛濫,他的人馬又較少,還沒過河就叫雍齒大軍擋了回來。張良化裝成地農人,到豐邑城裏反複看了幾次,對雍齒的軍事布局有了詳細的了解。掌握了這些情況,張良心中有了底,對劉邦說:“現在還不是時候,到了冬天,天寒地燥,我乘夜間攻之,定能一舉成功。”